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家有小孩,自从读初中以来,时常表达「人生无意义」,作为家长如何帮助疏导心理?

2024-03-20心灵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班里流行传纸条,哪怕是前后桌,也要通过传纸条的方式传递信息。纸条的内容简单而有趣,比如谁上课又偷吃东西了、谁对谁有好感、下课去哪玩什么的。再后来,我们手里有了几块零花钱,就不满足于递纸条了,我们开始用各种方式寻找笔友,给笔友写信就像吃饭喝水一样重要。

直到长大之后,当我回想起当年的这段经历,依然能感受到给笔友分享秘密时的畅快淋漓,以及收信时的心跳加速。正是这段经历满足了青春期少年的倾诉欲望,补齐了少年人的情感空缺。

倾诉,是人的本能欲望。

初中是青春期早期,也是与父母的一次分离期。

青春期是孩子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只有与父母分离,他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他最想要做的事就是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可以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认可父母就相当于顺从父母,就又变成他们的附庸了。

只有反抗父母,才能证明自己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这个阶段,无论父母说得对错,他都要反对。想要证明自己成年的心理越强,他的逆反表现就越明显。

相反,对于那些已经向父母和周围的人充分证明了自己独立能力的孩子,就会比较尊重父母的意见,不会随意抗拒父母的关心。

在这段分离期中,孩子会把原本对父母的依恋/依赖,移出一部分,分给其他能够提供力量支持的人或者物品。

能给孩子提供力量支持的,可能是同学朋友,也可能是书籍、乐器等兴趣爱好。

朋友可以给自己出谋划策、提供情绪价值,而兴趣爱好能提供情绪价值和发泄渠道。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一个倾听者,一个精神领路人,为他排解忧思,填补未饱和的精神世界,慰藉青春期敏感的心灵。

我有个朋友家的孩子也有类似情况。据朋友说,孩子从小就爱看书,四大名著早就读完了,什么【呼兰河传】、【活着】、【围城】也都读过,写作文开篇就是名言警句,各项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但是有一次老师向他反映,孩子不正经写作文,本来要写议论文,他却写了一篇两百多字的文言文交上去,还振振有词地说,以前有学生写文言文被大学破格录取。

老师让他站在讲台上先读了一段滕王阁序,再念自己的文言文,刚念了几句就念不下去了。

自那以后,这孩子就开始一蹶不振,把读书无用挂在嘴边,常念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这辈子图个什么?不如出家当个和尚,清清静静了此残生。

我这位朋友非常痛苦,孩子从小就爱读书,现在执拗得很,父母说什么他都犟嘴,搞不懂他的思想为什么变得这么消极。

我就问了他一句话就明白原因了。

孩子平时爱看的书,你和他聊过吗?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名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的内涵极为丰富,有积极的、消极的、杀人放火的、自强不息的,什么人、什么事儿都有。

心情愉快的读者能从中读到阳光,内心晦暗的读者能在书里找到共鸣。

如果只知道让孩子读名著,自己却连书里讲了什么都不知道,跟孩子聊不到一块儿,就非常容易让他在内涵博大的名著里找不到生活方向,越读越迷茫,最后彻底迷失自我。

所以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无论他是更喜欢和朋友玩,还是更喜欢读书、玩儿社团、搞兴趣爱好,他都需要一个倾听者、一个优质的精神引领者。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做好角色转换,让自己的角色从原来的保姆变成优秀的倾听者,烦恼、快乐的分享者,和孩子成为互道衷肠的好朋友,争取成为一名优质的精神领路人。

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父母在他生活中的占比,将从全部,逐渐变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即使自己做的再好,也不能代替他的好友和兴趣爱好。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意味着与父母的一次次分离。@知乎亲子

|我是有8年教学经历、喜欢分享带娃趣事的【我在这里天气凉爽】,这是我的个人主页 ——我在这里天气凉爽,欢迎您的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