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怎樣對抗抑郁癥帶來的疲憊感?

2024-12-25心靈

01

在普羅大眾的印象中,一個患有焦慮、抑郁、強迫等心理障礙的人,往往是「過於偏執,對自身要求極為嚴苛,追求極致的完美,難以接納真實自我,與自己和解」的。

換種方式來說,往往那些「不放過自己」、「難以知足」或者「欲望太高」的人才會容易陷入到負面情緒之中。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 因為包括焦慮、抑郁、強迫在內的一切心理掙紮、沖突,歸根結底都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理想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存在差異」。

例如:

失眠的朋友總是希望自己每晚都可以酣然入夢,白天可以一直精力充沛,毫無倦態;

社交恐懼的朋友總是渴望得到周邊所有人的尊重與喜愛,自己可以在任何社交場合下侃侃而談,談笑自若;

潔癖的朋友,期盼著自己周邊的環境完全整潔、無菌,不能沾染絲毫的塵埃、汙穢;

......

正如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論中指出的「本我」與「超我」的矛盾,或者是森田正馬在森田療法中提出的違背自然的「思想矛盾」一樣—— 精神官能症,抑或一切負面情緒,都源於「我們對自己、他人或者世界的「預期」與「現實」不符」

然而,如果我們深究精神官能症的本質,就會發現 這個論斷事實上是站不住腳的,或者說只關註到了精神官能症的表面現象,並未揭示其底層邏輯。

因為 「生的欲望過於強烈,難以對平凡的生活知足常樂」只是焦慮、抑郁的「必要條件」,而並非「充分必要條件」。

通俗地來講,精神官能症者一定「想要的很多」,但「想要的很多」不一定會導致精神官能症。

比如,我們會在許多成功人士、偉人身上看到一些「神經質」的影子。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事業上,這類人群身上往往都散發著勃勃的生機與昂揚的鬥誌,對自己的人生規劃與發展有著明確的目標、高標準的期盼。

但是他們在面對常人無法想象的挑戰、波動、困難時卻通常會展現出臨危不亂,淡定自若的一面,且在日常生活中整體的情緒基調也是穩定且偏樂觀的。

那究竟是什麽導致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心理狀態呢?

其實,究其根本, 致使我們焦慮、抑郁與強迫的,並不是「想要的太多」,而是「想要太多的同時,為之付出的努力太少」

02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不會焦慮:

一種是可以怡然自得地躺平的,即便自己是蕓蕓眾生中最平庸的那一個,也可以坦然悅納;

另一種是有著雄心壯誌的同時,也願意積極進取、努力拼搏去實作自己夢想的。

市面上很多偽心理學雞湯文都對「接納人生的不完美」、「學會與自己和解」的重要性誇誇其談,但是這些老生常談對有焦慮、強迫的朋友幾乎沒什麽效果。

因為這些陳詞濫調的核心無外乎「接納」二字,其實質就是勸解我們 「透過降低自己的期待與欲望的方式,讓理想與現實接軌,進而化解內心的思想矛盾」。

但「接納」只是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並不是一個可以著手實踐的行動方案。

對於一個焦慮的人來說,Ta不可能主動地、用力地去接納,因為人的欲望是不會單純地透過自我說服、勸慰的方式降低的。

根植於精神官能症患者潛意識中的強烈不安全感和生的欲望,是不允許Ta們輕而易舉地接納最糟糕的情形的。

如果過分執著於用思維上的努力來迫使自己接受,內心反而會越來越抗拒。

比如,社交恐懼的朋友不可能欣然悅納自己被所有人嫌惡、唾棄;

失眠的朋友不可能說服自己人生以後的每晚,即便睜眼到天亮也沒關系;

疑病癥的朋友也不可能迫使自己在面對死亡時毫無畏懼;

......

因為,人不可能透過擺爛、逃避或者自暴自棄的方式來實作「接納」,真正的「內心自洽」一定是在久久為功的努力與自我實作的過程中達成的。

或者換句話說, 「接納」就是「改變」與「進步」。

我們通常說「唯有接納了自己,才能做出改變」,其實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即「 只有在改變自己的過程中,才能接納自己 」。

因為當我們在內心原始的動機與渴望的驅動下,展開紮實的行動,承受與欲望相伴隨的痛苦時,一方面,「現實的自我」得到了提升,與「理想化的自我」更為接近;

另一方面,在這個專註於過程本身,不過分排斥痛苦,不過分貪戀一蹴而就的滿足的旅程之中,我們反而會逐步發現:目標、最終的獎勵好像沒那麽重要,努力奮進的過程本身就是最好的獎賞。

