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秦灭六国,为什么反秦都要以楚国为旗帜或口号天下就听从响应?

2020-09-20知识

从后世视角代入,秦王政灭六国太一气呵成了,这样一帆风顺,让人觉得理所应当,换谁都行。然而,我的看法是这种观点想当然,秦王政当时最大的挑战,不仅是军事上追求一个统一的华夏版图,也是政治上追求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与制度理想,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顶层设计下的社会革命。在当时阻力之大,超过站在秦始皇制度成果肩膀上的所有后人,尤其是儒家的想象。这是一场秦始皇亲自设计的社会革命。拥有关西强力政治基础的秦国,在关东地区社会基础并不牢固,在政治理念冲突与激烈碰撞后,演变为政权危机。而楚就是汇聚反对派的一面天然又有力的旗帜。

首先,在秦始皇吞灭六国到秦朝灭亡,要明白楚国为什么一直是一面鲜明的反秦旗帜,就先要对楚国在当时到底代表什么力量,尤其是舆论力量,先有个基本认识。

被燕昭王近乎灭国又复国后,统治集团利益涣散的齐国,就已经丧失强国之力。长平之战后,连平原君家的税都征收乏力的集权改革不彻底的赵国,三代积累的国力被耗尽,也基本丧失了继续与秦国进行历史竟跑的争冠资格。金角银边草肚皮,这时候仅剩的能与秦国继续争取国际政治舆论高地,就只有楚国。

楚国和秦国是战国后期的两种极端。秦国几乎全盘废弃了西周的大封建制度政治遗产,而楚国几乎是全面发展起媲美西周的楚国版封建体系。战国末年,秦代表秦制和秦政理念,在当时是新兴理念。楚实际上代表的是旧理念,即传统的周制和周政理念,是扛起了反抗秦制、秦理念、秦文化的舆论和文化大旗。楚的文明定位不单单是一个国家在反抗秦军,更是反抗一种新兴的制度和社会理念。这是一种先秦社会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整个天下浸润周礼周制八百年,周朝的封建逻辑几乎被视为天道天理。事实上周朝本身就是用「制度道德化」这个利器奠定了共主基业,尽管各国出于图存图强,都不同程度推行集权化改革,但出于对当世政治存因解释的最后红线的守护,列国都比秦国的集权改革程度更弱,也很少公然鼓吹集权制度的优越性。

楚国是集权改革非常早的国家,战国初年就推行吴起变法,但刚积累了一点强国基因,变法就很快夭折。楚悼王刚死,楚国封建贵族势力就对吴起发起了异常粗暴的反攻倒算,射杀吴起的同时,连同对楚悼王「鞭尸」。楚国变法在战国初期就宣告破产,这让楚国王室在如此惨烈的前车之鉴下,从此不敢在集权改革上涉足深水区。战国时代,楚国就一路在周制封建的基础上深化旧有政治理念。战国末期,楚国境内的景、屈、昭、项、怀、唐等封建领主在自己的封地内高度自治。我认为称此时的楚国为战国版「小西周」不为过。

简单来说,秦制就是中央集权。楚制,其实就是周制,是封建自治。秦制,才是当时的周家天道定理的叛逆者,挑战者,推翻者。那个年代,除了秦国国土上的秦民外,六国百姓多是顽固得「老封建」,毕竟他们的父辈、祖辈,甚至祖宗十八代,都是周制下生活的人民,当时也没见过其他的制度。秦国,放现在键政圈话术,那些人都是秦左,太激进了,在关东舆论上根本不讨好。楚国,就是当时最为名正言顺坚持周制的地区,是文化上,反秦拥周的舆论大本营,被关东舆论视为能够团结关东反抗秦制,恢复周制的制度楷模和历史坚守者。

这些古代的史家是提炼不出来的,因为也缺乏明确的证据链。秦朝的史料太少了,历史信息太匮乏了。但没有充分的证据链,不代表没有大的宏观级现象可以佐证这些。秦灭楚,楚灭秦,汉灭楚,整段秦汉之变这段大历史大变局,本身就是这种可以作为旁证的现象链条,帮助我们看出秦朝遭遇的舆论困局,以及楚国代表的舆论方向。

舆论这个东西,史书里粗粗讲「民心」,我们很难有直观感受。但就想想我们现代的现实案例,就知道国际舆论的威力之大。美国今年的治理水平一塌糊涂,就那台湾、香港这些整天用美国互联网工具和西方传媒信息源的中华地区,我们的同文同种的同胞,还整天为美国摇旗呐喊,对大陆白的能说成黑的,对美国黑的能拗成白的。因为我们中国没有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权,所以我们处处被动。美国编个谎话污蔑中国,全世界都得做姿态考虑一下是否跟着美国制裁我们。我们付出百般努力,奉行得道多助的理念,却仅仅是为了换来一句吃瓜国家「我们暂时先不制裁你」...这公平吗?不公。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权。

秦朝灭亡的历史告诉我们,楚国拥有关东地区的舆论支持,其实是得关东民心的。对,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那个「民心」。软实力楚国是有的。楚国的硬实力如何呢?

先看秦国统一时期。秦国吞并六国的顺序,一般把楚排在燕和齐的前边,但从军事角度讲,楚国其实是最后一个。秦国此前伐赵伐燕,早就把燕赵逼到了偏远之地的角落里。赵国流亡势力改国号为代国,而燕国跑到辽东偏安,仍然沿用燕国国号。秦国是灭楚之后,才收拾了燕赵残余势力,故而一般认为灭燕是在灭楚后。但实际上,从战略和战役角度讲,灭燕是在攻破燕都,统一关内燕国核心区就已经完成了。而齐国,在田单复国后,本身就是一盘散沙的状态,最后也是不战而降。所以,灭楚,实际上是秦国统一战争的终极BOSS之战。

楚国配得上这个大BOSS称号吗?配得上。秦王政唯一一次吃瘪,还是大瘪,就是伐楚。

秦王政第一次伐楚,不采纳功勋老将王翦60万大军的方案,而听信青壮将领李信20万大军的方案。结果是秦军大败。从秦昭王到秦王政,已经作为秦国国土经营了几十年的前楚国国都郢陈,也重新落入楚国手中。

