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揚名立萬】真正故事線是什麽?

2021-11-29知識

PART 1,不正常的局。

線索一,警方的「裝糊塗」

一個連袁華,不是,李家輝,一個普通編劇,業余推理愛好者都能問的兇手啞口無言,難道轟動全國的大案警方就問出個寂寞?關爺一個演員看手跟刀都能猜得出這個人的七七八八身份,警方蠢到連這個人的身份都判斷不出來?到底是真糊塗還是故意把dollar說成刀裝糊塗?如果他們真的有這麽蠢,他們是如何做到三老被殺在公館門口警衛都沒察覺出異樣的前提下就光速實施了抓捕行動?而且命案發生了這麽久為什麽不直接殺掉齊樂山?他們編造了一個賭徒見財起意殺了三老的故事,可這種話編出來誰信?公眾不是傻子,某些人也不是傻子。所以導致各種流言傳的沸沸揚揚。他們是故意裝作不知道還是故意讓輿論沸騰來達到某種目的?

所以,更加合理的解釋是不是應該是他們一邊在公開場合裝傻,一邊在輿論上放出什麽遠征軍,什麽三老貪汙軍火案,讓某些人透過陸爺,撬開齊樂山的嘴,說出一些真相?

這樣你也可以理解為什麽一定要開著攝影機全程錄下來。因為只有這樣,齊樂山說的話才能作為證據,去幹掉一些人。一些藏在三老背後的人。

線索二,軍方黑衣人的「準時」出現

首先,軍方一定不是鐵板一塊。不然齊樂山一定會被趕緊一致處決掉。不可能放出這麽愚蠢的資訊讓外界傳的沸沸揚揚。

我們先看一看,軍部六處的黑衣人沖出來時我們已經得到的三老之死的版本:

一個上了戰場九死一生的軍人為了履行死去戰友的囑托,帶著他的女兒來到上海灘。女孩長得漂亮,歌唱的好,想要當明星。就在成了花魁的那一天,卻被三老這樣的畜生淩辱致死。軍人含著悲憤殺掉了三老,卻為了保全這個女孩的名節選擇了隱瞞真相並自我犧牲。

看看這個版本是不是既有刀光劍影,又有詩情畫意,又美麗又悲壯。這個版本最好了,王八蛋都是三老,一起桃色引發的血案。跟什麽軍火貪汙,遠征軍都扯不上關系。

但這個版本可信嗎?答案當然是不可信。如果僅僅這麽簡單的一個桃色事件引發的血案,對外公布了又如何?能影響到軍部那些高官的的位置嗎?就算牽扯到軍部,也不過就是國民政府內部的一樁醜聞,能鬧到最後需要軍部派出六處的人把他們統統滅口?到了最後逼著幾個人一路南逃都一路被追殺嗎?甚至到了最後結局都疑似在越南被做掉?

所以,這個時候,他們恰好此時出現,控場。殺人滅口。

自然不是為了不是什麽給三老洗白,他們來的目的他們自己已經說了:

我要切斷三老跟軍部的關系。

這句話有兩層含義,

第一,三老玩女人的事別涉及到軍部。壞事都是他們幹的,他們死得其所。

第二,三老的死跟軍部沒關系,我們可沒派什麽人殺他們,更跟什麽遠征軍,什麽軍火都沒關系。

為何要在這個時候出現?因為這個版本有著更多不合理的漏洞,而一旦繼續挖下去很有可能觸及問題的核心。

也就是——三老與軍部的關系。

而這個版本拿出去已經是某些軍部高官希望得到的最佳劇情。而這個事件的核心人物,也此時最需要滅口的,就是三老案最核心的人——齊樂山。

齊樂山他已經不能再開口了。因為他的身份太詭異了。

線索三,齊樂山的真實身份

他真的就只是那麽簡單的因愛生恨的普通軍人嗎?一個普通軍人能夠就剛剛聽到一個法國醫生碎屍案馬上就能透過邀請函拼出那個醫生的名字然後故意讓李家輝在馬桶裏撿到?一個普通軍人憑一把刀就能夠把三老的保鏢亂殺而且悄無聲息到外面的警衛都發現不了?一個普通軍人憑一把梳子就能開手銬走人?甚至到了夢蝶說出一個女孩子想要唱歌他有什麽錯的時候能立刻共情的編出一個新故事?這太不符合常理了。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

