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近期,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完畢。2024年上半年,中國上市公司共實作營業收入34.8萬億元,凈利潤2.9萬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業績逐季好轉,虧損公司家數占比下降,出口增長、新動能培育等是業績恢復的主要亮點。
實體上市公司凈利潤持續超過金融業
滬深交易所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滬深兩市有56.6%的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7.7%的公司盈利,49.2%的公司實作凈利潤增長。其中,604家公司凈利潤增長超100%。扣除金融業外,實體上市公司實作營收30.3萬億元,凈利潤1.6萬億元。
值得關註的是,實體上市公司凈利潤持續超過金融業凈利潤,占到全部上市公司凈利潤的55.2%。28個實體大類行業中,13個行業上半年盈利正增長,其中,農林牧漁、社會服務、電子、汽車、公用事業等行業增幅靠前。
![](https://img.jasve.com/2024-9/4114507d5638e776db88223d277c1861.webp)
在位於濟南市的某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在確認單晶生長參數。 新華社記者李賀 攝
研發支出持續增長 新動能加快培育
滬深交易所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實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合計7094.6億元,同比增長5.1%;研發強度達2.3%,較去年同期2.2%進一步提升。有1099家公司上半年研發費用邁入億元大關,家數占比由21.0%提升至22.1%。研發強度大於10%的公司家數占比7.2%,同比增加0.2個百分點。
上市公司高研發投入促進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賦能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以半導體行業為例,行業龍頭北方華創上半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增長50%左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器材實作穩定量產。新能源車行業龍頭比亞迪上半年研發投入超200億元,同比增長41.6%,在新能源車領域加速推出一系列前瞻性技術。
根據上交所數據,今年上半年科創板研發投入再創新高,累計投入超780億元,同比增長約10%。科創板研發強度在全市場各板塊中保持領先,研發投入實作連續增長。
上交所表示,上半年滬市生產要素向新質生產力聚集,新舊發展動能加速轉換。以生物醫藥行業為例,行業加快技術突破,商業化行程提質增速。其中科創板創新藥公司營收同比增長67%,累計超50款藥品獲批上市,多款國產創新藥漸入放量期。
海外業務收入持續增長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近期釋出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上市公司實作海外業務收入3.83萬億元,同比增長12.84%,增長率提升9.93個百分點。海外業務收入占比10.98%,提升1.39個百分點。
其中,制造業上市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占營收的18.9%,國際競爭實力進一步彰顯。在出口量增加的同時,上市公司產品附加值持續提升,電子、家用電器、汽車行業上市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7.6%、13.8%、10.7%。
一批上市公司作為中國企業出海的「領頭羊」,海外業務增長亮眼。傳音控股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均實作30%以上的高增長;美的集團全球生產基地出口業務上半年累計發運貨量同比增長超過20%。
上市公司是「新三樣」出口的主力軍,長城汽車、比亞迪海外銷量分別達20.2萬輛、20.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2.3%和173.8%;寧德時代動力電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為37.5%,同比提升2.3個百分點。(記者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