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7882字,如果您没有时间和耐心全部读完,我先把文章的重点、逻辑梳理一下:
1、这篇文章讲述了人生所有痛苦、一切心理问题的本质是「事与愿违」,即「预期」与「现实」的不相符,以及如何消除二者之间的差异,让生活「万事如意」。
2、通过控制「现实」,使其符合「预期」的方式是不可行的,因为「现实并不完全可控,且「预期」攀升的速度永远比「现实」改善的速度快。
3、大脑的核心功能是基于过往的经验在内部构建一个关于世界因果秩序的模型,进而不断地对现实作出预测,然后通过与实际体验之间的「预测误差」修正模型,以进一步减少「预期」与「现实」的差值。
4、消除「预测误差」的方式有两种——「主动推理」与「感知推理」,前者通过改变「现实」,虽然短期内缩小了「预测误差」,但长久以往只会导致误差的增大,后者通过对感知到的一切如实接纳且不评判干预的方式,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人生的「事与愿违」。
5、佛教的「正念」修行与其所要证悟的「无常」、「无我」、「苦」之智慧,本质上就是通过「感知推理」来熄灭人生痛苦,并逐步领会到客观世界、内在感受与观察主体的变化不定,且为了求生存,生命永远不可能避免「不满足」之苦。
6、「自由能最小化」原理阐释了在「求存」意志的驱动下,一切生命系统的基本组织原理就是通过追求「预测误差」的最小化来减少内部的「熵」,所以生命的意义并不存在,因为「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今天这篇文章如果你可以看懂,那么毫不夸张地说,你就掌握了 消除生活的一切不顺心,让人生「万事如意」 的方法。
人生的一切烦恼与痛苦,说到底,就是四个字—— 事与愿违 。
「事与愿违」从字面上理解,就是 「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实」(即「事」)与「一个人对事实的预期」(即「愿」)相违背。
不信的话,可以回想一下你所经历过的所有焦虑、悲伤、失落、懊悔等痛苦,是不是都是因为「现实的发展」与「你对现实的预测」不相符?
例如,本来希望今晚可以酣睡8小时,结果半夜就惊醒,无法再次进入梦乡;
原本期待着自己的身体可以一直健康,结果体检结果偏偏不尽如人意,一堆小毛病;
本以为身边的人会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可无意间偷听到到了别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
与「事与愿违」相对立的,是「万事如意」,即现实生活完全顺随自己的意愿,依照自己的预想进展,处于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让人生少一些「事与愿违」,多一些「事事顺意」呢?
换句话说,如何让「事」与「愿」尽可能契合呢?
01
让「事」满足「愿」?
首先, 我们必须要知道,竭力地控制、改变「现实」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幻想」,是不切实际的。
因为一方面, 我们作为一介凡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对个体来说,人生的境遇,分为「可以控制的部分」与「不可以控制的部分」,后者其实占了大多数。
例如,我们可以在努力的过程中拼尽全力,但却不能强求一定收获到想要的结果;
我们可以尽力养生、呵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但却依然无法避免某些突发的意外或者基因的病变;
我们可以确保自己与人为善,处处替他人着想,但不能完全决定他人的品行与对待我们的方式。
就连我们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也不是完全由我们掌控的。
比如我们虽然可以改变自己的主动思考与行为模式,但却无法一蹴而就的修正潜意识中的自动化情绪反应.....
其次, 即便我们神通广大,一次次地操纵现实,令其满足自己的欲求,但久而久之依然会发现,「期望」攀升的速度远比「现实」改善的速度要快得多。
例如,人类文明的发展日新月异,如火箭般直冲云霄,而一切创新与进步本质上都是在「调动和实现人类的欲求」。
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日益舒适和便捷,焦虑、抑郁、强迫等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却呈现出了指数级增长的趋势。
这意味着, 相较于物质文明极为匮乏的先辈,当代的人类而越来越难以对生活现状感到满意了。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因为每一次欲望的实现,例如赚到一大笔钱,和心爱的人约会等等,都会引发多巴胺的大量释放,但与此同时,多 巴胺产生的阈值 也被无形中提高了。
因此,下一次,我们需要更强烈的现实刺激、在欲望层面实现更大的突破,才有望重温与之前一样的快感,否则就会感到乏味与不满足。
之所以基因编码出了这样的情感设置,是因为这可以确保我们不安于现状,为了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做出持续不懈的努力。
但一次次填满欲望的沟壑,只会让我们更贪得无厌,最终制造出「预期」与「现实」更巨大的割裂。
就连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均收入越高的国家与地区,或者物质生活水平越高的人群,从整体上来说,幸福度反而是更低的,越会在生活中体验到「不如愿」「不称心」的匮乏感。
从前些日子「上海抑郁症全国发病率第一」的新闻报道就可以见一斑。
因此, 「事」无法完全控制,或者控制了也无法满足「愿」,那我们也许要从「愿」的调整来入手。
02
大脑是一台「预测机器」
关于如何调整」愿「,或者说「如何通过管理预期来应对现实的无常变化」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从「大脑是用来做什么的」说起。
多年来,神经科学、脑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破解一个难题:大脑最底层、最本质的功能是什么?