因此, 現實的自我與理想的自我同時朝著「中庸之道」趨近,實作了內心的和諧統一。

比如,對於一個對迫近的考試、面試懷有過分強烈的預期焦慮、擔憂的朋友,心理治療如果知識單純透過「做思想工作」的方式來勸慰自己降低期待,接納最壞的可能,或者「比爛」「擺爛」等其它規避困難、尋求安逸的方式來舒緩緊張的情緒,都是不現實的。

正確的治療思路與路徑恰恰是尊重內心真實的訴求,也就是隱藏在焦慮情感後的那份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卓越成績的渴望,然後順應它去將註意力聚焦於學習知識本身,而非最終的結果,去展開行動。

這樣不僅自己的應試能力從客觀上得到了提升,主觀心態上反而也不會那麽在意成敗了,推動Ta持之以恒學習的動力更多的轉變為了吸取知識、突破難題本身帶來的成就感、滿足感。

這也就是為何身邊的學霸在進考場前反而會格外的淡定,雲淡風輕地告訴你反正努力了,結果聽天由命;

為何在事業上取得豐功偉績的人,在面對人生的起落,甚至一夜之間重回原點時,依然可以不被情緒擊潰,選擇東山再起。

也正如我在咨詢中的那樣——同樣兩個有很著強烈的渴望想要走出焦慮、抑郁的來訪者,恢復的進展卻可能是天差地別,甚至截然相反的。

一個可能會很順利地康復,利用這種急切的心情驅動自己「為所當為、克服焦慮」;

另一個反而會越陷越深,越是想擺脫癥狀、過分憂慮自己無法痊愈,反而被焦慮情緒纏得越緊。

其實,是否「著急康復」、「急著甩掉焦慮、抑郁、強迫」本身不是問題,「是否願意遵循「正確的方式」走出精神官能症」才是。

換句話說, 令我們深陷焦慮、抑郁的,並非對自己要求太高,欲望過強,而是總想不費吹灰之力就將目標實作的僥幸心理;

並不是因為太過偏執、追求完美,而是不足夠的偏執,或者說內心缺乏一個可以戰勝懶惰、克服求易的本能的更強大的偏執。

03

有一種世俗成見認為,人之所以會焦慮、抑郁與「懶惰」有很大的關系,一個勤奮、行動力強、充滿朝氣與活力的人是不會陷入到情緒障礙中的。

雖然這個觀點太過武斷,過於以偏概全,但是卻從某個角度揭示了精神官能症的重要誘因之一—— 行動力的缺失,生命活力的匱乏

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被焦慮、抑郁與強迫困擾的朋友,尤其是程度較重的那一批,往往帶給我一種 「欠缺活力」,「卡在原地無法活動」 的感覺。

無論是個人的情緒,還是生活狀態,都呈現出一種僵硬、不能自由流通的樣子,好像被固著在了一個節點上無法移動。

例如,強迫性窮思竭慮的朋友會死死地盯著自己無法搞懂的問題,想不明白的疑惑,翻來覆去地研究、思索,全部的註意力凝滯於此。

對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置若罔聞,內心始終無法跨越這道檻,就像在沼澤中拼命掙紮卻越陷越深一樣。

再例如,一旦焦慮、抑郁情緒發作,整個人好像喪失了所有的行動力,被強烈的疲倦感和低落情緒包裹住,每天的活動範圍被局限在了自己的床上或者房間內。

除了無休止的刷手機以外,面對稍微復雜一點的、需要耐心的事情就會感到煩躁、無力,對生活似乎喪失了所有的興趣。

再比如,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艱險時,總是習慣於透過逃避,尋找捷徑的方式來「蒙混過關」;

總是喜歡躲藏在自己的舒適圈裏,重復著一成不變的生活規律,一些不良的習慣很難戒除。

還有很常見的,幾乎一定與焦慮、抑郁狀態相伴隨的拖延問題:凡事總是拖到最後一刻,在「不得不做的恐懼」的驅使下才開始行動。

事後雖然會無比自責懊悔,但下一次還是會重復著「拖延—自責—更拖延—更自責」的惡性迴圈。

......