这次秦军损失惨重,士气低迷。而且面临的是什么局面?「荆兵日进而西。」楚军是一路向西挺进的。

如果楚国仅仅是抵挡住了秦国的进攻,秦军进军受挫,秦王政不会如此焦急盼着王翦复出,而且答应全力帮助王翦在秦军重损后再次凑出60万大军。「荆兵日进而西」,是秦国在伐楚前的固有领土都在不断丧失。

可以想象,第一次伐楚军事行动破产,西方秦境之内为之震动,关东六国势力则为之振奋。此时,苟存的燕赵和齐国,以及韩魏国土上的复辟势力,是如何蠢蠢欲动。秦国不断丢失国土,一旦引发连锁效应,恐怕会造成韩魏复国,燕赵复土,齐国加入六国合纵,秦国全面被动的局面...

秦始皇统一天下,看起来一蹴而就,史书描述得也并不详细,给人的感觉一帆风顺,水到渠成,但这种前所未有的统一战争真会是那么简单?史书给出的信息太少了,但我们大可看看后来秦朝发生的事情,就能感受到秦王政面临的局面。

后来发生什么了呢?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反叛力量如潮水汹涌,秦朝大厦瞬间倾覆。这个时候,秦朝已经立朝十几年。而秦王政当年在搞侵并时,楚国人还没有接受过哪怕一刻秦国的管辖。关东舆论上,秦国不占优势,尤其是在楚国地区。尤其是,楚国很可能是最对秦王政感受到强烈背叛感的国家。因为秦王政在伐楚之前,与楚国的关系可能十分亲密。

秦国从宣太后主政几十年的时间里,就扶持了庞大的楚国王室芈姓外戚势力。秦昭王时代,是秦楚关系最为奇特交织的时代。一方面,出身楚国王族的秦国外戚势力占据着秦国朝堂重要位置,可以说是秦国台面上最强势的一支利益集团。另一方面,秦昭王时期,对楚国的蚕食又是前所未有的,秦国几乎拿走了楚国的半壁江山,屡次战争逼迫楚国王室迁都。甚至楚王都被绑架在咸阳软禁而死。

据李开元等学者的推论,秦昭王母宣太后代表的楚系外戚,一度封君得邑,垄断相权,在秦国朝堂风头一时无两。从秦昭王一直到秦王政亲政之前,第二代楚系集团核心人物,秦王政的嫡养祖母华阳太后的势力,也就是宣太后当年为秦孝文王纳得楚夫人,在秦王子楚和秦王政时期始终压过秦王政的母亲帝太后和亲祖母夏太后,极可能是作为太后垂帘听政的秦国政治首脑之一。

秦王政,母亲是赵姬。赵姬是赵国人,她和吕不韦是政治捆绑。吕不韦早在秦王子楚还在赵国的时候,就和华阳太后结成了政治联盟。吕不韦又是华阳太后与子楚联盟的金主加谋主,所以,吕不韦和赵姬在早期都可以算是楚系外戚集团的人物。吕不韦当上丞相,背后也是楚系外戚集团在支撑。子楚亲妈夏太后的夏是韩国地名,应当是韩国人。而子楚在离开嬴政母子回到秦国继王位后,纳了韩夫人,生下秦政的弟弟成蟜,夏太后当是扶持韩夫人和公子成蟜的,与赵姬和嬴政母子是竞争关系。

秦王子楚是因吕不韦的谋划和奔走,认了华阳太后当养母,才获得了王位继承权。但子楚尚有亲妈夏太后,所以华阳夫人和夏太后之间也存在外戚竞争关系。吕不韦一直和华阳太后有来往,赵姬和嬴政后来又是因楚系集团才得以回到秦国,他们实际上一直是受到华阳太后的庇佑。华阳太后一直用他们来制衡夏太后、韩夫人和公子成蛟。毕竟,即使华阳太后再给秦王子楚再纳个楚夫人,生不生出儿子,多久生,都不可控,生出来又是庶子,名分不好,成本显然不划算。吕不韦早就与楚系华阳太后结盟,扶持子楚的长子嬴政是华阳太后的楚系外戚集团最优的选择。

后来,赵姬赶到儿子亲政的节骨眼,派出赵系嫪毐企图控制京师防卫,实际上,这等于是亲妈想借儿子亲政的机会,脱离楚系外戚集团对自己的控制,清洗掉楚系外戚集团,立一个绝对掌权的赵国外戚集团,当第一太后。但显然失败了。(此时夏太后已死,公子成蛟被杀。)帝太后失败后,儿子秦王政也很恼火,因为这是想要打破既有的政治力量格局,想当宣太后,同时也让秦王的权力旁落。秦王政派出平定帝太后赵系外戚夺权力量的,正是吕不韦和昌平君。最出力的,应该就是楚系的昌平君,他是利益攸关方。而平乱之后,吕不韦作为楚系旧人,这次叛乱本来没有站队到帝太后一边,但因为与帝太后的渊源太深,也遭到牵连下台。秦王政把母亲赵姬,也就是帝太后赶出京师咸阳,迁到雍城,又把吕不韦罢相,赶回封邑,实际上是在祖母楚系和亲妈未成势的赵系之间站队了,力挺一直庇护自己的嫡养祖母华阳太后楚的系外戚集团。这个时候,值得注意的是吕不韦是罢相回到自己的封邑,而不是家乡。

从秦昭王后期,到秦王政二十二年,这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秦国没有再蚕食过楚国的土地,一改秦昭王时期的秦楚局面。有理由相信,秦王政祖父、父亲与秦王政统一中国之前,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外戚积极影响了秦楚关系,让秦楚达成了某种程度的结盟关系,至少在秦国侵并北方诸国的过程中,楚国一直保持中立。秦王政本人其实代表的是秦国本土军功利益集团,同时培植法家职业官僚集团。但他早期对楚系外戚也持积极扶持和合作的态度。所以,国际上的秦楚两国的外交局面,国内的秦王与楚系外戚的关系一直很和谐。