最前沿的神经网络的研究发现,我们发现: 大脑是一台名副其实的「预测机器」。
正如心脏的主要负责向全身泵送血液一样, 大脑的核心功用就是「不断地做出预测」。
这个理论被称之为「贝叶斯大脑」。
(注:因为大脑预测加工的模式,可以用数学家托马斯贝叶斯提出的「贝叶斯定理」来解释,该定理指出,我们对某一外部事态之概率的评估由两个因素决定:1、我们对该事态发生概率的初始信念;2、可用证据与该事态的一致性水平)
即我们的大脑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着 「依据其对世界的先验知识,对输入的感官信息做出原因推断或者假设」 的工作。
换句话说,大脑会凭借过往的经验、记忆等一切录入的「数据」来构建一个 关于这个世界因果秩序的模型 。
在生命中的每一刻,大脑都会收集、统计新的数据来更新这个模型,而这个模型的唯一职责就是 「生成对于当下与未来的预测」 。
而当我们的「预测」与「实际感知到的世界」不相符的时候,就制造出了「预测误差」。
然后大脑会依据「预测误差」来更新内部的模型,从而在未来减少「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偏差,使之趋于完善。
因此,大脑的「贝叶斯推理方式」与当下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你投喂给它什么数据,它就会依据这些数据来更新内部的模型,进而对外部做出反应和预测。
如果上面的说法让你感觉过于复杂,不好理解,那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
在下面这张黑白的图案中,你能看到什么?
但是,当你再看到下面这张照片时,你的判断就会发生改变。
此后,你再看到第一幅图片时,你就会自然觉得这是一条蛇。
因为大脑输入了全新的「事前经验」,所以我们就会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感知和判断。
这正是德国物理学家、生物学家赫姆霍兹在19世界60年代提出的 「无意识推理」 概念:
我们的感知并不单纯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即视网膜接收到视觉信号,然后把信号原封不动地传送给大脑,而是一个「自下而上」,即
经过事前经验的推理而得出结果的过程
。
简答来说,因为我们每个人大脑所储存经验的不同,所以面对同一个事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判断和反应。
这就类似于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情绪ABC原则」:面对同样的现实,因为不同的人会又不同的信念与评判,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基于「无意识推理」,神经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
大脑在获得实际的感官数据之前,会依据过往的经验生成对外部世界的「预测」,并与世界通过感官接收到的信息来进行比较。
当「预测」与「实际感受」不一致时,便产生了「预测误差」,然后大脑会据此调整内部的模型,以减少这种误差。
如上图,以我们的胃部感受为例,大脑中存在着一个对于「胃部感受」进行预测的内部模型。
如果我们之前的肠胃一直是舒适的,那么基于过往的经验,我们对下一秒肠胃感觉的预测依然会是「没有任何疼痛」的。
但此时,我们忽然体验到了一阵剧烈的肠胃痉挛、阵痛,这个「实际体验」与我们大脑中的「预测」是不相符的。
自下而上的「实际的感官数据」与自上而下的「大脑的预测数据」相遇,产生的「预测误差」会被上传到大脑内部的预测模型,大脑会据此更新模型,做出新的预测。
这便是我们之前所说的「贝叶斯大脑」与「预测编码模型」。
03
心理问题的本质:预测≠现实
预测误差出现时,大脑就会通过制造强烈「情绪波动」的方式,来让我们为「意料之外」的现实做好准备,应对风险,解决问题。
而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其它心理问题,或者说人生一切痛苦的本质,正是 我们大脑内部模型所给出的「预测」与我们对客观世界的「实际感受」之间,出现了频繁且越来越大的误差,导致我们情绪的震荡幅度越来越大。
每一个焦虑、抑郁与强迫朋友,对世界的预期都是十分「 精确 」且「 高 」的。
他们的脑海中总是充满了「应该」、「必须」、「一定」要「完美」的信念。
或者说,他们根深蒂固地认为,人生是不应出现意外的。
