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一年來頻繁進入汽修廠的倒黴老頭,對這個事情還是有些調查研究的。
未來十年內,與燃油車一起面臨淘汰的是一整個巨大的產業鏈,其中也包括了大部份大大小小的汽修廠。
這話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覆巢之下,安得完卵。
在傳統汽修行業裏,其實分工是很細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輪胎+輪轂、鈑金噴漆、電路……
到了電車時代,汽修行業還能存活下來的只有:
其他的,統統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吧。
就算這剩下的三大細分領域,也不見得能吃多飽。
首先底盤的維修也只能是低端車的傳統機械底盤的常規故障,比如前後懸架或其他的一些機械故障。
你遇到比如華為途靈底盤的電控部份,很多數據和軟體系統廠家不給你解密,車主還是得老老實實回去使用者中心。
輪胎被紮補胎,輪轂被刮花修復,這掙不了幾個錢。
鈑金噴漆,其實基本只剩下噴漆了。車身很多部件要麽塑膠件,要麽高強度材料,一旦損壞很難復原。
我這一年,頻繁進入修理廠,就是噴漆、噴漆,噴漆。
累了,不想多說一個字。
當然,之後可能會誕生出電池回收、電池修復等行業。但估計也只是針對小品牌,大品牌到時候同樣給你來一個加密,或是必須寧德時代授權,同樣會鎖死。
一句話,未來的新能源車維修,因為大量的智慧化系統上車,電控、座艙、智駕這些核心技術部份,那必然是廠商鎖得死死的。留給第三方維修的可操作空間,少之又少。
哦對,汽車音響改造這個暴利行業也必然大大萎縮,國產車會在座艙內視聽智慧化和高體驗感這一塊卷死。
貼膜、貼車衣、座墊、腳墊這些行業還可以存活。
時代巨變就在眼前,各位汽修老板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