据李开元等学者从后来陈楚打着扶苏和项燕的旗号恢复楚国的历史现象进行推测,秦始皇原本属意的接班人,长公子扶苏的血液里,可能是含着楚国母系血统的。他的母亲,可能就是秦王政的王后夫人,楚国的公主,昌平君的妹妹或者侄女。

秦王政与昌平君的个人关系估计也差不到哪。小嬴政回国和没有亲政时,楚系昌平君大概对小嬴政也多有关照吧,因为嬴政被回国称王的父亲丢在敌国的经历,与昌平君的童年极为相似,很可能有同病相怜的情感。只是昌平君没能回国,嬴政在楚系庇佑运作下回国了。昌平君所在的楚系又是秦王政背后一直以来的人际庇护网。根据李开元推测,曾任秦国丞相的楚系外戚集团重要人物,秦国封君昌平君,作为楚考烈王太子质秦时期生下的儿子,楚国王子,一直生活和从政在秦国。他在秦楚联姻网中的位置,极为可能是秦王政的表叔。他自出生起就一直待在秦国生活与从政。当然,也很可能是兼具人质性质。而历史失载的吕不韦之后,接替担任秦国丞相有可能就是昌平君。

昌平君自小待在秦国。父亲楚考烈王回国后执政二十多年,期间生下个十几二十岁的楚国本土妹妹,是非常可能的。也或者是昌平君的兄弟的女儿,那么,昌平君应该是兼具秦王表叔与秦王舅哥或者娘家叔伯的可能。秦王政十七年,秦王政嫡祖母华阳太后死后,昌平君应当为秦国楚系外戚集团的领军人物。而秦始皇对扶苏即使在伐楚之后,也一直颇为喜爱和器重。他应该是喜欢楚国妻子,和这些楚系姻党的兄弟们的。甚至统一后的丞相槐状、李斯等亲信,也都是楚国人,他们很可能都曾经依附楚系外戚集团。秦王政与楚国的渊源,甚至对楚系的情感都是比较深的。

但是,秦王政二十二年,秦王政第一次伐楚。这是秦王政突然调转战争枪头,指向楚国和楚系外戚集团,以及即将对一向友好的楚国用兵。这一次,昌平君及其代表的楚系外戚集团,肯定是伐楚计划的极力反对者。而这一举动,已经博得了关东人心,尤其是楚国人心。李开元教授推论,昌平君随后反叛秦国,从郢陈一带秦国后方反水与楚军正面夹击秦军,打败秦军,并且持续向西略地,深入占领秦国本土。这一次,昌平君可能是要裂秦土而成诸侯。

从这些蛛丝马迹来看,楚系外戚集团的力量,实际上从秦始皇归国,被立为太子,到继位,到亲政,到亲政十年后,始终辅佐秦王政。这股楚系外戚势力的强势,延续到秦王政二十一年,昌平君徙於郢,才被秦王政扫除出秦国政局。

秦王政与楚系集团的关系原本非常融洽,这是嬴政从作为不到十岁的孩童,就一直依靠的力量。但当秦王政已经打残了燕赵,灭了韩魏,慑住了齐国时,秦王政无法满足于秦与楚南北分治,二分天下的政治许诺和格局,他急迫想要一统天下,踢出这临门一脚成为千古一人。这个时候,昌平君作为华阳太后死后的楚系外戚集团前台首领,是持否定和反对态度的。

说嬴政是暴君,是因为他苛政,但诛杀自己的功臣这事,现有历史信息中,他还真没干过。所以他只是罢免了昌平君的相位,逐他去了郢陈。

昌平君,身为楚王儿子,自小长在秦国,在秦国辅佐秦王,熟悉秦国朝堂的一切。这种人,秦王政竟然没有猜疑到斩草除根,而且还让他去了楚国旧地,接近楚国的秦楚交界一带,还是伐楚的前线补给阵地。

我想,秦王政,是绝然没有想到,昌平君,这个大他十几岁,曾护他童年周全,很可能同病相怜,辅佐自己多年的老伙计,老兄弟,好亲戚,会出卖自己...他没想到,昌平君生在秦国,长在秦国,成家立业在秦国,走上人生巅峰在秦国,和嬴政通宵达旦开会畅谈谋划在秦国,他最终居然认自己是楚国人,最后还去当了楚王?昌平君可能还是他儿子的舅舅,妻子的哥哥...或者,站在昌平君的立场上,是嬴政先背叛了他对楚国和自己这些楚系亲信的承诺。很可能,昌平君罢相后的每一步,都把秦王政算计了,才有了秦国本土沦陷的一度困局。为什么秦始皇,最终会让自己的原配夫人,从历史上消失得干干净净?很可能,本来恩爱的结发妻子,也在这次清洗楚国势力时,不得不杀死...秦始皇是不愿意面对这些楚系至亲至朋,还是不愿意面对为了功业做出了这样抉择的自己?不得而知...

昌平君本人担任过秦国丞相,知名度较高。在秦国国内,尤可能在秦国东南部广袤的的旧楚国国土上的声望很高。他的封地也可能在那里,所以昌平君罢相后来到了郢陈,不过也有可能是被视作楚国故都,他作为楚王族人士在秦国境内的家乡。楚国封建大贵族项燕,后来能和昌平君里应外合,拥立昌平君,说明昌平君与楚国本土的联系管道一直没有断过。所以,如果秦国统一战争受到挫败,陷入全面被动,有可能韩魏燕赵复国不说,连秦国国土也会被肢解。东南荆襄一带的领土可能会作为昌平君这个光复祖地的楚公子甚至楚王的领地,重新成为楚国王畿,归入楚国版图。这样,秦王政没统一不说,还被背叛秦国的原秦国政坛风云人物昌平君两分秦国,大幅缩回到秦惠王时代,被压制在关内...这种秦王会被秦人和秦国各种利益集团鄙视成什么样,年轻的秦王政的王位保不保得住都另说...秦王政焦急的去求近乎被自己罢黜的名宿老将王翦。这实质也是向关中军功集团做认错安抚姿态,除了军事也为朝局考虑。

