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觉得这个成绩有问题,反而基于U9的车重和四电机尤其后电机的动力,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再上一篇ATP赛道内容里,我说过U9的这套动力分配更适合做极速。
高性能电车,在如今国内疯狂发展三电的背景下,快速被后来者迭代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相信可以看看polestar4和极氪007的双电机参数, 所以U9应该尽快开展下一代研发工作,而不是浪费资金继续宣发,搞极速,搞赛道。
最为看不下去的是:
我觉得胡晓庆一直在强调「可量产」「为量产服务」,此前海报也一直是「工程测试」(上赛圈速海报),从未出现「量产」的字(纽北圈速海报),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好多稿子写的这是量产车,全华班,连个「准」都不加。
赛道成绩,「7分看车,3分看人」
「7分靠车」的车性能方面
三电作为核心都是自研的前提下:
一个跑车本来空气动力就开发好的,换成跑极速要拆去尾翼,也是正常
一个家用高性能车,要上纽北必须要加装空气套件,也很正常
其他轻量化拆空两家车都在做,甚至动到底盘悬挂和三电齿比等等
怎么到你们口里就定性完全不同呢?
你们要这么极端的来评判的话,那胡晓庆还在「可量产」的时候,另一边已经基于原型车量产的不仅开卖了,而且还在纽北刷圈了。
如果人家量产版刷出来成绩和你接近甚至更好,你U9何堪?
特别要提醒的是:从现在起可是有两款国产量产车在纽北刷圈的,甚至燃油一方改装件都「全华班」!
而且量产Ultra还是正常内饰,到时和你U9视频一对比,岂不过于明显?
如果届时一样换赛椅后排换成防滚架,甚至因此拆空气囊,出一个成绩你又如何应对?你是揭穿他呢还是大家心照不宣?
「三分靠人」的车手方面:
U9在ATP极速的车手是 m.klam,人家头盔上写的清晰可见
U9在纽北293公里入弯前重刹车重导致前轮压力过大前轮爆胎吃草上墙的视频里面有提头盔的车手的身影,胡晓庆在「仰望U9纽北战纪」的访谈里面也聊到当地车手开了U9后给予的改进建议, 包括他们团队有「甚至当地的,非常顶级的工程师和车手」
本来都是很正常很科学的事情,你要测试自己研发的硬件到底在当地赛道的极限在哪里,那么请当地车手和工程团队是一种严谨的追求技术的表现,
怎么到有些人口里就一定要分出个左派和右派?
别人宣传自己车手是纽北24小时耐力赛冠军,你们就攻击人家是外国人?自己「全华班」?真正全华班在纽北工作的中国人你们倒一个都不认识,而人家CEO给真正中国试车员灿哥多少镜头?
我就想知道你们是不是比亚迪对手派来的?制造舆论转移其他热点?
如果你们是仰望安排的稿子,那就当我没说。
反正「造谣夸张」交给自媒体,出了事情交给「官方信息为准」,还有「国人嘲讽」「站不起来」,等等技能等着我这种人,本人一介草民,扛不住的。
我希望中国车企互相扶持,就像借用赛道时间让对手测试的行为值得鼓励(虽然也没借),但技术要讲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