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空氣凈化器技術含量低售價高?

2015-02-13知識

從業人員簡單地回答一下。

首先直接回答問題,技術含量和售價本來就沒關系。舉個極端的例子,金條有多少技術含量,價格不還是一樣的高。

我猜測題主想問的是「空氣凈化器看起來技術含量很低,為什麽到現在都沒有更廉價的解決方案?」

這個問題的答案復雜一些。

我是在研發部門任職,所以不對其它部門的工作發表意見,只能籠統地說,他們的工作也是有難度的,為了實作使用者最好的體驗,大量的資源投入也是必須的。這些最終在售價中也要有所體現。

接下來主要談「技術含量」的問題。

空氣凈化器看起來技術含量低的原因無非是結構比較簡單,而且在這個電子產品越做越小的時候,空氣凈化器的體積並沒有顯著減小,並且有越來越大的趨勢。而且與其體積相比,其內部比較「空」。另外就是空氣凈化器不過是一個風機加上濾網的這個觀點讓很多人覺得這個產品一目了然,自己一眼就看懂了,肯定沒有什麽技術含量。

其實並非如此。雖然說空氣凈化器不是什麽尖端科技,但是技術含量還是有的。簡單的拿濾網來說,普通使用者看到的是一層濾網,略懂的使用者明白需要HEPA濾網。然而並不是所有的HEPA濾網都一樣。雖然都叫HEPA濾網,但是濾網材料是什麽,這種材料是否抗菌,能否降解,對電離的反應是怎麽樣的,濾網風阻多高,噪音多大,容塵量有多大,這些都是簡單的例子,深究全是事兒。最煩心的是,這些方面往往相互制約,並不存在一個絕對優勢的濾網材料,所以如何取舍,如何發揮優勢,這些都需要技術上的積累。

這才是最簡單的HEPA濾網,如果想過濾可揮發性有機物VOC,又要引入活性炭濾網,還要從頭再來。然後活性炭和HEPA如何組合,不同的方案,還要從頭來過。

折騰完了,這時候你的濾網看起來是這樣的:




見過 空氣凈化器的同學們會說,不對呀,我看到的濾網是這樣的:

(圖片來自Blueair中國官網)

是呀,為了增大面積,濾材需要折疊,然後用膠來粘合。那麽問題來了,怎麽折,折多大,用什麽膠,用多少等等。然後前面那些問題又來一遍,還是需要最佳化。用我們Blueair 舉例,同事費了好大功夫在保證濾網強度的前提下,減少了濾網粘合時候的用膠量,這樣可以減少一丟丟風阻,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汙染,減少新濾網可能出現的「塑膠味」等等,做了這麽多最佳化,僅僅是為了在極致上再推進一步。

結果呢,我看到有使用者像發現一個重大黑幕一樣,說我們偷工減料。

唉。

到現在我都沒敢告訴我同事這件事。還好他不懂中文。

接下來到風機。同樣不存在一個可以制霸空氣凈化領域的風機,能耗,噪音,對抗風阻的能力,風量,尺寸,壽命,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當你把風機和濾網組合到一起之後,啊哈哈哈哈,繼續最佳化吧少年。

做完這部份工作,你可以得到一個這樣的東西:

(圖片來自SmartAir官網)借用此圖沒有支持或反對這款產品的意思,如果SmartAir同仁認為不合適,請聯系我。

這就是一個純粹的風機加上一個純粹的濾網。

然後我們還要想辦法把上面那個東西變成這樣:


這一步說多了都是淚。相當於下圖中的④到⑤:

產品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反復推敲,反復試驗,反復打磨出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把最好的產品送到使用者面前。

當然也可以像某友商,拿來現成的東西改改就用,然後恨不得把每一個細節都指出來拿來行銷。

而我認為,好產品一定不只是一眼看上去好,而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地體會到新的好的點,好產品一定是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都給使用者好的體驗的。從這個角度,我認為小蛋包裝箱上的創新,是一次好的嘗試。這段是私貨,歡迎拍磚。

還沒完。設計是設計出來了,都不用說量產的問題,量產這部份單開一題都夠。這個產品從設計出來到能賣,還有很多認證需要做。比如最簡單的,這東西是插電的,我需要證明這個電不會電死人。後面還有很多認證需要做,不做的話,做出來也賣不了。基本上那些說明書,包裝箱上每一個認證logo的背後都是一堆及其繁瑣的認證程式。

這還只是單純從我們研發部門的視角看過去,配套的還有生產部門,物流,質素,市場,銷售等等所有部門的通力合作,才能把一件好的產品送到使用者面前。

現在你再告訴我空氣凈化器有沒有技術含量。


利益相關:筆者供職於Blueair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