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好萊塢的大制作電影有時會請一些看似完全配不上的導演?他們選導演的評判標準是什麽?

2013-08-03知識

因為人家有一個強大制片做基礎的前提,好萊塢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制片穩定機制,由美國電影協會和六大電影制片廠牽頭,下面是各種行業協會,攝影、燈光、編劇、美術等協會對各個職位進行工作標準約束,這樣保證每個人都會發揮出最大創作力。

導演是創意輸出性工作,在制片穩定基礎上,基本不關心制片過程,只考慮制片結果是否符合電影拍攝。

大導演品質穩定,並且具有極高話語權,很多導演成名後,都喜歡自我表達,好萊塢有個不成文規定,那就是一部電影導演,在執導三部電影後,才擁有完全權力,包括劇本選擇,成片剪輯,演員選擇,三部之前都是在制片人或者明星主演手裏。

吳宇森初入好萊塢,第一部和第二部,剪輯權根本不在自己手裏,主演都可以剪片子,但是吳宇森不可以。這就是好萊塢對於新導演的控制,可是這些對於大導演,根本存在。

可是制片人制片的時候,大制作的制片人喜歡年輕沒名氣,但是有成熟品質做底的導演,因為這樣作品會向一個自己能控制的方向前進。

大導演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受控制,在大計畫上反而希望自我表達,這就是讓制片人很頭疼的點,比如前一陣大家都在討論的【沙丘】請來了名氣很大的維倫紐瓦,但是電影太多導演自己的風格畫的表達,有些過於晦澀,導致大部份觀眾不適應。

如果新導演呢?好萊塢制片人會占更多話語權,制片人會要求導演嚴格按劇本拍,每天會觀看當天粗剪,關註進度,關註預算每天超支情況。

那這樣,電影就會按照制片人預估的樣子出現,這樣票房上就會比較穩,在制片人看來,電影就是商品,他不會代入創作者角度,賣座就好。

大導演幹沈大制作是經常事,投資人介意的是大導演、大演員,制片人考慮的市場,角度不同,所以選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