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2024 年比亞迪純電車型在日本銷量首次超越豐田,意味著什麽?

2025-01-16汽車

前段時間,比亞迪海豹不是成日本年度風雲車十佳車了嗎?那時候我就知道,2024年比亞迪在日本的銷量絕對會出現重大突破。

只不過,這個突破有點過於巨大了,誰能想到,它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直接幹翻了豐田。

要知道,這可是日本,妥妥的老牌已開發國家。在日本超過豐田,絕對是裏程碑性質的事件。

理論上來說,日本是全球最適合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可以說沒有之一。我從地理、人口分布、交通、產業、居民生活環境等方面分析了一下:

  1. 日本是一個島國,主體本州島的南北長度也就一千多公裏,其余島嶼面積都不大,並且特別缺石油,天然適合新能源汽車發展。
  2. 日本人口分布異常集中,僅東京都周邊就匯聚了40%的人口,他們很少存在長途的情況。
  3. 日本高低是已開發國家,交通網路高度完善,只要不跨海,基本上哪哪都有路。
  4. 產業優勢異常大,這是一個擁有發達且完善汽車產業、金屬冶煉加工產業、半導體產業、機電產業、電力電子產業和電池生產制造產業的國家。在2012年無論是中美歐都不具備這些要素
  5. 日本一戶建眾多,道路狹窄,車輛行駛速度不高,你甚至都不用擔心高速下的電耗問題。
  6. 日本的發電量總量比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都多,人均發電量也高於德法。

坐擁這麽多優勢,絕對意義上的歐皇開局,那最後為啥成這樣呢?我們不得不來說一下,日本特色的市場和生產研發體系。

日本市場有兩大特色,封閉和抽象。我們能很容易發現,外國品牌在日本很難取得突破,過去諾基亞全球份額高達40%,在日本排名卻非常靠後;無論是德系車還是美系車,在日本日常都是other;中國家電企業想拓展日本市場,第一步就是收購一個日本品牌。

抽象是真實存在的,以汽車為例,你在中國、歐洲和美國能看到很多類似的現象,比如大夥都喜歡買B級和C級車,但是在日本,小車車是絕對主流。

產業上的情況更令人震驚,日本習慣於一城市一巨頭。看起來有些一人一城的意思是吧,很浪漫很有人情味,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這個城市幾乎所有的產業都是圍繞這個巨頭建立的,小到螺絲大到發動機都是如此。

所以日本才有這麽多仙人,而巨頭本身也被在地化產業鏈束縛,日產二十多年前就差點繃不住,雷諾入股後幹的第一件事可就是清理供應鏈裁撤冗余人員,差點就引發沖突。

如今固化的產業結構讓日本無法真正的去發力創新,曾經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日產現在是徹頭徹尾的other,早在90年代就提出先進的純電和混動技術框架的豐田和本田,如今卻造不好一輛純電新能源車。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比亞迪來到了日本。

比亞迪在日本主要依靠海豹的銷量,我們其實都明白這輛車對比豐田BZ4X是什麽情況,產品方面沒有任何比較的意義。反倒是價格更加關鍵,海豹在日本的售價高達605萬日元,已經和經典的第十五代皇冠S224接近。

能和日本的旗幟車型一個價位說明了兩件事,日本消費者已經接受了比亞迪海豹,實際上我透過日本同事了解到,比亞迪海豹的消費者都是中產起步,並且對車輛的造型、效能、駕駛感受、內飾的質感和科技配置十分的受用。

同時,這也意味著,比亞迪在已經樹立起高端的形象,也就兩三年就把形象樹立起來了,並且還沒有借用當地品牌,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我們甚至可以說,比亞迪的純電車型在日本,就是降維打擊,能在14億挑剔消費者的市場做到TOP1,去1.24億保守市場幾乎就是新物種了。

這一年,我們頻頻聽到比亞迪在海外的喜訊,無論是東南亞、中東、拉美還是歐洲,比亞迪都已經實作了成功登陸,現在日本市場勢頭喜人,我相信2025年,比亞迪在海外的增長會更誇張。

屬於中國汽車的時代,真正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