「高而精」准的预期,一方面, 容易引发消极的联想、提前的担忧 ,因为担心自己的预测无法实现,所以不自觉假设糟糕的情形,提前做出防御、打算。
另一方面面对同样的现实, 悲观者也容易做出消沉的解读、诠释 ,这也就是为何焦虑、抑郁者眼中的世界远比真实的世界更消极、灰暗。
例如,恐惧失眠的朋友,固执地认为自己每晚的睡眠状况应当是完美无暇的,不仅要超过8小时,而且必须是深度睡眠,一夜无梦。
一旦稍微休息不好,就会激起强烈的不安与烦躁。
社交恐惧的朋友,内心根植着「别人一定要尊重、喜欢我」的预期,哪怕他人只是不经意间的一句玩笑,一个随意的动作,都有可能因为「不在预测的范围之内」而引起焦虑、低落的情绪反应。
还有洁癖的朋友对于「绝对整洁」的执着,强迫思维的朋友对于「确定的答案」异乎寻常的渴望等等,都展现出了神经症者对于自己、他人与环境「极高且极为精准」的「预测」。
可现实的世界是无常变化、不可掌控的,天气可能阴,可能晴,温度可能热,可能冷,我们可能睡好,可能睡不好,他人可能喜欢我,也可能讨厌我。
偏执的预测,让我们在面对千万种可能性时,只能接受最完美的那一种,那情绪的起起伏伏,痛苦的心境不免就会成为人生的常态了。
反观心态良好、积极乐观的人,他们对世界的预期往往是相对「模糊且低」的。
例如,对于一个不怕失眠的人来说,当被问及今晚希望睡几个小时,他通常会回答说:几个小时都行呀,只要别一分钟睡不着即可。
对于一个在社交中钝感力极强的人来说,他人喜欢自己也好,讨厌自己也罢,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不主动伤害自己,那就是可以接受的。
04
主动推理vs感知推理
那么面对一次次的预期偏差,我们,或者说「大脑」是如何据此调整内在模型,减少误差的呢?
一种方式是「主动推理」,一种方式是「感知推理」。
所谓主动推理,即大脑通过主动行为来改变感官的输入,来减少预测误差,使其与大脑的预测相吻合。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 主动改变现实使其与预期相符 」的方法。
例如,如果我们担心自己今晚会入睡困难,那就提前为睡眠做些准备——早早上床、戴上眼罩和耳塞;
如果躺到床上还是无法睡着,那就通过主动逼迫自己入睡,反复监测自己是否有困意,或者深呼吸是自己镇定下来的方法追求入睡,目的都是为了缓解睡不着带来的焦灼不安。
假如我们发现身边的人不如自己期待的那般友善,那就通过主动回避接触,刻意冷落,或者反复分析他人动机的方式打消落差感。
这种方式其实就是文章开端所讲的「控制「事」来符合「愿」」。
这个方法的确可以暂时缩减预期误差,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在今后面对类似的场景时,依然容易导致预测与现实的不相符。
因为「主动推理」相当于对外在的经验,或者说感官输入进行了「筛选」,使其符合大脑的预设, 没有对内部模型的大数据进行更新 ,所以下一次的预测依然会「精准」地排斥其它可能性。
这就相当于我们给人工智能重复输入了一些它已经掌握的数据和知识,那面对之前答不上来的题目,它现在依旧答不上来。
也就是说,即便这一次逼迫自己睡着了,或者回避了自己所不喜欢的人,那下一次不仅会依然惧怕失眠,对那个人仍然感到厌恶、排斥,甚至失控感、负面情绪会愈发严重。
因为「主动推理」可能不仅仅会巩固原有的预测,还会让这个预测更加「精确」。
换句话说,可接受情形的范围进一步缩小,「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更大。
因为一方面,我们通过主动作为让「客观现实」再次符合「预期」,等于再输入了一次「 事情本就该按照我预想的发展 」的经验,会让大脑进一步认定自己固执的预期是正确的,不容置疑。
另一方面,我们为了缩小预测误差而做出的行为,也会导致 现实朝着更加背离预期的方向发展 。
就像失眠者越是追求入睡,睡眠状况反而会因为焦急的情绪恶化,社交恐惧者越是逃避面对他人或者刻意掩饰自己的尴尬、慌张,反而会更容易给他人留下「此人不好相处、不合群、举止奇怪」的印象,果真招致了他人的疏远和敌意。
正如前文所说的,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控制「事」,来让它符合「愿」,那么「事」永远追上「愿」,或者说,「事」和「愿」之间的割裂会更严重。
「主动推理」正是焦虑、抑郁与强迫朋友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的惯用手段——竭力试图掌控现实,使其满足个人的期待。
但现在我们知道,这种应对方式,虽然暂时起到了缩小预测误差的效果,但长远来看,只会进一步扩大预测误差。
