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排隊1小時,出了銀行就被黃牛圍住!「蛇年頂流」爆火,2000元買入,轉手就能賺1.6萬元!專家提醒:量很大,囤貨炒作當心虧損

2025-01-07心靈

「排隊一個多小時,出銀行大門,就有‘黃牛’選號碼,報價50元一張收。 」1月6日,蛇年紀念幣、紀念鈔(以下簡稱「蛇鈔」「蛇幣」)第四個兌換日,林女士在銀行門口一度被「黃牛」包圍,這也讓她感受到了蛇鈔蛇幣的火爆。

1月6日,有「黃牛」在銀行門口蹲守,收購蛇鈔蛇幣。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俞金旻 攝

貝殼財經記者在現場看到,上海一銀行網點不僅匯集了市民前來兌換蛇鈔蛇幣,二手市場的交易者也趁熱高價收購。在這些人中,有人自稱古玩商,也有人坦率地表示:「我就是黃牛!」

1月6日中午,貝殼財經記者實探上海盧工錢幣交易市場,前來交易的人絡繹不絕。一位收藏店老板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現在普通的蛇鈔50元收,比昨天價格高一點了,昨天是40元,這個價格每天都在變化。 如果是號碼比較好的,一打(100張)可以給到18000元。」

根據央行安排,2025賀歲幣的發行數量為1億枚,面值10元;賀歲鈔的發行數量為1億張,面值20元。預約承辦銀行於2025年1月3日至1月9日辦理預約兌換。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在兌換期開始前,二手市場上的蛇年紀念幣和蛇年紀念鈔已經被熱炒,兌換首日最高溢價曾達到150%。 然而,1月5日,二手交易平台上的普通蛇年紀念鈔和紀念幣的報價已明顯下降。 專家提醒大家,蛇年紀念幣和紀念鈔發行量很大,雖然現在市場熱度很高,但價格波動會較大,如果大量囤貨炒作,可能會虧損或難以變現。

1月6日,市民在銀行排隊兌換蛇鈔蛇幣。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俞金旻 攝

據長江雲新聞報道,記者在探訪多家銀行網點發現,蛇幣蛇鈔兌換首日與去年龍幣龍鈔相比, 今年多了不少年輕人排隊兌換。 武漢市民鐘先生今年25歲,如約領到了紀念鈔後,他告訴記者:「去年就關註龍鈔,今年因為家裏有長輩是屬蛇的,想著馬上過年了,這份搶到的蛇鈔可以作為新年禮物送給長輩,蛇年紀念鈔底色紅紅火火,圖個好彩頭,寓意很好。

在兌換現場,記者也一睹「蛇年頂流」的真容。2025蛇年紀念鈔正面主景為蛇的造型圖案,背面以兒童貼春聯的溫馨場景為主景,輔以古樸的山西民居裝飾圖案。而紀念幣的背面更是將中國傳統剪紙藝術與裝飾年畫元素巧妙融合,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蛇形象,襯以花燈和人參圖案,精美的傳統元素交織在一起,傳遞出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值得註意的是,此前的2024年12月23日22時,2025年賀歲紀念幣網上預約開啟。當晚22時30分,2025年賀歲鈔線上預約開啟。根據多家銀行公告,客戶可登入手機銀行、入口網站、個人區域網絡上銀行及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先到先得,額滿為止。 當時,不少網 友反映,進入預約頁面時,多家銀行相關預約網頁出現卡頓、無法存取等情況。 也有網友反映,手機不停地接收銀行驗證碼,就是搶不到……

據澎湃新聞,22時05分,有銀行紀念幣預約頁面顯示上海市各網點線上剩余數量為0。有網友曬圖稱,僅僅半個小時各地銀行紀念幣均被搶空。 據了解,虎年、兔年和龍年的生肖紀念幣發行量都是1.2億枚, 而蛇年紀念幣縮量至1億枚,是二輪生肖紀念幣中發行量僅多於2015羊幣(8000萬枚)的品種。 除了 蛇幣蛇鈔 ,「蛇元素」黃金飾品也火出圈,年輕人打「飛的」買買買。 日,記者走訪多地的黃金銷售市場了解到,隨著春節臨近,蛇年元素金飾受到消費者歡迎。 在河南鄭州多家黃金銷售門店,記者註意到, 雖然采訪當天的金價仍維持在每克620元左右,首飾金的價格也在每克700多元,但前來選購的消費者仍然絡繹不絕。

其中蛇年元素造型的卷卷蛇、百靈蛇等金飾,深受年輕消費者歡迎。

在廣東深圳水貝黃金市場,前來購買的不僅有本地居民, 還有專程坐飛機趕來的外地顧客。消費者表示,價格很實惠,買了20件左右。

此外,2025年生肖特種郵票【乙巳年】於1月5日正式發行,受到市民追捧,廈門市6個郵政網點合計發售套票14400套、小本票360本。

蛇呈豐稔

福納百祥

【乙巳年】郵票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發行,共1套2枚。第一枚圖名為「蛇呈豐稔」,畫面提煉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盤蛇的靈動意象,加以喜慶裝飾應和年節氛圍。金色的蛇軀蜿蜒,口中銜著一束「嘉禾」,象征著「倉廩實,衣食足」的美好圖景。蛇身金光熠熠,與璀璨的麥穗交相輝映,寓意著風調雨順之年,五谷豐登之景,以及國泰民安的盛世祥和。

第二枚圖名為「福納百祥」,畫面以草書筆意將三條蛇創意性地構成了「福」的字形,簡練灑脫、柔美順通。兩大一小三條蛇之間情感細膩流動,顧盼生情,展現了闔家歡樂的溫馨場景,寓意著和合共生、福滿人間。

兩枚郵票規格均為36×36公釐,面值均為1.2元。小本票成品規格121×88公釐,面值為14.4元。

(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 陳柯名 杜恒峰

校對| 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貝殼財經、長江雲新聞等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