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存的劍術,不管新舊,不管語言體系,沒有真正的科學劍法。只有參照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作為自己訓練依據的多少差別,沒有真正的科學用於訓練。所有的劍術訓練都是基於經驗。
哪怕使用多少數學,物理,生物學詞語作為自己的訓練理論,都不是真正的科學。更難以存在現代分析方法作為訓練的手段。科學是研究的技術,跟訓練教學的技術是兩回事。訓練方法有是否經過科學方法測量確認具體作用效果,具體某項指標測量出效率高低,副作用大小,傷害程度深淺的差異。但訓練方法本身本質上講沒有「更科學」這種比較法。甚至說訓練效率很高的方法,如果要比較的具體效果選擇的檢測維度不搭界,可以是完全反作用的。譬如我要提升引體向上能力,你跟我安排深蹲訓練,那對我來說,深蹲同樣會得出一個比死抓住單杠吊著來緩慢獲得引體向上能力的傻方法對比,有個差到無邊的結果。如果以此來做論據,那也是會得到深蹲「不科學」的結論(當然如前文,科學是無法比較「更科學」「不科學」的,科學不是形容詞,而是一套方法掄)
特別鳴謝虎襲來提供一部份論據
Gerard Thibault(死於1627年)是一位數學家、哲學家、建築師和醫生,他在17世紀早期在荷蘭教授擊劍。他身後的L 'Academie d 'Espee(劍學院,1628-1630年)提供了一個獨特的16世紀歐洲社會、哲學和深奧文化的視角。埃斯皮學院神秘的血統從一開始就很清楚;第一章廣泛參照了德國哲學家和神秘學家海因裏希·科尼利厄斯·阿格裏帕·馮·奈泰斯海姆(1486-1535)的話,並且在整個文本中,蒂博既公開又巧妙地承認了阿格裏帕。神聖的幾何學(人的比例,因為他們與圓圈有關)和畢達哥拉斯的神秘主義在書中同樣突出。例如,Thibault遵循中世紀使用符號數位的傳統(在本例中是3、5、9、10和12)。雖然這看起來是簡單的數學,但對畢達哥拉斯來說,數位5和10是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象征。與此同時,蒂博的步法圖,按比例疊加在個人身上,隱藏了一個正方形的圓——畢達哥拉斯對宇宙的象征。為了呼應中世紀的「天堂」,蒂博使用了數位12。在這種情況下,作者並沒有像Liberi那樣描述守衛,而是描述了劍的分裂。這種對數位的「神聖」使用是有意的,就像在整個文本中,蒂博提到了黃道和占星術。事實上,他甚至在他的文本中加入了小時鐘。這些顯然是指占星意義的時間。由於這些參考文獻是故意隱藏的,所以它們的確切含義仍然不清楚。蒂博的宇宙學設想了一系列以數位4、7、12和「完美」的1為基礎的同心圓。最低的領域是物質世界,由四種常見的元素組成,也就是最初的四個「環」或「球體」。然後是七大行星(依次是月球、水星、金星、火星、太陽、木星和土星)。最高的境界,原動的境界,當然是神的境界。雖然這種模式遵循了早期的模式,但並不古老。相反,它受到了伊莉莎白時代醫生、哲學家和神秘學家勞勃·弗魯德(Robert Fludd, 1574-1637)著作的影響。弗魯德的理論是,宇宙是由一個音樂和弦連線起來的,這個音樂和弦融合了從高到低的所有音調;具體地說,有一條「存在的大鏈條」,在其中上帝之手調諧了宇宙的神聖和諧。在1620年代,弗魯德的理論在整個歐洲的知識界受到了認真的討論,特別是在蒂博擔任大學教授的低地國家。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蒂博決定讓一個雕刻師來描繪一只手持寶劍的手,上面的數位由上至下,幾乎完美地詮釋了神聖的單和弦。簡而言之,埃斯皮學院將神秘術和擊劍結合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這種一體化的聯系將不會再出現在歐洲的擊劍中。相反,隨著主流對煉金術、占星術、赫爾默主義和神秘象征主義的興趣在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的衰退,歐洲的擊劍大師們變得對確定擊劍背後的「理性」原則更感興趣。計算變成了簡單的第一、第二、第三的列表,手冊避開了討論,除了擊劍本身的理論和技術。