王翦何人?秦国统一战争首功,秦国关中军功利益集团的首席代表。秦王政为什么敢在罢免昌平君之后,让王翦归乡养老?而且是归乡,意味着王翦哪怕有爵位也没有封邑...这个时候,可以明确,秦王政已经开始进一步推进中央集权,破除封建制度的余留——君侯由实封转向虚封。从秦王亲政,吕不韦罢相回到封地,到秦王伐楚,王翦回到家乡这十年间,这种改革肯定是秦王本人所推动。尽管秦王通过个人关系将军职优先许诺给几大军功世家,王家、蒙家等军头仍然忠诚,但中下层军官,尤其是军功爵的政策条件环境在萎缩,这无疑会触动整个军功集团的利益。显然关中军功集团对秦王本人的意见,以及秦国内政的阻力,也是同时存在的。

楚系外戚集团的主要代表昌平君,在攻楚前一年,被秦王政运作倒台,而关中军功集团就会一时独大,秦王政为了制衡朝局,平衡各方,也要给关中集团一记重击。当然,秦王正在暗暗扶持的是后来李斯代表的职业官僚利益集团。所以,让关中军功集团中与自己年纪相仿且关系紧密的青壮派力量取代老人,这很可能就是秦王政打的算盘。然而,秦王政有点飘了,政治算盘打得好,耐不住打仗是个技术活儿,灭国统一战争更是最高难度,李信遇到点BUG时就不顶用了,技术不过关。

所以,当秦王政恳求+威逼+利诱,要求王翦复出收拾伐楚烂摊子时,王翦扭扭捏捏。这是一个被弹压的政治集团的诉求姿态。后来,王翦复出后为什么只为自家狂讨封赏?一来,此时秦国已经是虚封列侯。王翦自己都没有封地。关中军功集团里的老将们更别想有,估计多少会有不服。只要封赏,不要封地,这是王翦在能够代表军功集团要挟秦王的节骨眼,替秦王挡难题啊。否则,如果王翦要的是封地,而不是封赏,秦王该如何面对自己发起的改革?二来,就像王翦自己所说,讨要封赏,秦王放心。秦王为什么放心?因为老将军是个财迷?不,因为老将军敢于吃独食儿让别人眼红,招惹骂名,敢于自黑,自限势力,自破党朋,侧面替秦王压制失去楚系外戚制衡的关中军功集团。王翦这么贴心,秦王政也就放心了...这么看,王翦很支持年轻的秦王,敢替秦王扛雷。搞不好,秦王政在王翦爷爷那里一直是个好后生的形象...所以秦王政之前半开玩笑说王老爷子年龄大了胆怯了,现在回头找王翦又是张口「王爷爷你就忍心这样撒手不管我了麽」的口吻...真正的秦始皇本人形象,我个人认为不可能是电视剧中常见那种抑郁症少年的形象。真没点人格魅力,这么巨大利益平台下激烈的集团斗争,一个傀儡少主是攒不出嫡系的。对待人一贯「出人下」,为做事宁可「轻食人」,一个热爱自己工作,工于谋事,为达目标,愿意随时调整自己做人姿态的工作狂,大概才是秦朝大文宣中「威严肃穆」和后世大文宣中「冷酷无情」的秦始皇官方形象背后的真实性格。今年底的【大秦帝国之天下】,估计是拍不出更趋近真实的秦始皇的。

从这一点出发,昌平君难道不知道秦国当下政局的一些微妙变化?肯定知道。所以,昌平君叛秦,占领秦国东南部旧楚的秦土,敢于向秦国本土进攻,实际上有两层大把握:

第一,从外部上来讲,秦国虽然摧枯拉朽的灭国,但不得关东人心。这个楚王王位如果能靠分裂秦土而争到,将是一个政治旗帜,如果操作得当,能遏制住秦国,实现战国再平衡,那么他将是关东的反秦领袖,楚国的声望人物。此时,周天子都没了。不止楚王之位,就天子之位,又宁有种乎?事实证明,十几年后的放羊娃楚义帝就被推为关东地区的共主。楚国在关东地区有号召力。

第二,他了解秦国内部局势。他知道当下王翦等老人的遭遇,也知道李信是什么人,更知道原本根深蒂固的楚系集团人事冲击给朝局带来的影响,知道秦王政正处于一个政治大清洗之后,试图全面掌控权柄,同时亲抓秦国本土所推行的进一步去封建新政,遇到一定阻力,新老梯队剧烈交替的敏感时期。他是知己知彼,至少此战不殆。

昌平君此时归国与项燕等楚国当下的实权人物合作,裂秦土而自肥,拥楚国和关东声望而抗秦,与嬴秦分庭抗礼,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昌平君是一个有傲气,有野心,敢决断的人。非如此,也不会让秦始皇气之恨之,甚至不愿意昌平君在史书中留个姓名,删了个生平全无...以及删掉了昌平君那可能的秦王后妹妹,扶苏的母亲,后人好奇的秦始皇的爱情...【史记】主要参考后来失传的秦国官方一手史料【秦记】,秦始皇左右不了【史记】,但【秦记】里有谁没谁,谁多谁少,他可以决定。

昌平君千算万算,也算漏了一环。他虽然彼,但不知己。也就是他熟悉秦国国情,却不了解楚国国情。楚制,做不到秦制的动员程度。他恐怕没有料到嬴政顺利摆平了关中军功集团的情绪。他错了,嬴政不是秦昭王,王翦也不是白起...秦始皇当时还亲自到了郢陈坐镇,不知道是否与昌平君留有对话管道。当秦国立刻再次动员起60万大军,秦王政用「已矣,将军勿复言」的坚决口气,要求王翦必须确保完成任务的时候,各自为政,贵族山头林立的楚国,却没有这种程度的动员力和凝聚力。楚国能赢第一局,却赢不了第二局,第三局...这就是制度与大势的对抗啊。

