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如何从心理被动的人慢慢变为主动的人?

2015-03-21心灵

不敢主动的人,通常有以下三种类型:

1.聚光灯型——欲主动而不敢

这类人由于自我意识过强,所以一直生活在一种「无比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的状态中。Ta们想和他人亲近、建立联结,但又对外界评价十分敏感,很容易过度、错误解读他人信号,担心别人会不喜欢自己、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习惯性反思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型——我觉得你不想我主动

这类人不敢主动,是因为过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Ta们通常是朋友圈中的「随叫随到」,或是办公室里的「便利贴男/女孩」。虽然Ta们大部分时候都会对别人say yes,但其实只是因为不好拒绝,有时还会对别人的主动感到厌烦。所以等轮到Ta们自己主动的时候,Ta们就会自动代入角色,幻想出一幅对方脸上笑嘻嘻,心里冒冒泡(mmp)地回复自己的画面,瞬间放弃主动。

3.「自愿」被动型——我觉得没必要主动

这类人Ta们不主动通常是因为对主动有刻板化的认知,所以拒绝主动。这种错误认知其实也很常见,比如在关系里认为「主动是掉价的」、「真爱我的会主动来找我」;在职场中认为「不用show,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有意见就该埋在心底」;在生活中认为「一切都是天注定」。因为这些错误认知,所以主动也被认为是错误的、不必要的,自然也就习惯被动了。

对一些人来说,他们的被动可能有先天性。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Kagan和Moss研究发现,在一个人生命最初的三年里所表现出的特质中,「被动性」是最能准确预测人成年后行为模式的一个因素。那些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极强被动性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依然会表达出较强的被动行为倾向。总的来说,这些孩子在整体上很难变得主动。

但对于更多数的另一群人来说,Ta们的被动性,其实是被人生经历所塑造的。

比如那些总是被父母忽视需求、一旦犯错就被严厉批评的孩子,在成年后,ta们对待领导或权威人士,也容易感到「主动表达,既没有用处、还可能被骂,还是不提为妙。」再比如,曾在关系中受过伤害的人,则可能学会了在感情中抛弃主动。他们会认为,「如果对方没有明确表白,就绝不能主动示好。」

如何才能成为主动的人呢?

在开始介绍变主动三步曲之前,还是想让你先停下来思考一下,你为什么想要变得主动?虽然很多人认为主动更有优势,但其实,就像内向外向一样, 主被动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如果被动时你很舒适、或真的很享受alone time……那么其实无需跟风,也不需要勉强自己做一些没必要的改变。

而如果你不想再错过喜欢的人、错过好的工作机会,真心想要变得更主动,那我就开始敲黑板划重点了。

Step1:火眼金睛,找合适的人练练手

关系好的朋友、你感觉对你也有好感的人、或是看起来就很social的人……相对来说,这些人更可能让你「挑战成功」,帮助你建立自信。

在过程中,你也可以总结,和你聊得来的人看起来有什么共同点吗?随着经验增多,你会逐渐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更精准地找到合适的目标对象。

Step2:释放善意,放松身心

如果和对方还不熟,试试把对方想象成已经是朋友那样聊天。这并不是让你去「装熟」,而是帮你把状态松弛下来。其中要点,就是:「我不知道你尬不尬,反正我是不尬」

一场聊天是否可以顺利进行,取决于其中所有人。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先放松下来,做好自己这一趴,万一对方也被带动着放松下来了呢?

Step3:实在不敢,就假装很敢

还是很紧张,就是跨不出那第一步的话,你可以先靠演戏攻克这个难关。就像玩cosplay,找一个令你欣赏的role model,并揣摩角色:ta在主动时会怎么做?遇到尴尬时会怎么做?然后,练习主动时,把自己想象成ta在生活。作为演员的你,可以依靠进入角色,暂时放下自己的偶像包袱,先体验起来再说。

最后, 记住这一点——尴尬不是你一个人的锅!

不仅你怕尬,对方很可能也怕……两个人聊不开也没关系,换个人练习,过两天再试试。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你对于「主动」这件事的信心一定会慢慢被积累起来,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更多地感受到世界和他人的善意。

祝愿看到最后的你,可以越来越有自信地去追求那些你想要的,对命运产生足够的掌控感,体会到「学会主动」带给你的积极改变!

参考资料:

Cheek, J. M., & Briggs, S. R. (1982). Self-consciousness and aspects of ident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6(4), 401-408.

Depue, R. A., & Fu, Y. (2013). On the nature of extraversion: variation in conditioned contextualactivation of dopamine-facilitated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motor processes.

Ellis, M. E. (2019, August 2).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Complex Relational Trauma on the Family: How Long-Term Residential Treatment Can Help. Retrieved February 11, 2020.

Iffland, Benjamin, Sansen, Margareta, L., Catani, Claudia, … Frank. (2014, March 3). The Trauma of Peer Abuse: Effects of Relational Peer Victimization an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on Physiological and Affective Reactions to Social Exclusion. Retrieved February 11, 2020.

Gardner, W. L., Pickett, C. L., & Brewer, M. B. (2000). Social exclusion and selective memory: How the need to belong influences memory for social event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4), 486-496.

Jarrett, C. (2016). Personality appeared before you could talk. BBC.

Kagan, J., & Moss, H. A. (1962). Birth to Maturity. A Study i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Wiley.

McCrae, R.R. et al. (2000). Nature over nurture: Temperament, personality, and life spa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1), 173-186.

Parmar, N. (2004). Self-conscious? Get Over It. Psych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