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网上无意中树立起的「学霸」人设,我经常被误认作一个「读书破万卷」的人。
一位新+好友的小伙伴说,她认为我也是那种 「读书很快,很精准」 的大佬之一,觉得自己读书很慢, 尤其是文学书。
我回应说,其实我读书也很慢, 尤其是文学书。 这点倒没啥好惭愧的,有些文学书确实是值得细嚼慢咽的,但是那些我读得比较快的工具书,也并没有比某些读书达人更快。
碰巧当天又有个读者私下里好奇地问我,平时都是用手机读书吗?似乎是在好奇我读书多是怎样做到的,以及采用何种形式居多,由此促使我写下了这篇随感小文。
我回答说有时候会用手机阅读,但基本上什么形式都有。因为忙碌,所以读书会根据情况灵活安排。
总体来说,现在我用手机打开微信读书,大多数时候只是为了听书而不是看书。既是因为眼睛不适,也是因为不方便阅读的时候居多。详细情况可以看我之前的这篇推文:听书和看书感觉哪个更好?效率更高?你怎么选?
还年轻人觉得我睡得挺早,想必是个早起的人。
关于养成早起习惯的缘由,我曾经在文章中多次说过,还为同样想早起的人提供了许多建议。在公众号后台搜「早起」应该就能看到几篇相关文章。
睡得早嘛,大多数时候真的纯属无奈。从早到晚忙碌了一天之后,其实很想拥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哪怕只写几行字也是好的,真是不舍得睡,可是瞌睡如山倒,困难似乎比天还大。
目前我每天的入睡姿态基本分为以下几种:
1、面对电脑屏幕睡着。2、对着手机上的购物APP睡着。
3、给眼神炯炯的娃念着绘本睡着。
最后一种最糟糕。在小人不断的「妈妈你怎么不读了」的催促声中,被吵醒多次,只好回说:「不行了妈妈撑不住了,念不出来了,快睡觉吧。」小人依然表示抗议:「不行,还要念!」
我说:「妈妈困死了,实在念不了了。」然后放下绘本,也管不了他能不能睡着,直接关灯,强制他一起入睡了。
幸运的是,每次到了这个环节,小人一般也能理解配合。不过半夜他还是经常翻来覆去哼哼唧唧,继续磨折大人,更别提生病的时候了……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这是怎样一种疲累。
晚上已经如此艰辛了,然而每天天一亮,大早上你睡得正香的时候,孩子又会化身为小闹钟,不分工作日周末节假日,一年到头兢兢业业地为你提供morning call服务。
……
好吧,至少在早睡早起的生物钟养成方面,我是不需要耗费任何意志力去完成的。
不过这样一来,问题很严重:早晚带娃,白天上班,什么时候才有时间去阅读及写作?为啥苦于上班没时间阅读的我,依然总是会给人读书很多的错觉呢?
为此我仔细回想了一番,发现自己之所以还能有一搭没一搭地写下少量文字,读少量的书,确实是因为把鞍前马上的碎片时间用了起来,而且更令人吃惊的是,其实利用率并不高,即使往多里算,也没有底气说能达到50%。
可见碎片的力量有多么惊人!积跬步,不一定能至千里,因为要看有多少跬步,积累沉淀了多少。但不积跬步,就完全为0了。
想起资深读书人梁文道曾在一个视频中谈到过他的读书习惯。
以梁文道的经验,如果一个人太计较阅读的环境,那么通常那人多半是不怎么阅读,或者不太爱阅读的。
不是说非得在马尔代夫或者普吉岛这种地方,躺在阳伞下的沙滩椅上,面对碧绿的大海,端着一杯插有小伞的彩色复合饮料,才是最惬意的读书时光;又或者是必须窝在壁炉旁的柔软沙发里,盖着厚厚的毛毯,才能拿起一本有分量的书;又或者,必须是在咖啡馆的安静角落中捧起一杯拿铁或卡布奇诺,才能沉浸到一本书中;……
这些往往是时尚旅游杂志或者影视剧为我们打造的理想场景,久而久之,也就在我们的脑中深深扎根,成了一种刻板印象。
但是梁文道深知,真正的重度阅读者是怎样读书的,因为他自己就是那样的人,并且看过太多同类。
他说,如果自己身在海边,既然景色那么美,那么看风景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看书?假如真有这样的人,那么大概率恐怕不是特别热爱阅读,至少是不够热爱。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惜时如金的。当然,按照这个标准,我肯定也不达标,充其量也就是个叶公好龙的水准。
而像梁文道那类真正的读书人,其实是从来不讲究环境的。厕上、马上、浴缸里,甚至淋浴时都会看书。当然,他自己也承认,那些被他放在花洒后面架子上的书,是他觉得弄湿了也不会觉得太可惜的。
虽然我也算一个读一点书的人,但也远远没到洗澡时看书的极致程度,何况我还有爱惜书本的强迫症,怎么舍得用水毁书呢?
可是读书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争取一方属于自己的精神天地,让阅读融入生活,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阅读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当你拿起一本书时,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可以快速沉入其中。不管是电子书还是实体书,不管是在闹市还是旷野,随时可以「心远地自偏」「悠然见南山」。
共勉!
原文链接:
关注公主号「一寸书」(qy-talk),更多好书,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