第二种方式, 感知推理,指的是大脑「不加评判地」依据感官输入来更新其对外部世界的预测模型,以减少预测误差。
也就是说,无论我们体验到了什么样子的现实和情绪感受,都「如实」地照单全收,不进行任何主动的干预和调整。
例如,一个有疑病焦虑的朋友对自身体的预测是「一切感受应当是良好,各项生命体征不应出现波动」。
但今早起床之后,ta忽然感受到腹部一阵疼痛,有些许的不适感。
此时,如果依照「感知推理」,那么他应当全然允许和接受这个痛苦感觉的存在,不做出主动努力来试图让腹部的感觉符合先前的预测。
具体来讲,一方面不在行为上试图缓解自己的难受,或者去通过查证、问诊的方式来确认自己的问题并不严重、无需担忧;
另一方面,也不在头脑中反复思虑,试图把困惑分析清楚,给予自己一个确定的答案,或者不断通过积极心理暗示来让自己心安。
此时, 因为我们原封不动地给大脑录入了全新的感官数据,大脑内部对世界进行预测的模型已经在悄然发生改变。
我们对自身身体状态的预测,或者说信念,从「应当完美无瑕的健康」更新为了「细小的痛苦是可以接受的,不代表身体出现了什么重大的问题」。
因此,下次遇到身体轻微的波动和异常,我们就不会再认定这是预料之外的,不会据此就断言自己生了严重的疾病。那么疑病的焦虑自然也就减轻了。
同时, 因为人生「顺意」的时间越来越多,积极、平和的情绪也会极大地促进身体健康,现实的发展也会越来越靠近预期。
这在失眠的情形下也是适用的,失眠的朋友越是接纳睡不着,那睡眠质量反而会提升;面对考试、工作时的心态越是平静,那反而会在考场发挥出应有的,甚至超常的水平。
因为人只有在「一切尽在掌控中」的状态下,才会淡定自若,做出冷静理智的最佳反应,进而将客观现实朝着积极的方向改造。
而这,就是我们终结一切痛苦,摆脱焦虑、抑郁、强迫等其它心理问题,尽可能确保人生「万事如意」的方法。
05
「贝叶斯大脑」视角下的「正念」与「佛教真理」
佛法的「正念」练习,已经被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实验证明对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都是有效的。
而对于「正念为何有用」的心理学、神经科学解释有许多种,例如对前额叶皮质的激活,降低杏仁核的活性,对默认网络的抑制,促使任务积极网络的活动,对脑岛、扣带回的调整等等。
但这些说法似乎都未能给「正念的机理」提供一致的解释。
而作为可以统一所有脑机能的「预测编码」机制、「贝叶斯大脑」理论,在「阐释正念的效用」这个问题上提供了新的整合视角,揭示了正念的底层逻辑。
正念的核心,就是对所感知、觉察到的一切身心现象,无论是头脑中的想法,身体的情绪反应、生理感受,还是外界的现实刺激,采取「 仅仅专注于如实体验,但不评判 」的态度。
依据大脑的「预测编码」机制,正念如下的三个特征,可以帮助个体迅速地将预测误差最小化,准确地把握世界。
首先,正念本质上就是「感知推理」,因此它可以 确保大脑的「预测模型」根据感觉的输入保持更新,减少进一步的预测误差。
其次,正念通过对现实体验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聚焦,可以 提升感官输入的精确度 ,确保大脑录入的数据是最真实的客观世界。
最后,正念要求我们对当下面对的现实,无论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不再产生贪恋或者厌恶的「习性反应」,因此 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摆脱过潜意识中过往经验对当下的影响,降低了「先验预测」的精度。
事实上,不仅仅是正念,一切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无论是接纳与承诺疗法(ACT)中的「连接当下」,还是森田疗法中的「为所当为」,事实上都在强化身体依据实际感官体验、自下而上的「感知推理」,弱化大脑依据过往经验、自上而下的「主动推理」,殊途同归。
同时,借助「贝叶斯大脑」,我们也可以给佛教的诸多真理提供更精确的、脑科学视角的解释。
作为正念起源的佛教修行,旨在体会「无常」、「无我」和「苦」的真理。
关于世间一切现象都在变化的「无常」真理,从预测编码的角度来说,长时间进行正念练习的人,不断地通过输入全新的感官数据来修正大脑内部关于世界的模型,那么其「先验预测」的精度就会较低, 个体对世界的信念就会是「一切都可能发生,任何变化都是被允许的」。
