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Google X的機器人開始打工!進咖啡館擦桌子:擦的很慢,但我們一直在做

2021-11-29知識

編輯:LRS

【新智元導讀】電影中的機器人離真實生活仿佛很遠,但最近Google X的登月工廠研發了一款機器人,能夠在咖啡館打工擦桌子,還會開門鎖來監控會議室!似乎日常機器人時代就快到了。

機器人距離我們的日常生活究竟還有多遠?

想象著你在咖啡館喝著咖啡,旁邊收拾桌子的人不再是服務員,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機器人擦著桌子,你會感覺新奇、恐慌還是科幻?

實際上咖啡館服務員機器人已經在加利福尼亞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谷歌校園內開始用上了!

機器人來自Google X的Everyday Robots計畫,在登月工廠(Moonshot Factory)內研發。他們的目標是生產一些生活中的機器人,每天他們都會將機器人送往實際工作的場景,咖啡館就是其中之一。

這些機器人在咖啡館內尋找桌子,將其中一個輪子放在桌子上,在幾秒鐘內下沈以確定是否有人坐在那裏,直到找到一個空桌子。

然後機器人開始擦拭桌子兩次,機器人扭曲並展開四肢,將手臂伸展到桌子上,用透明的消毒劑方法覆蓋表面。然後收回手臂,將多余的液體擠壓到底座上的鏟鬥中。

任務完成後,它開始移動,繼續尋找下一張空桌子。

由於機器人已經正式上崗了好幾周了,所以咖啡館的顧客對此已經習以為常。

Everyday Robots最終有兩個目標,但實作起來都很難:

第一個目標是可靠地執行人道主義援助的任務。但機器人的研發卻受到莫拉維克悖論的限制,即人類所獨有的高階智慧能力只需要非常少的計算能力,但對於電腦來說模擬兩歲小孩智力行為都很難。

在Google下的其他領域,機器人能夠導航復雜的交通路線,比人類更安全地駕駛汽車,打敗人類圍棋冠軍等等,但似乎在EveryDay Robots世界裏,穿過一個雜亂的房間,開啟一個門把手都很難。

所以看上去機器人只是在擦咖啡桌,但實際上內部包含了一些列操作,例如當路徑被其他人、物體擋住,機器人也應該能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

計畫硬體可靠性和設計驗證團隊負責人Darcy Grinolds曾說過,對於機器人來說,他需要正確回答的問題是,有足夠的空間來平穩地繞著這個方向移動嗎,還是需要完全重新規劃路線?

第二個目標是以一種更加經濟的方式實作日常機器人,使得每個人都能夠買得起一個機器人。

Google朝著這個目標的努力已經超過十年。

領導整個Everyday Robots機器人團隊的挪威工程師Hans Peter Brondmo於2015年加入Google X,由於前任領導將公司陷入性騷擾的指控,Brondmo升任為總經理。

Google X的CEO曾說Brondmo並不是一個大家都看得出來的正確選擇,但他是真的熱愛機器人。

Brondmo認為只有在機器學習方面取得最新進展,才有可能創造出真正的通用機器人。工程師們利用機器學習訓練軟體來辨識物體,然後執行模擬數百萬次,能夠將數周的測試壓縮成數小時,這也有助於實驗室裏的機器人了解他們實際的工作環境,並以此知識為基礎積累能力來幫助解決那些野外作業不可避免的困境。

雖然Everyday Robots的機器人還沒有波士頓動力機器人那樣靈活,但他們也可以完成一些工作。

在視訊網站上也有一些非常酷炫的機器人演示,但那些機器人都只能在受限的環境裏工作。Everydays Robots的機器人目前執行速度非常慢,但它們都是完全自主的,能夠在人類社會中學習工作,並且能夠做的任務也越來越難。

Brondmo希望他們的機器人可以和人類在同一個世界一起生活和工作,而非進入機器人的世界。

負責機器人學習的工程師 Mrinal Kalakrishnan展示了他的團隊如何訓練一個機器人推開一扇門,這也是在谷歌校園裏一些機器人工作所必需的任務,例如機器人需要走進會議室才能透過傳感器確定碳水平是否超標。開啟門鎖訓練只需要不到10個小時,但一旦一個機器人學會了一些東西,這些知識就會被送回整個集體雲智慧中,然後所有的機器人都可以用這些技能門鎖。

一方面,看到這些機器人能夠監控會議室和餐桌真是太棒了,但後來Mrinal有了一個疑問,為什麽Google要花數百萬美元來做一個三歲的孩子就能做的事?

在Everyday Robots真正有用之前,還需要進行兩個真正的考驗:首先它們必須足夠便宜,作為一種成本效益高的替代人類勞動的方法;其次,它們必須足夠靈活,能夠應對在人類容易做到的場景中遇到的計劃外的障礙。

Google X的工程師Benjie Holson成長於一個木偶家庭,他秉持著一種觀點:如果機器人清潔桌上提供的是醬油而不是消毒劑,那他們會用醬油把桌子表面弄得一團糟。

如果機器人的手臂噴出醬油並能夠解決無數其他意想不到的現實世界的挫折,那機器人就已經能夠融入人類社會了。

Google X實驗室就是探索未知,所以也會有很多「不靠譜」的計畫。

首先是「太空電梯」。建造一個太空電梯一直是Google創始人及其它矽谷企業家的夢想,Google X提出的這種太空天梯能夠將資訊和物品送到太空。從理論上說,它需要一根電纜固定在地球上,從而實作不需要火箭的太空旅行。

但是,由於太空電梯計畫對材料強度要求太高,以至於比目前人類制造出的最結實的鋼材還要高出幾百倍,所以Google短時間內還找不到可用的材料;其次,就算有一種碳奈米管可以達到他們的要求,但人類目前用這種材料制造出的線纜也不能超過一米。所以,最終Google只好暫時性地凍結了這個計畫。

Google X曾經還提出過立體農業,用水量是傳統作業的十分之一,占地也只有傳統方式的百分之一,而且種植的食物可毗鄰消費地,免去了長途運輸問題。Google X已經在許多問題上都取得了進展,比如自動收割、高效照明等,但最終由於無法用這種方式培育出谷物、稻米等主要作物,所以最後這個計畫也被斃掉了。

谷歌眼鏡也是「失敗品」之一。作為Google X研發出的著名產品,Google Glass在釋出之初,就展現了智慧眼鏡主導人類未來的藍圖。但是由於產品定位上不明確,以及 Google Glass高昂的售價和閉塞的渠道對消費者和開發者非常不友好,種種原因導致了谷歌最終停滯了這個計畫。

「失敗文化」一直是Google X的信條之一,在這裏谷歌半路夭折的計畫不在少數。不過,它同樣孕育了不少成功的產品,比如無人駕駛汽車和智慧隱形眼鏡,也許在未來這個神秘的實驗室真的能夠成為谷歌改變世界的秘密武器。

但,如果接受不了失敗,那麽你也承受不起卓越。

參考資料:

https://www. wired.com/story/plainte xt-alphabet-x-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