「自由能原理」中將最適合生命系統或者非生命系統生存的狀態描述為「動態平衡」或者「非平衡穩態」。

以人的精神健康為例, 一個情緒總體是平靜,愉悅和痛苦可以自由轉換,註意力可以自然流轉,順隨著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富有生機與活力的心理狀態才是最健康、持久的,最有利於我們生存的。

精神官能症病友的處境恰恰是「最佳狀態」的反面,既不平衡,也不流動——情緒極端化且頑固,註意力固著於一點,性格較為偏執、刻板、生硬,行動、執行能力缺乏,拒絕做出改變。

這種暮氣沈沈,少氣無力且內心沖突嚴重的狀態與精神官能症之間可以說是互為因果的——缺少活力的人更容易焦慮、抑郁,而焦慮、抑郁情緒又會進一步消耗減損一個人的心理能量。

04

對於「因為活力、行動力的缺失而導致精神官能症」的現象,我們可以從神經科學、腦科學與心理學的角度給出從三個角度的理解與解決方案:

1)自控力、意誌力的缺乏,前額葉皮質的薄弱

精神官能症病友所展現出的行動力、執行力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是 因為過於貪戀此時此刻短暫的舒適與安逸,對於理智層面明知的長遠目標缺乏情緒上的驅動力。

所以 在行為模式上,一直受潛意識中趨樂避苦本能的驅使,缺乏延遲滿足的理效能力指引,總是尋求著最便捷、最簡單的路徑來宣泄欲望,逃避痛苦。

於是,生活中經常會為了途一時的爽快——刷手機、看短影片、玩遊戲、熬夜、手淫等等其它不良習慣,而選擇拖延工作學習任務。

面對癥狀時,明知最正確的做法是耐受不安情緒,放棄對痛苦的防禦,但依然無法克制地想用強迫性思考和行為來滿足「心癮」。

情緒上頭時,不顧一切地想去發泄;面對疲倦、勞累、疼痛時,迫不及待地尋求舒緩。

理智上明明知道從長遠來看什麽是最重要的,但面對在眼前的誘惑時總是無力抵抗,一次又一次地犯錯。

負責管理我們理性思維,用高瞻遠矚來對抗貪圖即時享樂的大腦部位是「前額葉皮質」,這一部份功能的孱弱,就會導致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懶惰」、「自控力差」、「意誌薄弱」。

而「前額葉皮質」與負責制造強烈情緒沖動與欲望的杏仁核邊緣系統是相互拮抗的,所以,在行動力低下的同時,內心卻又對自己的現狀感到強烈的不安,對理想化的自己抱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於是,我們會看到很多有拖延癥的朋友一邊拖延,卻又一邊自責,一邊沈溺於痛苦,一邊又不難以做出改變。

因此,「自控力」、「意誌力」的鍛煉與加強,對於精神官能症的痊愈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學會抵制眼前的誘惑,訓練自己延遲滿足的能力,有目標、有計劃地生活,甚至有意識地讓自己經受更多心靈與肉體上的痛苦 ,都會有助於我們一步步擺脫焦慮、抑郁情緒的困擾。

2)多巴胺、血清素等支持性神經遞質的影響

在大腦的各種神經遞質中,負責掌管動力與渴望的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多巴胺」。

多巴胺的釋放方式大致分為兩種:

一種是緩慢的、平穩的、像流水一樣的釋放方式,被稱之為「 多巴胺基線 」,即一個人在生活中絕大多數時候的多巴胺的平均值。

簡單來說,就是 在什麽事情也沒發生時,你日常的情緒感受基調,或者說背景情緒。

如果多巴胺基線水平較高,那整個人一天的精神狀態就會是飽滿充沛、活力十足的,對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任務也會充滿好奇心與探索欲,情緒體驗會是良好的。

如果多巴胺基線水平較低,那麽一個人的狀態會恰恰相反,一整天也許會覺得疲憊、懶惰,莫名其妙的情緒低落,對什麽都打不起興趣,覺得人生毫無意義。

另一種多巴胺的釋放方式是大量的、迅速的、猛烈的釋放,就像大腦中貯存的大量多巴胺一股腦傾瀉出來一樣,這樣的釋放方式被稱之為「 多巴胺高峰 」,也就是我們在做一件我們很享受的事情,或者欲望的得到滿足的一段時間內體驗到的「情緒高峰」。

例如,品嘗到美食、購買到心儀的商品、在遊戲中取得勝利、刷到喜歡的短影片甚至發生性行為、吸食毒品時所感受到的強烈刺激與愉悅,事實上都是「多巴胺高峰」的體現。

兩種釋放方式之間有著十分微妙的因果關聯,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把多巴胺的儲存想像成一個蓄水池。

「多巴胺基線」就像是水面平靜時的水位高度,而每次「多巴胺的高峰體驗」就像是用手去擊打水面激起的朵朵浪花,它會在短時間內讓我們飄飄欲仙,欣喜若狂,但同時也會導致一部份水溢位水池,進而等水面重歸寧靜時,水位,即「多巴胺基線」降低。

這就解釋了為何當我們頻繁地追求刺激後,會愈發感到對其它任何事情的喪失興趣和動力。

稍微需要費點力氣的事情都會讓我們感到困難無比,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也變得極其無聊和枯燥乏味,先前能夠引起我們興趣的事情也變得索然無味......