昌平君败了,虽然他最后被项燕拥立为末代楚王,但终究改变不了历史的洪流大势,身死国灭。可是,楚国已经展现出了,它是代表周制的旧世界,最后能让秦国代表的新世界遭受重创,最后具有挽回僵而未死的旧制可能性的坚定力量。

当然,制度之争,一直在延续。秦王政统一六国后,称帝之初,当时的丞相王绾和李斯还在争辩,到始皇晚期,儒家淳于越仍然在和李斯激辩,到底应该采取分封制还是集权制。

王绾代表的是秦国建制派内倡导分封的一方,他们是为了秦国着想,认为秦国统一后在当前形势条件下,不合适直接管理关东,需要用分封皇子来替皇帝镇守关东各地。这其实就是刘邦称帝后的做法。而且「群臣皆以为便」,秦国朝堂上持这种观点的官员也是占多数的。可见秦始皇改革的阻力不止在关东。

李斯代表的是法家,他认为分封已经不合时宜,应当在关东全面推行职业官僚制度下的郡县制,朝廷直接委任地方官员,坚持废除除皇帝以外任何基于贵族血统的世卿世禄制度和封建制度。

淳于越代表的是儒家。儒家的元圣是周公,孔子从周创立儒学,一直是周礼、周制的积极倡导学派。先秦时期的儒家和西汉以后儒学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先秦的儒家是分封制度最坚定的拥护者、鼓吹者和守护者。由于儒家是当时第一大显学,是战国时期「教育普及」的第一线,掌握着「修改教科书」的技能,关东「诸生皆诵法孔子」,在关东具有极强的舆论影响力。儒家鄙夷被他们认为制度落后的,搞集权的秦国,除了兼修儒法的荀子对秦国表示认可,罕有儒学大家踏足秦国。秦始皇统一后,始皇对儒家却是积极拉拢统战的姿态,故而在朝堂为儒家设博士七十人,参与议政,并一度听从儒生建议在儒家关东大本营鲁地登泰山封禅,表明尊敬儒家的姿态,却遭儒生讥笑而不究。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开启众多工程、战争加重徭役之前,始皇对儒家的态度是非常友善和笼络的。当然,理念不同,并不给实权。但秦始皇最后三年多,土地危机和舆论压力加大,转向高压政策,独尊法家为师,对儒家采取弹压态度。尽管如此,儒家博士仍然一直留用,拥有参政权。

儒家是把实践分封作为政治理念和学术理想,但学界毕竟不会干造反的活儿,秦始皇对儒家姿态也尚可。所以在秦始皇晚年对儒家政策转向打压前,朝堂上的儒家领袖也想取中,向秦始皇最后一次兜售封建方案,但退一步支持独封皇子,相当于支持秦朝合法性,却仍然不被秦始皇采纳。

秦始皇一直坚定选择法家方案,他要把秦国的制度在整个天下推广,在那些并不认同这种制度的关东地区推广。他的祖宗经历了六代人,才逐渐把半壁江山给一点点秦制化。他却要在一代人十几年的时间里,把另外抵触情绪正浓的半壁江山也给秦制化。他不仅不允许天下有封建的诸侯国王和实封的君侯大夫,连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妻子,也没有可以法理上承袭的贵族爵位之身份和名分。这种去贵族化,比两千年后的清朝还激烈。毕竟明朝还有实权封王,清朝还有虚封京王。秦朝,天下却只有一个拥有合法血统继承权的贵族,就是皇帝本人。这是世卿世禄,把土地和人口视为私产的贵族封建层层自治的周朝才刚刚结束的时间点,像是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剧烈倾斜,震荡程度可想而知。这是一次异常激烈的,顶层设计下的社会革命,是皇帝一个人对全天下拥有血统继承属性的贵族阶层的宣战,只有身边一小群坚持这种制度理想的,连选拔方式和途径都尚不明确的刚刚出现的职业官僚群体的陪伴。刚刚兴起的职业官僚集团,作为一种历史势力,这时候还很弱小。他们面对的对手不是某个国家,而是八百年来的全民信仰和被视为「天道」的固有的社会结构、国家存在形式和政治存因解释逻辑。儒家,作为当时第一大显学,一直都在鼓吹分封制度的道德性和合理性,是他们学术和舆论上最大的对手。

显然,秦始皇遇到的难题非常多,而且不是史书上对某个事情的决策权衡,是对一种他与之互相对抗的大的社会形势。他的统一战争没有伴随大规模杀戮,关东的土地和人口矛盾,他也接盘了。但秦国的军功授爵制和名田制在和平时期已经失效,不得不「黔首自实田」,粮价失控,天下怨声载道。他只好通过加重徭役,让黔首虽然疲累,但先吃上公家饭,解决粮食危机。他只好再起对河套和对岭南的战争,来扩充更多土地,以及创造更多的军功爵机会,实现「以谪徙民,与越杂处」,缓解人地矛盾。但代价就是,70万兵丁远在边疆,秦朝成了外强中干的局面。

关东对秦制质疑的舆论风潮,愈演愈烈。关东地区不断制造谶语事件,造秦始皇死而地分的舆论。这就是期盼说,秦始皇的制度活不久,只能一代。如果百年后的汉朝最终没有实现去实封自治的郡国并行制,重塑中央集权,恐怕这制度还真得只有一代。

当时舆论是怎样攻击秦制的呢?这点【史记】把这场舆论战写得很详细,但不能用儒家史学的道德语境,要转换成今天人能听懂的舆宣工作语境:

民间攻击说法: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秦始皇太自大了,什么都只相信自己那套,把其他国家都吞并,他决定是什么就是什么,以为自己是最聪明的。(强调朝廷领导,树立皇帝权威)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他重用法家官僚,什么都亲自和法家官僚商量。儒家博士虽然有七十人,但他都不用,只是当做摆设。(法家一家执政,对儒家搞政治协商)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

官员大臣们,都是直接接受皇帝指派,听从皇帝指令。(皇帝进行高决策)

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皇帝喜欢用法律立威,官员们畏惧犯法,又想保住作为职业官员的俸禄,都不敢不尽忠职守。(职业官僚制度,用法律法规约束官员,官员领取工资收入,并要求官员明确职责分工,而不是拥有封地食邑进行世卿世禄的封建家族自治)

这些说法,就是舆论攻击啊,听起来冠冕堂皇,是道德指责,实际上是攻击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秦制——中央集权。放今天,这种就类似于公知,还是高级黑。

始皇是如何应对这种舆论攻击的呢?

