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網約車司機師傅反映,他們從租賃公司租車跑網約車,還車時,一些車輛的小問題,租車公司給出的維修費用和第三方修理廠相比,要高出許多。租車公司認為,雙方如何定損在合約中早有約定。發生此類糾紛,到底該如何界定?
成都司機陳先生的家屬告訴記者,還車時,公司發現車輛下方動力電池外的保護層有劃痕,去找修理廠都說幾百元就能修好,但租車公司四川博祥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在退車後一個月告知陳先生,要求按照4S店標準,花3500元維修,這個修車價格他們無法認可。
陳先生的家屬:
公司定了損,沒修就把車子租給別人了。人家維修工人說幾百塊錢就搞定了的。他把我這3500塊錢扣起來,你覺得他會把它拿去修嗎?他要是拿去4S店修補的話,就有點過度維修了,根本就沒有必要。
陳先生車輛底盤損壞處
陳先生的家屬說,提車的時候,他們沒太註意檢查底盤。租車公司曾承諾在還車後7天內提供定損單及退還押金的方案,但直到一個月後,車輛已由另一位司機使用,他們才收到定損通知。此時,他們既無法參與修復過程,也無法聯系到正在使用該車的司機。
陳先生的家屬:
他當時已經把車租出去了,一個月左右定損單才出來,我們要看一下是不是修了這麽多錢。
陳先生的合約上寫著乙方不接受甲方報價時可以自行維修,但車輛又被租走
而租車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則認為,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重要的組成部份,在4S店進行專業方式維修,車輛未來的行駛才能更加安全。
工作人員:
車輛全程在4S店維修保護,不會在外面去亂整的。最關鍵是動力電池底盤受損傷了。4S店跟我們的解釋是,如果沒有保護層,電池就會露到外面,下雨天進水整個電車就報廢了。它就涉及工人的人工費、還有材料費。
廣東中山的劉先生透過黑貓投訴反映,他從亞滴新能源公司租了一輛車跑了2年網約車,今年3月在退車時,有2處損傷他根本看不出來,也被亞滴要求賠償,兩處損傷要賠640元,他覺得並不合理,但押金在對方手裏,公司直接扣款。
劉先生:
她(工作人員)左瞧右瞧,發現了一個很小的點,就跟我說要維修。不是很嚴重,我使用的時候都不知道。前機頂蓋上有一點點凹陷,我提車的時候我都看不到。而且提車照片上還有一個黑點,跟他租車提車的時候,他說這些東西小問題沒關系,但是當你退車的時候,就是在那裏照著找角度找問題,這個角度、那個角度找。
劉先生給記者發來的一段影片中可以看到,在修理廠內,劉先生和租賃公司工作人員對「能不能肉眼看出發動機蓋上的損傷」存在意見分歧。
劉先生:
你看一下。
工作人員:
這是反光。
劉先生:
這不是反光,根本就沒什麽痕跡的!
工作人員:
你自己來看看是不是個凹?來來來,這裏這個角度可以拍得到。看到了吧?
劉先生:
哪裏是啊!那是照的陰影!
微小的痕跡,雙方各執一詞,到底該如何裁定?每個痕跡維修費用320元的標準又是如何認定的?截至記者發稿,亞滴新能源尚未做出回應。
此類問題不僅僅發生在營運車輛上,普通消費者也可能遇到這樣的爭議。趙女士在福州的馳通租車租了一輛小轎車自駕遊,車輛外漆遭遇輕微剮蹭,還車時,明明可以用更經濟的方式維修,租賃公司卻要收取高額費用。最終,在地方運管部門的協調下,減免了大部份費用。
趙女士:
擦痕很細,大概有兩厘米,而且是很淺的,車子拋光就可以處理,但是租賃公司說要整塊的鈑金噴漆,就很不合理,它只有兩厘米很輕微的擦傷。租賃公司要我承擔停運費,然後整面4s店的鈑金噴漆的費用,收800元,太多了。我就覺得有點不太合理。運輸管理部門還是蠻給力的,很迅速地幫我解決了。租賃公司當時就說,那就賠200元算了。
網約車司機代先生研究過多家租賃公司的合約,他也是一個網約車司機群的群主。他告訴記者,此前很多司機師傅都反映過,還車時的檢查遠比司機提車時嚴格,很多司機疏於取證,最後結算時還被租賃公司扣著押金,即便覺得維修費用不合理,維權也很困難。
代先生:
你本來租給我的車子就是舊車,交給我的時候沒有認真去辦理留下證據的過程,我退回來的時候挑毛病是不是就很容易了?而且往往定損的人不是4S店而是租賃公司的人,價格又基本以4S店為標準。
長期關註互聯網法律問題的中國政法大學特約研究員趙占領告訴記者,如果作為新車,在質保期內前往指定4S店維修也是合理的,但無論在哪裏維修,收取的費用永遠是以實際支出為準,而非租賃公司口頭說的。
趙占領:
操作層面,不論是去4s店維修,還是去其他的廠家進行維修,具體的維修費都要以實際支出為準,都需要有相關的支出憑證,而不是租車公司自己直接制定標準,可能實際就沒有發生,他仍然向租車人收取。在這種情況下,缺乏法律的依據。因為他有可能是小剮蹭,可能幾次才湊一起去維修一次,它實際上發生的維修的費用是很低的。
趙占領建議,司機們可以先向監管部門投訴,收集相關證據進行維權。
趙占領:
因為它涉及金額通常可能不太高,而且司機通常也不懂相關的法律知識,維權的成本也很高。其實租車公司也深知租車人所面臨的維權的艱難處境,真正去起訴的只能說是極少數案例,所以對這種情況怎麽辦?一般情況下選擇的還是投訴。至少可以向運管部門或者市場監管部門去進行舉報投訴,再選擇訴諸法律,收集相關的證據去維權。
來源丨中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