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去如今的「新華書店」,會看到熱銷C位放著這樣的書:
當然,學前/學齡也有必背古詩清單哦。
作為一枚心大的家長,我是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才看到的。當時的真實反應,是感到一陣掩面而來的窒息感:要知道我家孩子一個學期讀完,依教材也才學會了300個字,我還覺得相對於我們70後,如今的小一教材要快得多、難得多,但面前這一撂撂、明明白白地擺著合法售賣,封面碩大的字型簡單粗暴地寫著: 學前必會 。
那為什麽還要叫 「學前」 ,又什麽叫 「幼稚園去小學化」 ?
但這樣那樣的「必會清單」也沒傳說中那麽神秘,總而言之,我們頂著雞娃風氣0基礎入學,現在是一年級下學期,小皮入學時確實是唯一不認得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的娃,學拼音的時候千真萬確是跟不上……還好我們憨憨的一直很樂呵,非常愛上學,不怕老師(且覺得老師非常喜歡他),會和同學玩。
到了這學期開始常被表揚,最常被表揚的專案是這三個:課前準備、認真聽課、精彩回答。剛剛開始的第四項是聽寫滿分。僅就功課而言,孩子適應得比預想中要快:我們原打算把一二年級當幼小銜接來的(當然,搶跑的家長這個階段仍要超前學習更高年級的內容)。
第一學期末的情況是這樣的:
第二學期的情況是這樣的:
對於轟轟烈烈的學前搶跑、必會清單與學齡適應,看到這裏你有何感想呢? 當然,我們現在一年級下了,仍未能識字1000,但不妨礙他口頭表達的相對精準與豐富,原因無他:小皮喜歡聽故事,看圖畫,帶養中可能相對較少壓抑天性,情緒平糊穩定(因而樂於交流)。
說回背古詩這事呢,我態度比較暖昧:
而我們的方式是: 跟學校和課堂走 。
老師和教材讓背,就背,也認真幫助孩子更好理解。教材讓背的並不困難,並沒有300首之多。
老師和教材沒讓背的,就不背。
但是日常對話中呢,怎麽開心怎麽來,偶爾和孩子玩個成語接龍啊,讀幾頁笠翁對韻啊,觸景生情和皮姐夫對biao幾句背串的詩句(多是惡作劇)……就挺好玩的。
對於古詩,我最大的體會是: 進入真實的生活 。
大家還記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嗎,那要有機會看到真正的裊裊炊煙,註目過水與光影。
大家還記得「白日依山盡」嗎,那要真正的感受並擡眼望過太陽。
當你讀懂了「留得殘荷聽雨聲」,那是因為你真的聽過雨聲,也見過荷葉(你問這有何難?好多孩子就偏偏從未見過)。
體驗,反而是現在孩子所欠缺的 。
我寧願讓孩子先擁有真實的體驗,而不是規劃好的齊整灌輸。
是體驗帶活了詩,而非機械的背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