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

禁止旧有不利于秦国舆论的书籍。

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

把舆论造谣的人全部杀掉。

然而,这么做并没有起到真正的舆论引导效果。长公子扶苏说话了: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关东地区的民心舆论仍然没有向着朝廷。学者名流们都信仰儒家倡导的分封制度。现在皇帝用重法把他们抓起来杀掉,我害怕天下舆论更加不向着朝廷,希望皇帝改变决定。

注意,说这些话的人不管是不是儒生,但是诵法孔子...扶苏这就是实锤了,起码这些具体的舆论说辞,就是儒家编出来让别人传播的...

继承人,终于说出来了,说出来自己的路线和亲爹秦始皇不一样。而且他有楚国血统,深受秦国楚系外戚集团的拥戴。所以,陈胜吴广为什么打着秦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旗号造反?因为昌平君是楚将项燕拥立的国君,而扶苏可能是昌平君的外甥,是昌平君一直以来发动楚系外戚集团全力庇护的秦国长公子,陈胜吴广就差没说出楚王昌平君也在俩人旁边儿了...他是纽带。可能在民间,尤其是关东,楚国地区,扶苏的血统里就带着天然为楚国和楚制平反的基因和声望。扶苏可能一直以来也有这种路线倾向,只是没有说白。

秦始皇的路线是什么?在政体上坚持中央集权,对舆论坚持法家高压路线打压。

扶苏的路线是什么?为了政权稳定,在政体上可以对儒家妥协,也就是适当局部恢复分封制,对舆论采取安抚怀柔路线。扶苏还「数直谏上」,他并不是一次不谨慎的说话惹怒了秦始皇,而是多次直谏,立场也较为坚定。

扶苏,很可能会为楚系集团平反昭雪,恢复分封制,对关东舆论采取怀柔妥协的态度...这些都是秦始皇不能忍的。因为扶苏这样搞,废掉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皇帝的开国政治遗产不说,搞不好还要被功过三七开...

秦始皇怒了。把准太子给赶出京了。但是他把准太子赶到了精锐部队去,和自己的亲信武将蒙恬搭伴儿,接触了军权...也算是留了余地。可另一方面,从蒙毅临死控诉胡亥的对话来看,秦始皇的确一度想立胡亥当太子。但在最后一次巡游,带着胡亥进行个人考察后,秦始皇最后遗照是让扶苏继位。显然秦始皇在继承人问题上,一直处于摇摆矛盾的态度,并没有真的彻底放弃扶苏。然而,秦始皇到底恼怒什么?在摇摆什么呢?

恼怒扶苏向着关东舆论说话,有儒家的分封倾向。摇摆是因为,胡亥作为幼子虽然不怎么懂事,但却倾向自己的路线,身后是自己的亲信赵高。「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是绝对的集权与法家高压路线支持者。

秦始皇怕的是别人改他的制度。他是想保护自己的政治遗产。毕竟,站在后人的角度,尤其是汉到清这两千年包括儒家在内全民都接受了集权制度,如果假设为秦朝人看待集权与后人看待集权的感受是一致的,就无法理解当时的人们厌恶秦的集权制度,也就无法理解秦始皇怕什么,也就无法理解秦始皇的很多政策为什么显得苛暴。其实,历史上搞变法革命的,没有不搞高压政策的。不搞就变不成革不了。但有些变法,我们知道是变法,唯独对秦始皇,我们总忽略他在深化中央集权制度改革,而且正在关东的半壁江山上初次搞中央集权制度。这种改革的阵痛和反噬,作为秦始皇的诸多政策动机,我们常常忽略了,只能用街头式、演义式的道德说教解释为他「刚愎自用」...我个人的历史观,是不能只看历史人物的「错」,也要看历史人物的「困」,除了观察道德,也要观察立场,否则很多历史人物就只能解释为不可理喻的二货...从政权稳定上讲,他希望怀柔的扶苏能继位。但从自己的政治理想上讲,他不希望扶苏改变他的政治路线,破坏他设计的制度。扶苏能稳定他的政权,却会动摇他的制度。胡亥能够延续他的制度,却会动摇他的政权。这就是秦始皇的矛盾。

事实证明,坚持集权和法家高压路线的丞相李斯,最终也站到了胡亥一边。甚至不惜为支持胡亥除掉分封口实,默认杀掉了自己的多个皇子女婿和公主儿媳。

早在儒家淳于越最后一次发难法家集权路线的时候,儒家就已经是退了一步,请求始皇分封自己的儿子,否则皇帝的儿子只是富而不贵。他们明着讲,让秦始皇「师古」,也就是废掉现在这套被认为是神马乱七八糟的狗屁制度,恢复过去的「天理」周制...秦始皇心理估计也握草了:「十几年了,尔等贼心不死。我年龄大了,你们以为我老了,整不动了,怕你们了是吧?」紧接着,就是被称作是「坑儒」的秦始皇杀「诵法孔子」的诸生。有人认为这是杀方士,误会是坑儒了,其实是杀鸡儆猴,杀的是「诵法孔子」,也就是当儒家舆论传声筒的方士,还是做给儒家看的。从扶苏和秦始皇针对这场舆论战的回应来看,儒家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渠道的实施反秦舆论散播。秦始皇在反制,只是没有直接拿朝堂上的儒家领袖开刀而已。儒家在关东的影响力和舆论主张,以及与楚的关系,还可以从后来,项羽初封鲁公,项羽死后,天下降汉,唯独鲁坚持为项羽守节不降,看出一些端倪。鲁是儒家的关东大本营。儒家要得就是分封制。项楚灭秦,分封十八路诸侯,是儒家主张得到实现。项羽之死,实际是动摇了儒家好不容易实现的分封复辟理念,而灭楚的又是代表集权理念最稳固的故秦国地区的汉,所以鲁是最难以接受的...

