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來自【中國民商】
近幾年的股市熱點變化莫測,但卻始終與醫藥生物賽道無關,這也就導致了醫藥主題公募成為公募主題產品中尷尬的一族,部份單年度表現出色的產品最終曇花一現,例如本文的主角安信醫藥健康。
公開數據顯示,該基金成立於2021年的1月12日,成立以後的每一個單一年度,基金所錄得的凈值增長率均為負值,不過同類排名的情況則截然不同:2022年,它在692只同類基金中排在第49位;2023年,它在824只同類基金中排在第181位;2024年到目前,它在929只同類基金中排在第915位。
排名越來越差或因池陳森選股差強人意
作為先發基金經理的池陳森,是否有過人之處呢?個人簡歷顯示,他是經濟學碩士。歷任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域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員,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研究員,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部研究員,現任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部基金經理。
從擔任基金經理開始,他目前管理的唯一產品就是安信醫藥健康。具體看持股的變化,對比去年四季報和今年的三份季報,可以看到他基本保持了一致的持倉思路,只是對個別的重倉公司進行了更換。以三季報十大重倉股為例,整體上是以創業板和科創板公司為主,特別是前三大重倉股的占比都超過了8%,它們分別是百洋醫藥、華海藥業和九典制藥,均連續持倉了多個季度。但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其中表現最差的就是頭號重倉股百洋醫藥,其在近三個月漲幅約為24%的情況下,年初至今股價下跌約24.45%。
百洋醫藥隸屬於醫藥商業板塊,並非賽道的龍頭股之一,雖然業績表現尚可,但明顯的問題在於其並非機構追捧的主流品種。值得深思的是,基金經理對於看好的標的敢於高比例重配,但卻被走勢「打臉」。除去百洋醫藥外,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度占據重倉首位的九典制藥,該股甚至在一季度時的被持倉占比達到了超限的10.03%。
再看三季度重倉中排在4到10位的股票,其中也能發現智飛生物、恒瑞醫藥等賽道龍頭股的名字,不過它們相對排在重倉股中靠後的位置。同時,結合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至今有三家公司年內跌幅超過了40%,分別是陽光諾和、金域醫學和智飛生物。其中,金域醫學甚至是三季度新進重倉前十的公司,這也一定程度說明基金經理池陳森看走了眼。
從組合中年內上漲的股票來看,除去前三中的華海藥業外,另外的一家公司就是創新藥龍頭之一的恒瑞醫藥。不過,該股是從今年二季報中才進入到前十的行列之中的。在基金三季報中,池陳森表示:「在2024年三季度,我們在細分子行業上依然堅持較為均衡的配置,行業和個股層面我們做了一些最佳化和調整。子行業上我們重點加倉了院內藥品和第三方診斷,減倉一部份零售藥店。目前整體在特色原料藥、創新藥、仿制藥等板塊配置較多。展望2024年四季度,我們依然會堅持較為均衡的配置。」
安信權益類基金經理「偏價值缺成長」
目前,或許是由於能力圈的關系,池陳森在公司僅僅管理一只產品。放眼現任的公司主動基金經理團隊,表面上並不欠缺知名度,比如陳一峰和袁瑋。前者任職時間超過十年半,是公司現任的總經理助理兼研究總監,不過他是徹頭徹尾的價值投資風格。後者目前在公司管理著5只基金產品,同樣以藍籌風格在圈內具備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
同樣的思路也存在於任職接近九年、目前管理著6只基金產品的聶世林。以他目前任職報酬最高的安信優勢增長為例,基金三季報顯示,聶世林主要重倉的還是貴州茅台、寧德時代、五糧液、保利發展等這類核心資產藍籌標的。
整體分析來看,從帶貨數量分析,安信基金在主動權益一方似乎更為倚重兩位「張姓」基金經理——張競、張明。先看張競,目前他的累計任職時間接近七年,雖然年內至今實作了全部飄紅的成績,但是在管7只基金的合計規模不過是35.50億元。同時從三季報的持倉來看,其大體偏向於軍工、醫藥等非二級市場主流賽道。
再看張明,任職大約七年半的他,其代表作是安信企業價值優選混合。也是從最近一期的基金三季報重倉股來看,率先映入眼簾的也是海螺水泥、建行、工行、寧德、茅台等藍籌類公司,似乎在價值之外更為偏向於高股息紅利。
那麽大致分析就可以看出問題所在,安信基金缺乏一位在成長領域特別是在如今大紅大紫的大科技領域扛旗的領軍人物!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