處於焦慮、抑郁心境中的朋友所體驗到的「毫無動力、興趣低落、快感喪失」基本上就是由「多巴胺基線」的降低導致的。

一方面,據我在咨詢中的觀察發現,絕大部份精神官能症來訪者在陷入到焦慮、抑郁、強迫狀態之前,都會有頻繁追求「多巴胺高峰」的行為——手機成癮、手淫成癮、熬夜成癮、吸煙成癮等其它成癮性行為。

另一方面,當一個人處於負面情緒之中時,趨利避害的本能會驅使Ta盡可能規避更多的痛苦,尋求舒服與刺激的感受,那麽很容易再次選擇一些能激發「多巴胺高峰」的錯誤行為,步入「越痛苦,越求刺激,進而更痛苦,更求刺激」的惡性迴圈。

例如,透過反復的強迫性思考、行為來獲取暫時的安全感;透過一直躺著賴床來緩解疲憊、乏力;透過報復性飲食和購物來刺激身心等等。

但因為「多巴胺基線」一次次的降低,這些行為所帶來的舒緩、愉悅往往效果一次不如一次,而且在宣泄過後,內心會形成更難以填補的巨大空洞。

因此, 保護好我們的「多巴胺基線」,少去做能夠激發「多巴胺高峰」的行為——尤其是在已經體驗到痛苦之後,不要妄圖透過立刻尋求安全感與刺激體驗的方式來讓自己開心起來—— 對於恢復我們的活力、行動力、對生活的興趣,引導我們一步步走出焦慮、抑郁心境,重回生活正軌尤其重要。

另一種神經遞質「血清素」的降低也會導致生活意義感與興趣的下降。

「血清素」的作用是情緒穩定劑,當我們處於焦慮、抑郁的痛苦之中時,大腦需要消耗大量的「血清素」來試圖維持情緒的穩定,保證我們的心理不崩潰。

(絕大部份抗抑郁藥物的藥理作用都是透過提升血清素的水平來調節焦慮、抑郁情緒)

而神經科學的研究顯示,「血清素」水平的降低會導致一個人面對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其它生命體驗時「意義感」的闕如,進而喪失行動的欲望與動機。

而除了藥物以外,目前已知最有效的補充血清素的方式包括冥想,均衡膳食(補充碳水化合物、含有色胺酸的食物),運動,曬太陽,按摩等等。

在被焦慮、抑郁情緒壓的一動也不想動時,我們不妨從提升「多巴胺」、「血清素」的角度入手,來改善一下自己的身心狀況。

3)身體健康狀況較差

這個問題其實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詳細的論述過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下面的連結:

焦慮是假,身弱是真

人的「身」與「心」是一體的,身體對於一個人的意識、精神狀態,與大腦是同樣重要的。

甚至,一些新的有關焦慮、抑郁的研究提出了 「精神官能症的炎癥假說」 ,劍橋大學神經科學學會聯合主席愛德華布爾莫爾提出,精神官能症的生理本質可能是一種「炎癥反應」。

身體的慢性炎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不陌生的,很多我們熟知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慢性代謝性疾病等其它慢性炎癥,往往都是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攝入大量的促炎食物,熬夜,抽煙,酗酒,缺乏運動,長期處於過勞與高壓的狀態中等等——導致的。

而最新的許多神經科學研究發現, 精神健康問題很有可能歸根到底也是「身體健康的問題」 ,因為身體免疫系統啟用的炎癥反應,外周血液促炎細胞因子的增加會穿透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進而影響神經遞質的分泌與多個腦區的正常結構與功能。

所以,維持好身體的健康狀態,減少上述提到的可能導致慢性炎癥的習慣,尤其是調整飲食結構,多食用消炎的食物——omega3脂肪酸(深海魚、堅果)、花青素(漿果類水果)、茶多酚(綠茶)、蘿蔔硫素(十字花科蔬菜)、白藜蘆醇(葡萄)、姜黃素(生姜)等等——會對我們的身心狀態起到顯著的改善作用。

事實上,無論是咨詢中我對來訪者的觀察,還是相關科學研究的數據,都印證了身體健康與精神健康的正相關關系。

例如,很多患有焦慮、抑郁、強迫障礙的朋友往往同時也患有一種或者多種慢性炎癥,如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等;

生活中那些熱愛運動,活力滿滿,免疫力很強的人情緒也往往是偏積極樂觀的;

新聞中,我們看到的被焦慮、抑郁等心境障礙困擾的名人大多都是明星、藝術家、商人、政客,極少聽說運動員也會有類似的境況,運動員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往往是「大心臟」。

因此, 合理膳食,規律作息,適度運動,讓自己的身體先恢復活力,心境自然也會逐漸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