胡亥继位后,秦廷内分封派的落眼点,原本集中于分封皇子。胡亥在法家集团的簇拥推动下,杀死了自己的一众兄弟姐妹,一个不留,实在是釜底抽薪,压根让秦廷内的分封派失去了分封操作对象...当秦始皇的子女被初登基的幼弟胡亥以迅雷之势全部杀光的时候,【史记】里用到两个「振恐」:宗室振恐。黔首振恐。

宗室振恐可以理解,因为整部中国历史,只有胡亥做下这样惨绝人寰的宗室惨案。刚一登基就无差别无理由杀死20多个兄弟姐妹,包括没有皇位竞争关系的姐妹。秦始皇陵现发现的等级极高的陪葬坑中,有20个多具年轻且陪葬器具显示非常尊贵的墓主遗骸,绝大多数不是断头就是被车裂而死的手脚分离...据考古界推测,极有可能就是惨死的秦始皇子女。

那么黔首振恐呢?黔首就是平民,平民为什么振恐呢?史书上说,是因为听闻职业官僚对此惨案不闻不问,所以振恐。其实就是在说,平民对这种职业官僚和集权制度更加厌恶了。除了他们配合了胡亥惨无人道的行为,更重要的是,黔首期盼的秦朝皇子封王版的秦封建方案,在扶苏和一众兄弟死后,再无一丝可能性...支持分封的百姓绝望了...

法家集权派把建制派内的秦朝分封派彻底推向了秦朝的反面,结合关东舆情形势,既然秦朝版的分封已经成为了不可能,那么「黔首」舆论就全部被动集中到重回战国式分封浪潮中,关东从「要秦朝分封」彻底转向为「不要秦朝要分封」的舆论之势。而这种舆论,在故楚国地区和楚人集团,原本就最为强烈,最容易成为导火索。「战国」就又重新上演了,伴随的是秦朝灭亡,生灵涂炭。

「天下苦秦久矣」的历史定案之下,细看历史,章邯率领二十万临时编军的邢徒和奴产子,与项羽率领的江东子弟军在河北战略大决战。竟是正受秦朝徭役之苦的人们,退张楚,杀项梁,给秦朝续了命,并代表秦朝和关东旧贵族作最后的抵抗,最终被项羽全部坑杀...历史有时候不能细品啊...苛政猛于虎,不敢断言这二十万人心向秦廷,但于这二十万邢徒而言,似乎不服劳役不从军,也就是不吃公家饭,可能会没饭吃,会饿死。这是否是秦始皇的苛税苛政再分配起到的效果呢...而秦朝原本的精锐呢?军功世家王家接替蒙家带领的二十万北戍军,迟迟未作回援,到巨鹿之战与章邯汇合时已是姗姗来迟,最终被一同坑杀。而赵佗带领的五十万南征军,由于兵丁多数已经在岭南成家立业,就不像王离带领的北戍军那样犹犹豫豫了,索性封关不归了。秦始皇背后曾经强大的秦国军功利益集团,在章邯拼死为秦朝续命时却受到胡亥和赵高在后方朝堂的威胁时,做出了历史选择——是真不想救...讽刺的是,南越国的闭关锁国,实际上是秦始皇疏解腹地人地矛盾的拓土策略开始凑效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果不其然。楚将刘邦最终胜利了。

楚国这个国家,蚕食得话,很软弱。秦昭王母子凭借外戚是楚族的名头,不断借机蚕食楚国,培养起强大的秦国军功集团。那时秦国对楚国,是威逼利诱,连打带骗,吞了楚国半壁江山。但主要吞的是楚王室的地头。这就很有意思了,楚王室丢了土地,除了屈原这种比较轴的,贵族们其实不太想消耗自己的家族实力去跟秦国真的较劲,所以楚王室一路丢疆弃土,逃到了最东边,也向南拓张欺负未开化的少数民族。但一旦和它打全面灭国战争,它的韧性反而是最强的。这就是封建制度的一个优势,土地和人口都是贵族的私物,一旦你动它的奶酪,它们就一定负隅顽抗,和你拼命。所以秦始皇在灭楚时险些酿成大祸,而后来关东的反秦势力最顽固的,就是楚国。反抗秦朝最凶猛和最终灭亡秦朝的,不是项氏、景式这些楚国的贵族阶层,就是陈胜、刘邦这些楚国的平民阶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原因有二:

一来,秦国在秦昭王后,在华阳夫人一代的楚系外戚的撮合下,和楚国保持了三十年的和平友好,嬴政继位前和继位后的二十多年,都是在秦的楚系王族庇护和辅佐着秦王政。秦王政的嫡夫人,嫡长公子,都是亲善楚国的友好符号。楚人无法接受一向受惠于楚系外戚,而且对楚人非常亲善的秦始皇,在没有任何正当灭国理由的情况下,就突然为了吞并整个天下,而对楚国往死里下狠手。楚国的确是很无辜的,举国对嬴政和秦国有一种背叛感。嬴政也在历史中删干净了他与楚系和楚国的渊源关系,互相都是一个心结。

二是,楚国被灭,楚国王族只是众多大贵族中失去土地人口和贵族爵位的一个代表家族,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原本是坐吃一方的封建贵族,一朝沦为了秦朝廷的通缉犯...这些贵族是实打实的利益受害群体,也是秦廷必然镇压的阶层,对秦朝的反抗也是持续的,顽固的。从项羽的少年经历来看,虽然那些楚国封建贵族已经不合法了,但仍然拥有楚国舆论人心,甚至还有庞大的隐性资产,影响力巨大,连郡守也要让三分。秦国的中央集权,实际上还是推广阶段,为了争取人心,并没有到对旧贵族指谁杀谁的地步。相对而言,魏国赵国等地区,战国时的集权变法程度比楚国要深入,对秦制的适应能力更强些,反抗比较迟,力度不强,王族号召力也弱。

