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情,得要從幾百年前的春秋時代說起。
【春秋·定公六年】記載了一件事情:「 季孫斯、仲孫忌帥師圍鄆 」。
也就是說,魯定公六年的時候,魯國兩個大夫季孫斯、仲孫忌兩個人率領軍隊包圍了鄆城。鄆城是魯國的一座城市,這年應該是叛歸了齊國,所以魯國兩個大夫率軍攻打。
這件事情其實也沒有什麽可奇怪的,更和幾百年後三國時期的人名字沒什麽關系。
可問題在於,【春秋】在記載這件事情的時候,寫錯了一個人的名字,那個仲孫氏的人名字叫做「仲孫何忌」,不叫做「仲孫忌」。那為什麽【春秋】會給人家少寫一個字呢?現在我們都能理解,傳抄的時候抄錯了嘛。
可是,有的古人不這麽認為。特別在今文學家看來,【春秋】是孔子親筆寫成的著作,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中唯一孔子親筆所著,其中一字一句都蘊含著聖人的重要思想,哪怕一個字的用法,也無不在暗示著天理人道(這就叫做「 微言大義 」),所以,絕對不存在抄錯的可能,這裏只能是聖人故意寫錯那人名字,以此來暗示什麽重大的思想。
那麽,這個故意寫錯的人名到底有什麽微言大義呢?春秋三傳之一的【公羊傳】就解釋了:「 譏二名。二名非禮也。 」
什麽意思呢?【公羊傳】的意思就是說:聖人在這裏故意把「仲孫何忌」寫成「仲孫忌」,是在譏刺兩個字的名字,因為兩個字的名字是不合乎禮的。——這在後世就被稱作「 春秋譏二名 」。
那為什麽兩個字的名字不合乎禮呢?東漢時期的著名經學家何休在註解【公羊傳】時作了說明,說「 為其難諱也 」,也就說,兩個字的名字,給避諱帶來了很大困難。一個字的名字,只避諱一個字,還比較容易,但兩個字的名字,因為要避諱兩個字,就讓下屬們有些為難了。所以聖人要譏刺這種現象。
【公羊傳】是一部儒家的重要經典,研究這部經典的學問,就叫做【公羊學】,在漢代,公羊學是【春秋】的最重要的解釋體系,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漢代經學的主體是春秋學,而春秋學的主體是公羊學,由此可見公羊學在漢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既然【公羊傳】說了,聖人是譏二名的,那當然兩個字的名字是不好的。然而,理論畢竟只是理論,社會上人在起名字的時候,也往往不會嚴格按照理論來搞,所以我們看到,西漢畢竟還是有許多兩個字的名字,比如周亞夫、霍去病、李廣利、張安世、蕭望之等等。
然而後來,西漢就被王莽篡位了。王莽這個人,現在網上很多人都說他是現代人穿越回去的,但其實不是。如果說是穿越,他也應該是遠古時期穿越到西漢的。因為這個人的思想,是典型的古文經學儒生的思想,他非常頑固、且真誠地相信儒家經典中所說的上古黃金時期的一切,他的一切改革也是以恢復上古黃金時代為目的的,他的政策也都是非常死板地照搬儒家經典中所描寫的東西,——比如【周官書】(也就是【周禮】)中的制度。
所以,王莽看到【公羊傳】中說「春秋譏二名」,於是,幹脆以國家的名義制定了一個基本國策:所有的人起名字,都不許起兩個字的,都必須起一個字。如果在這項政策釋出之前,已經起了兩個字的名字,你們都統統給我改成一個字的。
這裏舉個栗子:比如王莽的長孫叫做「王會宗」,於是就改成了「王宗」。——話說到後來王莽篡位後,這位王宗和他舅舅合謀,私刻印璽,還畫了自己穿著龍袍的畫,想繼承他爺爺的皇位,事情敗露後,被逼自殺。他死後,王莽下令,將他的名字由「王宗」又改回了「王會宗」,表示這貨就是一賤貨,不配用單名,只配用被聖人諷刺的「二名」。
被王莽這麽一硬性規定後,社會上所有人起名都開始起單名了。後來王莽敗亡,東漢建立,廢除了王莽的一切政策,但由於「譏二名」這是【公羊傳】說的,因此雖然廢除了王莽只能取單名的硬性規定,但社會上也開始自覺地避免二名了。
於是,這個傳統就一直從東漢傳到三國,直到西晉,這幾百年中,幾乎所有人的名字都是單名。
===============我的分隔線================
看到評論區大家的評論,有幾個問題我統一在這裏說明一下:
1、「譏雙名」這事,和孔子無關。這個解釋是【公羊傳】做出的,不是孔子。
2、王莽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不得二名,王莽敗亡後,這條規定肯定廢除了,所以東漢建立後,就沒有強制性不許二名了,從東漢到三國再到西晉,社會上取單名就只是傳統和習慣了。
3、東漢到三國、西晉,大多數人是單名,但也有雙名存在。比如有朋友在評論區裏舉例子了。這些取雙名的,一是底層老百姓。比如我們見到的很多黃巾軍將領都是雙名,比如張曼成、馬元義等等。再有一個就是女子,比如司馬懿的妻子張春華。
但如果是士人,那基本都是單名。
4、有朋友提出郭攸之,這個「之」應該和五鬥米道有關,相當於教名。和後世王羲之、王獻之的那個「之」一樣。所以嚴格來說,郭攸之不能算是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