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不只王楚欽,為什麽體育明星紛紛解散粉絲群?

2025-01-18心靈

我們在賽場邊、看台上、螢幕前,為他們加油鼓勁喝彩,此舉足矣。

文 | 阿 暉

1月15日,據北青體育訊息,王楚欽球迷會解散了粉絲群。

圖片來源:北青體育微博

王楚欽。圖源:澎湃新聞

網名「大頭」的王楚欽作為中國桌壇名將、奧運冠軍,主動解散粉絲群,向「飯圈文化」說「不」。這一舉動,得到了網友們的支持。

網友留言評論微博截圖。

體壇名將紛紛拒絕「飯圈」

解散粉絲群,遠離「飯圈」的運動員不止王楚欽一個。

據潮新聞訊息, 1月11日開始,包括中國羽球隊官博、運動員王昶、梁偉鏗、何濟霆、任翔宇、朱一珺及教練陳其遒、羅毅剛等陸續解散粉絲群,表明了國羽在抵制飯圈文化上開始行動。

微博截圖。

除了國羽隊伍,此前已經有諸多運動員解散粉絲群。比如正當紅的中國網壇「一姐」鄭欽文、奧運遊泳冠軍潘展樂等,去年下半年就已陸續解散粉絲群。

2024年11月15日晚,據鄭欽文原粉絲群成員訊息,鄭欽文官方帳號前一晚已解散了能關聯到她主頁的微博粉絲群。據了解,該粉絲群由鄭欽文粉絲自發建立多年,並關聯鄭欽文微博超話和個人主頁。

微博截圖。

對鄭欽文的這一行為,有人表示遺憾,但更多的人則理解與支持。一位網友的跟帖直擊核心:粉絲群解散,比鄭欽文的發球還快。

而巴黎奧運會閉幕第二天,也就是8月12日,網友發現奧運冠軍潘展樂粉絲群「潘展樂看台區」已被他本人解散,據介紹,該粉絲群是唯一一個與潘展樂關聯的官方粉絲群。

微博截圖。

這些運動員們紛紛解散粉絲群,並非一時的沖動和過激之舉,而是以自己實際行動,表明了對飯圈文化的鮮明態度,示範的意義十分明顯。

網傳截圖顯示,在粉絲群解散前,國手何濟霆給粉絲留言:

「希望大家有分寸,堅決抵制飯圈文化,抵制私生,我們的閃光點亮點始終屬於場上,希望大家都有自己的分寸感、邊界感,一起加油,向著目標努力!」

畸形「飯圈」攪亂體育圈

知名運動員紛紛解散粉絲群,拒絕「飯圈化」,只因苦於「飯圈」亂象已久。

體育界的「飯圈文化」始於娛樂圈,隨著中國體育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體育計畫及優秀運動員受到粉絲追捧,但部份非理性追星行為也借此滋生,使體育出現「飯圈化」傾向。

一方面,在「流量至上」「泛娛樂化」「拜金主義」等畸形價值觀引導下,粉絲不再關註賽事本身,而致力於為偶像博C位,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制造對立情緒,煽動網上粉絲互撕,造謠謾罵運動員。另一方面,優秀運動員在控評、打榜應援、非法獲取運動員行程資訊進行接機、跟拍,甚至跟蹤運動員並侵入其酒店房間等行為的圍追堵截之下,難言個人私密,苦不堪言,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和競技狀態。

代拍者釋出運動員行程資訊的微博截圖。

2023年全國跳水錦標賽10公尺高臺決賽中,陳芋汐奪冠,全紅嬋獲得亞軍。現場一位粉絲在看台上大吼「裁判不公」,認為全紅嬋被「壓分」。全紅嬋被該粉絲的言行震驚,當場無奈嘆氣並勸告對方。但賽後網路上仍出現較多質疑「裁判不公」「故意壓分」的輿論,甚至出現了對冠軍陳芋汐的攻擊和謾罵。跳水奧運冠軍何沖也曾批駁「全紅嬋被壓分」的說法,表示「飯圈化的思維和言行十分可怕」。

男乒運動員樊振東和王楚欽、中國女籃球員楊舒予、羽球世界冠軍陳雨菲等都曾深受被跟蹤、偷拍等畸形「飯圈」行為困擾,並紛紛發聲自己「不喜歡」。

粉絲像觀看演唱會一樣觀看體育賽事。圖源:央廣網

樊振東是重度「飯圈文化受害者」。2021年,樊振東發文懇請大家抵制跟拍、跟機行為,「懇請球迷們允許我做個普通人」;2022年,樊振東呼籲粉絲尊重每一位領導、教練、隊友,不參戰、不引戰、不爭論;2023年,某女士非法入侵樊振東所住的酒店房間,樊振東報警並在其社交媒體釋出相關聲明;2024年,樊振東深夜釋出視訊,表示其在酒店被粉絲團團圍住,視訊中還有人帶著半人高的孩子......