但陈胜、吴广起义,项楚迎回放羊娃楚怀王举起复楚抗秦大旗,这些都是发生在公子扶苏自杀之后。陈胜打出的旗号,也有公子扶苏。楚国百姓的心里,或对秦始皇有怨念,但对公子扶苏有期待。

扶苏如果是含着楚国的血液的。他的母亲,可能就是秦王政的王后夫人,楚国的公主,末代楚王昌平君的妹妹或者侄女。楚国人盼着扶苏能够成为天子,不需要让秦朝灭亡,只要恢复楚制分封,为楚国流离的贵族平反昭雪,重建楚国。让楚国有一个自己的楚王,可以是二世皇帝扶苏的亲弟弟,始皇帝的亲儿子。体恤黔首的二世皇帝,坐镇旧秦国境为中央辖区,实行集权制度。而众多皇子们,分封到关东,替遥远的兄长或父皇治理地方,开启一个周之后新封建王朝——大秦封建体系。关东舆论,要就是周制,是封建,是自治,是层层授邑的城主,而不是那些被派遣任命,连乡音都不通的职业官僚...这是意识形态之争,是要封建不要集权的舆论大势。百姓并非是完全不接受赢氏做天子,不是完全排斥建立新的王朝,更不是对六国旧王族有很强的感召,而是突如其来的秦制下,百姓不信任他们看到的一个个非本地口音的,几年后就会调走的职业官员,一个个刻板按照上级命令和千篇一律的法律条文,「冷决策」基层事务的「机器人」。封建制下,邑主对邑民的基层责任和基层沟通,是比稍显距离的官与民之间,更加明确和顺畅的。且不论孰优孰劣,自治和集权的这个底层逻辑的不同,导致的民心不同,在今天也是存在的。香港就是个现代样板。

楚将刘邦,后来把人们想要秦始皇做,秦始皇不做,想要扶苏做,扶苏没做上的事情,全给做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重启封建,郡国并行。但是,关东大地生灵涂炭,军阀攻伐不断,烧杀抢掠,让人们开始怀念,秦始皇那个虽然法律严酷,徭役繁重,但秩序井然,不会被罪犯奸淫妻女,夺走口粮,一刀封喉的日子...

楚将刘邦,后来把秦始皇做过的,也尽量都做了。汉承秦制,把秦国的律法沿用下来,秦的集权理念也在分封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下了。毕竟,在天下户口剧损后,秦始皇面临的马尔萨斯陷阱也不再了。他可以既保留秦制,也不用苛政去艰难的进行人口和土地矛盾下,风险极高的再分配了。他更是留下了秦国的版图作为汉帝国中央辖区和基本盘,将秦的都城京畿作为汉的都城和京畿。

刘邦建立的是历史上第一个非源自上古原生部族的,非贵族的平民阶层建立的王朝。刘邦在后来楚汉战争时期的诸侯盟友,韩信、英布、彭越等人,都是平民阶层的代表,他们在与楚、齐等旧战国贵族阶层对决也最终获胜。历史虽然没有过多得着墨秦朝的黔首阶层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但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所做制定的那些政策,如汉朝郡国并行制下的重启封建,轻徭薄赋、无为而治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保留秦制、秦法的秦朝政治遗产,至少这些是合乎汉朝民心和舆论的。而汉初的民心,与秦朝的民心,差了不过5年而已。刘邦所做的,可以有理由推测,正是秦朝黔首阶层的诉求。我们可以认为,郡国并行制这种妥协性的重启封建,就是秦朝关东舆论的要求。秦始皇有能力做却不想做,扶苏想做却没机会做,胡亥有机会却没能力更不想做,那历史规律就让只比秦始皇小三岁的平民刘邦来做!

楚将刘邦建立的汉朝,秦制和周制,融合了。秦国和楚国,融合了。最终,汉制在汉武帝时期确立了。王侯爵位和食邑制度都留下了,但封而不分,封建贵族高度自治消失了。而秦始皇想守护的职业官僚制度也留下了,法家却不见了,留下的是儒家。可法家的治术,却融入到王霸杂之的汉家制度理念中。中央集权制度,在汉朝浴火重生,得到了百年修补和完善,形成了汉制。

其实,秦朝为了自己的高压路线付出了惨烈的代价,黔首也为自己的复古诉求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秦朝灭亡到汉朝建立,「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天下户口三损其二。关东诸侯并起先灭秦,关东的新兴平民诸侯再和楚齐的贵族诸侯对决,建立了一个此前从未有过的国名——汉。楚的旗帜,是旧世界。秦的旗帜,是新世界。新世界是旧世界的挑战者,旧世界也是新世界的反扑方。但它们都倒了。因为,人间炼狱的混战乱世,终于让黔首明白,旧世界不是那么美好,新世界也不全是那么可怕。战国的制度两极不愿意做的,战国的旧贵族不愿意妥协的,就由没有贵族历史包袱一身轻的刘老三来做吧。汉的旗帜树立起来了,一个不再挑战旧世界而是继承旧世界的新世界诞生了。

最后,连西汉的儒家领袖,大儒董仲舒为了儒家能够180°调头,都在儒学经典中抠字眼,从【公羊传】里硬生生抠出了一个词儿——大一统,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皇上,不是有骨气的我故意赞同你,而是我们儒家自始至终一直就是支持大一统(中央集权)的,这本来就是天地古今的通常道理嘛...」儒家一反过去主张,由董仲舒构建了适合和顺应大一统王朝趋势的西汉新儒学,彻底放弃了封建主张。也许汉武帝心想:「好,法家诛行,搞不好统战工作,这个前朝的教训我汉家记得。你儒家最会诛心,只要放弃封建主张,就只尊你家了!」一拍即合!最会诛心带风向搞节奏造舆论的儒家都不闹了,哪家还敢闹个鸟?从此,在关于体制的舆论场上,一片和谐...当然,儒家不闹你制度路线,但对个人道德的精彩点评,依然是个冠绝古今的历史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