(使用數學幾何來定義武功的做法,本身就是玄學,與陰陽五行是同一性質的東西,並非真正的科學)
現在基本上所有訓練,對於具體訓練計畫和指標,並沒有精確的量化標準。能做不能做,能做幾下多大負荷,全靠教練的主觀觀察和自行判斷。確實有效果,但精度十分玄學。所以訓練中帶來的運動創傷基本上是所有想要練出成績的運動員的必然結果。不管是負荷過大,還是姿勢沒調對的原因。
2、不交鋒不等於不出招,對著空比劃不是沒有意義的,用趨勢去誤導對方產生心理上的變化,也是在攻防。說一刀定勝負的,其實不懂得人的心理規律。具體懶得展開講,高興的時候再補充吧。
3、很多人認為雙手握劍的劈砍力量比單手要強大,但這個力量如果指的是碰撞瞬間的沖擊力,實際上由於大力劈砍的主要動力來源都是靠腰馬,這一點是雙手單手都相同的,所以從根本上並沒有區別。反而,由於單手更容易做順步展肩,所以單手的伸展長度要比雙手長出大概一個前臂左右的距離。因此很可能在碰撞之前獲得更長的加速距離,導致碰撞的瞬間動量比雙手更大。我們經常感覺自己雙手運劍更有力,實際上是握持時候由於兩頭鉸接,不需要靠腕力來維持持劍姿態,以及起止更省力,所以變化更容易。但並不是某些人認為的單手持劍就抵擋不住雙手,甚至一碰就會被撞垮。單手的劍只要重量不輸雙手一方太多,用全斬沖擊對方,並且在粘劍互推之前迅速把支撐移動到身側來縮小自己的力臂,延長對方力臂,完全可以在纏結中反過來把雙手一方掀翻在地,甚至騰出一手去擒拿敵人。
4、日本刀很多人形容為窄薄,並且指向中國刀劍認為日本刀較輕便。其實常見的中式腰刀並不比日本打刀重,也有很多風格的腰刀跟日本刀比是一樣窄的。首先中式刀的刀型比日本刀多,所以並不能說(所有)中式刀比日式刀怎樣怎樣。日式刀基本構型比較相似,跟他們的對戰對手有關。其次受到腕臂力的身體結構限制,其實日本刀跟其他國家的同等級武器,譬如長刀級別(薙刀2.1m對比眉尖刀2.4m),或者長腰刀級別(打刀1m左右對比苗刀1.4m),單手劍級別(肋差0.7m對比雁翎刀0.9m),破甲匕首級別(鎧通0.4m對比牛耳刀0.6m)並沒有在重量上差太遠(破甲匕首級別倒是個例外,畢竟牛耳刀跟單手劍比是一個重量的,大概也在一斤半左右,畢竟配件多,為了能格擋刀條特別厚,打法其實更偏向肋差),但反而尺寸普遍偏短(這個倒是因為當時日本人平均身高比較矮小導致武器配合身材的發力習慣所以普遍短一些)。為何尺寸短重量卻不輸?就是因為很多人看圖片了解的日本刀,沒怎麽看過實物,實際上日本刀型的刀脊是很厚的,元重達到9mm甚至超過10mm都有,而且漸薄振幅不大,往往到物打區先重仍然至少有3mm,更厚的比比皆是甚至有些近5mm的。中式劍倒是接近這個風格,但中式刀往往跟日式有類似元重的也不多,刀根一般是9mm往下,刀尖往往2mm,所以哪怕實際上寬度比日本刀大,但重量沒有上升。何況類似雁翎刀一類窄刀劍,跟日本刀風格相比並不會更寬,有些特別細窄的劍比日式刀更窄也有。還有一個冷知識,明代很多雁翎刀,實際上是進口日本刀條然後加裝中式刀裝做成的,所以如果把這類也理解成是中式刀之一,那中式刀比日式刀是窄了還是寬了呢?
5、因此,日本刀窄薄輕,是個錯誤觀念,實際上日本刀的風格是厚窄中等重。所以日本刀普遍刀型的切割透過能力其實一般。跟電視電影裏面一刀過去之後,才露出細細的切痕甚至過一陣才斷是熒幕特效。有人說砍草席的時候也有一刀過去草席斷了不倒的,那其實是因為那種刀是專門為這類試斬表演調薄過厚度和增大寬度的試斬刀,跟實戰刀型有區別。正因為日本刀型偏厚而窄,容易對不正而翻滾造成切割阻力增大影響破壞效果,為了保持切入角度來提高切斷能力,日本人才會形成他們特色的大量練習砍靶子,也就是前面講的試斬練習,來從手法上盡量克服形制的劣勢。
那為何日本刀要做那麽厚?實際上跟中式劍一樣,是為了讓條子從頭到尾都比較能克服側彎,這樣我即使刀劍尖跟對方鬥力互磕也不會怎麽彎曲,也就是說能承受敵我壓力架得住。一方面,架得住,也就是說能防禦敵方的攻擊,尖端薄的中式刀和歐洲長劍(手半劍,雙手劍類)就做不到,所以尖端薄的劍看著長,實際上還是要靠劍根位置才能架住對方壓力。這樣又引起一個連鎖反應,你這麽貼手去格擋,對方攻擊也不是不會變線的,一下沒判斷準確打到手指怎麽辦?被迫就要加大護手來防止這個問題,於是護手大了重了,容易貼身的時候妨礙自己運劍動作,重量又上升。因此加厚劍脊,減少漸薄率的做法,在有限攜帶性的長度下能充分利用整個刃部進行防禦,而不會有腰軟的區域擋不住對方而滑進身裏,遮蔽自己的面積實際上增大了。薄刃造成的對下路掃腿的防禦封線能力不足,得靠步法克服的問題一定程度減輕,那麽在防禦的時候動作就不需要那麽大,減少了自己暴露想法給對方看出來的問題,防禦後轉入反擊也在軌跡上更短因此節奏更快。所以歐洲的迅捷劍,小劍這類特別輕短或者強調遠端防禦的劍型,也是跟日本刀一樣厚脊漸薄少。