齊樂山是軍人身份不假,他也確實是上過緬甸戰場,但是他更是一名受到長期訓練的軍統特工。他接到的任務就是除掉當年軍火貪汙案導致緬甸戰場自己兄弟,也就是夜鶯父親的陣亡的元兇——三老。

而正是這個身份,在他被抓後幾乎是必死的局。他不能夠開口涉及任何有關軍方的事情。除了裝傻保護夜鶯之外,他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但是齊樂山只是一個小人物,小到可能他最後雖然殺死了三老,手刃了仇人,卻間接幫助了當年跟三老合謀的軍部的人,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上司的上司到底是誰。這個暫且按下不表。

線索四,夜鶯的真實身份

她真的只是一個普通的愛唱歌的小女孩嗎?

在電影院那場戲中有一句台詞耐人尋味

師妹,我們並肩殺敵。

為什麽要用這樣一句旁白,鑒於整部劇的各種用心設計,我很難相信這是一句沒有任何關系的台詞。

而且這句台詞出現時鏡頭給到夜鶯,她正津津有味的看著電影。下一個鏡頭就到了她看著歌劇院門口的女明星海報發呆。如果為了塑造一個有著唱歌夢想的小女孩,不應該此時應該放一段寒門小女孩逆襲成大明星的電影片段嗎?

而且齊樂山最後犧牲自己把生的希望給夜鶯,他怎麽能料定一個普通的歌女能夠在警方重重包圍下全身而退呢?更重要的是,齊樂山如果自己身份不一般,那麽與他朝夕相處的夜鶯如何只是一個普通愛唱歌的小女孩呢?

而且,更深層的邏輯含義中,齊樂山這麽做他最開始是說為了保護夜鶯的名節。因為後面夜鶯還活著那麽推匯出齊樂山第二層邏輯是為了保住夜鶯的命。

但這個裏面有一個致命的漏洞——那就是為什麽一定要偽裝出夜鶯死了?

如果夜鶯的身份僅僅是個歌女,在後面的回憶裏也看到出夜鶯跟齊樂山一起爬通風管道,那麽齊樂山可以在警察破門而入時用刀抵著夜鶯的脖子把夜鶯當做人質啊。然後假裝良心發現也好,體力不支也好,讓警察把夜鶯救走啊。

夜鶯的台詞我都能想好:我被三老喊去包房喝酒,然後有一個人沖進來了。殺掉了三老,然後拿刀抵著我的脖子,我害怕的要命。

甚至可以說我只看到一個人殺進來了,我害怕就昏倒了,之後什麽也不記得了。

警方會為難一個「普通」的夜鶯嗎?

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

夜鶯是不可以被警察抓住的,因為有人知道她的真實身份——她跟齊樂山一樣,都是軍統特工。一旦她被警察抓住,她在警察局裏存在過被暴露,她背後的人一定會在暗處將她一起做掉。

這樣一來,齊樂山為什麽要拼死做出夜鶯已死的真相,以及那句小師妹我們並肩作戰以及一個弱女子如何能逃過層層追捕到了越南都能夠解釋的通了。

線索五,陸爺是「傀儡」

如果上面的推理沒有問題,這一切就是一場局,那麽做為整個局的策劃者,陸爺必然是軍方的人。而且是軍方中那個希望整個輿論都希望大家相信的齊樂山的版本的那派人的傀儡。

為什麽一開始陸爺就透過打斷呂秀才,不是,鄭千裏大導演的口好像漫不經心的說出了那個基調——不要涉及到軍事跟政治。

而下面這張海報中陸爺的背後是一個傀儡已經說明了他的身份。如果這個還不明顯,我們可以再看一張圖。

下面這張圖明顯致敬的達芬奇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如果我們對比就可以知道:全知全能的耶穌自然是最中間的李家輝,那麽猶大是誰?誰是出賣了耶穌跟其他門徒的人?