2023年樊振東在其社交媒體釋出的相關聲明截圖。

去年3月份,樊振東在他的微博帳號發文,說他本人的身份證號,被不法分子惡意傳播造謠,甚至有人查到了他名下的手機號,開始進行騷擾謾罵。

樊振東微博截圖。

潘展樂去年12月在接受采訪時回應了此前「解散粉絲群」一事,他說:「我只想說一點,我要這些流量能漲成績嗎?我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訓練得來的,我還希望更少的人關註我,這樣才能回歸正常人的生活。」

發生在樊振東等身上的「飯圈」亂象,不是個例。不良「飯圈文化」對競技體育的侵蝕和危害日益凸顯。這種畸形「飯圈文化」不僅影響了運動員的身心健康,更對競技體育的健康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社會各界努力打造的「公開、公平、公正」以及「道德、風格、幹凈」的賽事環境被視而不見。

「飯圈」亂象治理是當前緊迫任務

國家體育總局對「飯圈」亂象早有警覺,已多次明確表示要拒絕畸形「飯圈文化」的滲透,鼓勵體育工作者堅持「做好自己」,走正道、樹正風、揚正氣。

2025年1月14日,國家體育總局系統意識形態工作和「飯圈」亂象治理工作專題會議在京舉行。會議提出,要聚焦鬥爭重點,把「飯圈」亂象治理作為當前緊迫任務抓緊抓實,加強隊伍管理、宣傳引導,強化風險防控,聚焦重點群體。要提升風險預判、風險化解、風險防範等鬥爭本領。

國家體育總局官網螢幕擷取。

此前的2024年5月,在廣州舉行的全國體育宣傳文化工作會議上,國家體育總局表示,全國體育系統將全過程堅決抵制畸形「飯圈文化」對體育領域的侵蝕。

當時國家體育總局表示,要把堅決抵制畸形「飯圈文化」的意識和要求,融入運動員選拔、培養、輸送、安置的全過程,融入體育賽事活動組織、服務、監管的全過程,並在思想教育、宣傳引導、風險防控等多個方面采取有力有效舉措,推動形成多部門協同配合、全系統聚焦發力的共治格局。

2024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召開整治體育領域「飯圈」亂象專題工作會。會上強調,要把整治「飯圈」亂象納入體育系統意識形態工作範疇,堅決遏制體育「飯圈化」愈演愈烈態勢,堅決鏟除畸形「飯圈文化」在體育領域滋生滋長的土壤和條件,為體育強國建設戰略目標實作營造穩定有利發展環境。

中國奧委會2023年底也曾參照【中國體育報】文章專門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堅決抵制「飯圈」亂象。中國奧委會質疑背後操縱者:「‘飯圈’亂象只不過是個表象,如果沒有形形色色的利益驅動,這樣的非理性沖動肯定長久不了。」

中國奧委會微博截圖。

此外,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公安機關網安部門也對涉體育領域「飯圈」違法犯罪行為進行了依法打擊,對發文攻擊詆毀運動員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

從國家體育總局的多次會議及表態來看,「飯圈」亂象對運動員身心健康成長、運動隊為國爭光能力、體育事業永續發展都極為不利。體育不應該、也不允許成為畸形「飯圈文化」繼續滋生的「引線」和「溫床」。解決這一問題刻不容緩。

理性追星讓體育回歸本質

有專家指出,隨著競技體育商業化、職業化發展,完全沒有「飯圈」是不現實的。體育計畫具備一定的文化性、娛樂性,球迷、粉絲的關註可以讓體育計畫更有市場,有助於體育產業的發展,但是要抵制「飯圈化」向體育領域的滲透,警惕畸形飯圈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避免盲目崇拜和追求。

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創始人張慶表示,「飯圈」在體育領域出現,首先體現了體育明星作為優質偶像對青少年和公眾的影響力日趨增強,也反映了公眾審美從「白瘦幼」到運動和健康之美的變化。他覺得,判斷是正常的粉絲熱情還是極端「飯圈」行為,主要看是否合法合規,合情合理。

也有專家提醒,要將粉絲呼籲公平公正的合理訴求和畸形「飯圈文化」區別對待。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席誌武表示,捍衛體育的公正性與粉絲所訴求的自身偶像得到公平對待,具有一致性。粉絲的關切和質疑,應透過合法合規的渠道反映,而對於一些合理質疑或社會關切,相關管理部門也應該及時回應,避免輿論激化。

對於畸形的「飯圈文化」,除了體育系統發力之外,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要協同共治。首先要在有效監管的基礎上實作積極的價值觀引導。比如,有關部門應對一系列新的市場主體進行有效監管,如粉絲追星的組織團體、網路平台等。

同時,也要逐步建立起一個科學合理的評論評價體系,加強教育引導,及時引領相關追星組織團體的價值觀。讓體育明星與粉絲之間建立正向聯系和健康互動,活躍產業經濟,推廣相關計畫,帶動群眾體育,讓更多人認識到體育精神的真正內涵,讓體育回歸其本質,恐怕才是「追星」應有的價值所在。

粉絲群的解散,背後是運動員對競技體育本質的堅守。從運動員的自我發展來看,遠離「飯圈」不僅有助於他們保持專註,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訓練和比賽中,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輿論壓力和幹擾,從而在職業生涯中走得更遠、更穩。與粉絲保持適當的距離,才是良好的業界生態。

每一個關心和支持中國體育健兒的人,也應當尊重運動員的個人權益和選擇。我們在賽場邊、看台上、螢幕前,為他們加油鼓勁喝彩,此舉足矣,決不應該為他們制造障礙。

素材來源:環球時報、新華網、潮新聞、海報新聞、澎湃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