另一方面,在進攻的意義上,尖端比較剛強,對於用劍尖打擊和突刺起到穩定姿態,減少力量損失的作用,所以讓點、刺的這些遠端攻擊手段能有更強力量。(所以按照中式刀的思路,現在日本劍道的勁路和打法,還真的是劍法而不是刀法)。所以常說劍走輕靈刀行厚重,就是因為這種漸薄少的劍能用更小的動作完成攻防,因此走的軌跡短,本身也不算重於它的對手,所以進退節奏自然快,當然就輕靈了。中式刀為了劈砍透過能力而做薄尖端,本身刀尖存不下大力,那要打出破防,自然要走更大軌跡蓄能,也是防止對方格擋住之後能很快回到中線馬上反擊,所以我既然走的軌跡大節奏慢,就得用我的力來強化對對方的兵器的控制,不讓他有余力穩在防守位置。我即使打不傷他也不讓他能馬上打我,攻防一體是也;防禦剛硬的位置靠刀根,因此防禦的時候碰撞點必然貼近,索性就墊著對方會打的位置,那支撐更結實。所以刀法不得不大掄圈去砍,貼身去防,連著起來攻防往復,就是套路裏面的纏頭裹腦斬。這不是跳舞表演,是這麽做才是薄刃兵器的最佳攻防軌跡。
6.刀刃和刀柄長度,並不是隨便選的,而刀形跟刃長柄長也沒有直接對應關系,刃長柄長是兩個不同系統決定的。
舉個例子,你倒握著劍,手抓到護手底,這時候劍貼住你手,劍尖打擊區的中點應該是剛好跟你肩關節的中點在一起的,加上劍鋒,剛好比你肩高出幾寸。所以中式不管刀還是劍,一般刃長都是七十厘米左右。短劍則把打擊區中點比照肘。所以中式哪怕關刀,刃都不會太長。其中道理,跟我們的三星相照的發力觀念有關。
所謂三星就是腕肘肩。三星相照,就是說武器跟手臂比例在幾何尺寸上存在映像對應。
這時候七十的劍刃加上二十的把,在加上護手啥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大約就是一米。超出這個長度,打擊區質心就會在平伸的過程中起伏。你為了穩定劍姿,就會有多余的壓力。所以中式刀劍要加長,往往加柄。刃區不怎麽改長度的,只有苗刀或者裝飾品不管這個。(所以作為苗刀誕生地的沿海地區,基本不見苗刀,這東西不合沿海武功的力法,基本失傳。反而在西北保留下來。)
如圖,劍身對上肩的位置就是鋒區,肩與肘之間就是腰區,也叫嫩位,肘與腕是根區,也叫老位。
而劍柄也有對應手臂的關系。為何劍柄是十五厘米,二十厘米,三十,四十,六十,一百二。其實跟我們的手關節也是一致的。我把這些十五二十換個名就知道。掌把,腕把,長腕把,肘把,肩把,十三把(或者叫齊胸把,也有叫髖把)。比照的是我依靠哪個關節為主轉動來運刀。
所以中式刀劍,講這把七星劍就是刃長七十把長二十全長一米,可以:說造七星長劍就應該做刃長七十把長二十全長一米,是傻逼。把長跟刃長沒有任何邏輯聯系。
一把刀劍看上去是一個整體,實際上各處尺寸是模組化組合的,只是工藝上是一口氣做好劍條罷了。
刃區是工作區,目標是對敵人產生效果。刃長取決於使用者身材(主要是手臂比例)和應付物件的預設,你該選以肩做對照的刃,還是肘對照的刃,或者腕對照的刃,跟你要切的肉也有關系
柄區是操作區,目的是把人的操作轉化為動量轉移到工作區。柄把長除了比照你的臂展,還要對應你練的力法,你練用掌轉刀,還是兩手配合,後手扶腕轉,還是扶肘,扶肩,抵髖去推把底的力法去轉刀。把長看的是這個,所以把長是個很私人的問題。
你要用刃遮身,無論如何也要選對肩的刃。但把選多長,看你練什麽功。長柄並不是,至少初衷不是,給你的刀劍加攻擊距離的,這跟長槍不是一回事。柄是為了配合你的功體,發揮操作性的。所以按照正常思路去打,雙手劍跟單手劍,刃長都是七十的話,雙方並無設計上攻防距離的差距。因為現在兵擊佬握到柄尾放棄強穩支撐去掄劈的技術,原不在老刀劍設計的考慮範圍內,盡管也不是不能這麽用來產生殺傷力和爭取攻擊距離。至於這個制作思路,跟「無論運劍到何時都能變出後著」的武術美學有關,不是定理而是選擇,就不細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