七十五說抑郁:抑郁癥患者為什麽像兒童一樣情緒不穩定、註意力不集中
抑郁癥患者一般都會表現出情緒不穩定、註意力集中不了的現象,跟兒童一樣。這個倒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智商就與兒童相似了。抑郁癥患者多數智商比較高,思維能力仍比較強,只是他們對資訊的接受和處理偏向於負面資訊而排斥正面資訊。但情緒不穩定和註意力難以集中這二個特點是與兒童接近的。為什麽會這樣?這個其實也不奇怪,因為抑郁癥患者的中樞神經發生了病變,使其具有了兒童還沒發育好中樞神經同樣的特點。
如果要能夠情緒穩定和集中註意力,那麽需要二點,一是興奮的神經竈範圍和周邊有能夠維持其興奮狀態的充足的能量源。二是新的比較強的神經興奮竈不產生,也就是沒有比較強的神經訊號電流刺激產生新的神經興奮竈。兒童的神經細胞尚未發育好,神經細胞及周邊能量儲備也不足,因此,神經細胞很容易疲勞或由於能量儲備不足而不能維持神經興奮竈長時間保持興奮。於是,興奮竈就很難固定。再一個,兒童中樞神經的那些有髓鞘神經的髓鞘也沒有發育好,髓鞘比較薄,容易受其它神經訊號電流的幹擾從而形成新的神經興奮竈。所以兒童就很難穩定情緒和集中註意力。
說到髓鞘,這裏要解釋一下神經細胞的髓鞘的概念。所謂鞘就是殼子的意思。刀鞘是裝刀的殼子,髓鞘就是神經細胞的殼子。中樞神經的那些有髓鞘神經細胞(並不是所有中樞神經細胞都有髓鞘,也存在著大量無髓鞘神經細胞。)是由一種叫少突膠質細胞來做這個髓鞘的。這個髓鞘的作用是作為神經細胞的保護層,也作為神經細胞的營養供應者,還起到神經訊號電流在各神經細胞間絕緣的作用。見下圖:
如果髓鞘薄了,神經訊號電流就容易相互影響幹擾,就會情緒不穩定和註意力集中不了。兒童的中樞神經髓鞘薄是因為還沒發育好。而很多研究資料都證明抑郁癥患者存在髓鞘變薄的現象。也就是醫學上說的脫髓鞘。而抑郁癥患者的髓鞘變薄,按照我的觀點是神經細胞執行的能量不夠就用分解周邊組織的辦法來填補能量消耗的缺口。也就是把周邊物質分解一部份,並繼續分解蛋白質、磷脂、糖分作為神經細胞的能量源。被分解的神經細胞周邊物質包括那些神經營養因子和髓鞘組織。抑郁癥患者發病前期,因為長時間睡眠不足,大腦的能量消耗超過大腦的糖分儲備。於是大腦執行營養的消耗就占用結構營養,用消耗大腦組織的營養物質來維持執行營養的消耗。(結構營養與執行營養的概念見我發表的【糖尿病那些事(8)人體營養消耗的特點】)。由於缺乏營養物質尤其是蛋白質,由於缺乏睡眠這個大腦組織修復的時間。抑郁癥病人的腦組織就會產生一些病變的。這些病變會首先反映在細胞間質(即神經細胞外面的液體)中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的數量減少。再就是作為中樞神經髓鞘的那些少突膠質細胞受損變薄。有髓鞘的神經神經細胞像根很長的油條。神經細胞不是我們身體內最大的細胞但肯定是最長的細胞。長的神經細胞長度可達一米。而少突膠質細胞則像燒餅,把神經細胞裹在裏面。這個少突膠質細胞既是神經細胞的保護層,也是神經細胞的絕緣層,也是神經細胞獲取營養的來源。神經細胞髓鞘的變薄和那些膠質細胞的減少都是因為它們的蛋白質、磷脂、糖分被挪用於大腦執行能量消耗了。而這樣的變化就會導致神經細胞中的傳遞資訊的神經生物電流外泄,或容易受到其它神經電流的幹擾。因為蛋白質、磷脂少了導致絕緣性差了。有研究發現抑郁癥患者存在思維神經電流(不規則電流)卻經過迷走神經(也叫植物神經)到達了脾臟的現象。按照道理,思維神經產生的生物電流是不應該會在迷走神經中出現的。因為是有絕緣層隔著的。這個現象說明什麽?說明大腦神經的絕緣機制被破壞了。絕緣機制被破壞,只能是那些膠質細胞少了,髓鞘薄了。因此,我推理,抑郁癥患者這個絕緣機制被破壞,當然就會導致神經生物電流相互影響。所以我的觀點是,神經細胞能量儲備不足和神經訊號電流易相互影響幹擾是抑郁癥患者之所以跟兒童一樣情緒難以穩定、註意力難以集中的主要原因。應該也是抑郁癥病人睡眠品質不好的主要原因。
要解決情緒不穩定和註意力難以集中這二個問題,我們就得降低神經細胞的能量消耗水平胡補充足大腦組織所需的營養物質。降低神經細胞尤其是思維神經細胞的能量消耗水平,就得盡量維持平胡的心態,盡量不產生大起大落的情緒。也要在抑郁癥康復階段盡量避免高強度思維運動。另外抑郁癥患者需多補充些能量,進食一些高糖高脂飲食。至於補充營養物質去修復受損的大腦組織包括增加那些神經營養因子的數量(已發現的神經營養因子至少有三十五種。)和增厚髓鞘的厚度。抑郁癥患者應註意多攝入些蛋白質、磷脂。也就是應該多吃點瘦肉、魚蝦、蛋類、豆制品和海產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