因为全然接纳的心态,所以注意力、行为、决策都是灵活流动的,对世界的感知是全面的、多方位的, 不会固执己见地以同样的眼光看待所有事物,总输入相同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因为预测模型的实时更新, 前后两次同样的外界刺激带来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以正念的态度觉知痛苦,痛苦就会慢慢消散,今后再遇到同样的场景,就不会再体验到痛苦。
这便是「无常」智慧在脑科学视角下的解释与底层逻辑。
同理,除了被观察的对象一直是在变化的,因为内在预测模型的不断更新, 观察的主体本身也是无常的。
一个人大脑的预测模型,是ta对于自己和世界的看法的集合,是构成「自我意识」的核心,因为正念对模型的不间断更正,也就不存在一成不变的「自我」,这也就是「无我」的本质。
至于佛教「苦」的真理,即认为一切现象都是苦,也可以从预测编码的角度得到科学的阐释。
正是由于外界的无常变化,大脑永远无法彻底消除「预测误差」 ,所以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围绕着「平静基线」产生上下对称的情绪波动,有多少快乐,也就有多少痛苦。
换句话说,求存的本能,通过引动精神与肉体的苦乐感受,来驱使我们在现实中趋利避害,不断地向世界索取能量、资源,满足自己的欲求,规避风险与危机。
因此,只要我们还活着,有源源不断的「对生的欲望」,那也就会有延绵不绝的「对死亡的恐惧」;为了求生存,我们永远会遭受「不满足」之苦。
06
生命的意义:追求「自由能」最小化
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物理学家薛定谔就提出了「生命与热力学第二定律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人们宇宙趋向「熵」并走向消亡,而 生命体却强烈抵抗这种趋势 。
相较于宇宙中熵的必然增加、秩序的必然减少,生命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会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的方式来维持或者增加内部的秩序,例如摄取食物,吸收负熵,并将其转化为无法做功的热能,来维持生命的「低熵」状态。
那一个生命系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可以确保熵的最小化,维护自身的存在呢?
答案就是那些「追求最小自由能」的系统。
神经科学家卡尔弗里思顿将个体所期望进入的状态(预测)与个体感官感受的状态之间的差异,即前文所提及的」预测误差「,称为「自由能」。
他认为,从单个细胞到拥有数十亿神经元的人脑,所有的生命组织形式都是由「 追求自由能最小化 」的意志驱动的。
换言之,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活着都是为了不断缩小「期望」与「感官感受」之间的差距,减少「意外」的发生。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自由能的最小化」也就意味着「熵」的减少。
追求自身的自由能最小化,使生命体可以准确预测其所在环境中的事件,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降低不确定性和意外,从而保持生命系统熵的最小化。
就像是一个能够准确预测食物在哪里出现的动物,可以避免在森林里随机游荡,更高效、节能地吃到食物,进而更好地确保自身的「生存」。
可以这么说, 大脑的「预测编码机制」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一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标准答案,或者说「自由能原理」为「一个存活着的生命必定会作何表现」提供了第一性的底层逻辑,那就是「追求最小的「预测误差」」,或者说「追求「自由能」的最小化」。
因为只有自由能最小的生命系统,才可以更好地维持自身的存在。
归根结底,上到我们意识层面的思想情绪、人生意义和价值,下到我们无意识层面的大脑身体与细胞分子构造、基因编码,甚至非生命的基本粒子,都在贯彻着「求存」的自然意志。
因此,宇宙的第一因,正是「存在」本身;存在本身并无意义,正是因为「难以求存」,才衍生出了种种「意义」。
回归到人类的精神心理世界,我最后想和大家说一句:
不要因为对人生意义的诘问陷入到虚无与迷茫,因为我们的生命本身并无意义,认真纯粹地活着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