而在原畫中,出賣耶穌的猶大緊緊的握著自己的錢袋子,而我們看第一張圖裏陸爺在幹嘛?——他正摸著自己的大戒指。

所以,陸爺就是猶大。是那個軍方的傀儡,也是最終出賣所有人的「鬼」。

從關門那一刻開始,陸爺可能就沒準備讓在場的人活著離開。但可能他沒想到的是,他的結局會是一並被做掉。

畢竟沒有什麽人比死人更可靠。

PART 2,帶血的真相

結合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這是一個局,而真相到底是怎麽樣的呢。

可能這個真相是個帶著血的真相:

熟悉點中國近代史的都會了解。國民政府到了1945年派系林立,各種內部小黨派互相齟齬,各自攻訐。軍部也分為很多派別,為了說明方便,先在這分類:

軍部A:一心為國,黃埔嫡系,為了國家利益不惜赴死。

軍部B:一心為錢,雜牌出身,為了自己利益國家主權都可以出賣。

1942年,國民政府組建遠征軍出征緬甸。因為軍部B與三老合謀倒賣軍火導致遠征軍慘敗。夜鶯的父親因此戰死。為了報仇,齊樂山跟夜鶯加入了特務組織,要找機會報仇。慘敗的事情傳到國內,軍部B本意也就是克扣點軍餉啥的自己撈一點,沒想到三老他們能黑心到直接一擼到底。軍隊戰敗,戴安瀾將軍戰死沙場,蔣委員長震怒,可此時正在抗日,這股火就一直壓到了1945年。

抗戰勝利了,開始要秋後算賬了。於是軍部A的人開始徹查當年軍火貪汙案的事情。事情可能已經查到了三老,而此時軍部B開始害怕了於是開始殺人滅口。

軍部B派出了本來就與三老深仇大恨的齊樂山跟夜鶯執行滅口計劃。利用軍部的關系讓夜鶯成了花魁,也讓夜鶯有機會接近三老這樣的老色批。但問題來了,軍部A也一直盯著三老在,畢竟這個關系,三老是最好的突破口。軍部B雖然搶先一步派齊樂山跟夜鶯把三老做掉了。但因為軍部A也盯著,所以快速派出了警察,兩人逃無可逃,為了不暴露夜鶯身份,齊樂山主動坐以待斃等待抓捕。齊樂山抓住了,但是軍部B與三老的關系也被切斷了。軍部A的人想要弄清楚事情真相,特別是透過齊樂山撬開三老軍火案與軍部B的關系。但是無奈壓根撬不開齊樂山的嘴,於是故意透過警察裝傻,放出一個小孩子都蒙不了的謊言,並且放出所謂遠征軍,三老軍火貪汙案等等指明與軍部的關系。輿論沸騰後。軍部B坐不住了,於是找到了陸爺,希望透過一場真人秀,從齊樂山口中說出他們想要的一個與軍部B無關的答案。而聽到他們發現了畫的秘密後,齊樂山慌了,這意味著夜鶯在兇案現場的秘密很可能被發現。所以搶先一步,編造了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希望能夠將此事糊弄過去。而此時已經得到最有利於軍方B的答案後,蟄伏在一旁的軍部B的黑衣人殺出,拿走錄影帶作為證據然後準備毀屍滅跡。無奈沒料到被齊樂山與死去的警察大海合作反殺一波。全部葬身火海。

逃亡到海外的幾人為了死去的夜鶯,也為了那些淪為玩物而死去的女孩將齊樂山說出的版本拍成了電影。而他們被追殺的原因也很簡單。

第一,軍部B派出的黑衣人全部葬身火海,他們到底在齊樂山那裏知道了些什麽?

第二,從他們的電影中居然知道夜鶯也在現場,夜鶯的身份是否也已經暴露?

第三,他們如此不知死活,他們到底是不是都是軍部A的人?

這種猜疑鏈下,軍部B想要出手殺掉他們是必然的事情。

到了故事的最後,陸子野催促著大家趕緊上船,報館無人認領的照片以及詭異的越南沈船事故結合我分析的陸子野的「猶大」的身份,一行人的結局幾乎就已經非常明晰了。

PART 3,揚名立萬

從最後的結果看,李家輝,關爺,夢蝶他們都不過是被那個黑暗時代裹挾著的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他們憑著自己的義憤拍出了一部電影,卻到死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壓根一開始就是別人的木偶,他們也根本不可能事件真正的真相。而齊樂山、夜鶯合力殺掉三老以為報了大仇,其實從頭到尾自己可能都只是仇家手裏握著的一把刀。他們太渺小,根本沒有任何力量改變歷史。但是正是因為有無數他們這樣的人為了心中的大義跟良知去願意去沖破無盡的黑暗,才最終將光明帶回了中國。這可能就是電影名字【揚名立萬】的真正含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