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9知识 日常一人食。 基本上,我是绝对本末倒置派,在家喝茶吃饭,要不是想着用一用那些杯筷碗盘,一定会胡乱对付。一个人,想要打起精神好好喂养自己,就靠摆弄器皿了。吃饭用的食器是和器,喝茶喝咖啡吃点心等等用的是欧洲瓷。 先说和瓷。 总得来说,日本的瓷器作为餐具,性价比是很高的,设计上考虑周到,方便好用(比方厚薄,底高,容积等等)。美学风格上兼容性很强,我除了一套美浓烧之外,其他大多数的瓷器都是一样一样慢慢搭配起来的,稍稍用点心思,就不会违和。这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日常生活的情趣是慢慢丰沛渐次扩展,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过程。 简单介绍三种: 一个是美浓烧。可以成套买,品种很全,花型也多。非常结实耐用,而且可以微波炉,可以洗碗机。价格也不是很贵。合适人多时候用,摔两个我也不心疼。 第二种是有田烧。 有田烧比美浓烧要细腻华美。也更具和风。在碗盘一类常见的是古伊万里。 伊万里风最大的问题是描金,所以不能进微波炉,如下:(除了描金,其实一切釉上彩都不能微波炉和洗碗机,这个务必谨记,至于什么是釉上彩,问卖家,或自行百度。) 但也有很中国的有田烧。这个就可以进微波炉。不过,因为有田烧瓷肌比较细,胎又比较薄,所以尽量手洗。 有田烧作为日本第一大烧,价格从便宜到贵都有。上面几款都不是很贵,比美浓烧贵几元到十几元。 相对有几个名窑大厂出的价格就比较高了。 比如:深川瓷(香兰社),这个从前是皇家御窑。 老的深川瓷的木匣上还可以看到宫内造的字样,现在是没有了。 深川瓷的花型和器型都非常别致,典型日本风,但又不是常见款式,瓷釉洁白细腻。这是因为身为御窑,日本瓷器当中有名的大窑厂大流派的特色,它都能做,什么好看做什么。所以,我一般都是自己吃饭用。(我就是比较自私,哈哈。) 除了最常见的美浓烧和有田烧,其实像信乐烧波佐见烧小鹿田烧也非常不错。森正洋的设计在我看来就是用有田烧的烧法,来烧波佐见和小鹿田的纹样。(下图波佐见烧) 三就是京烧(清水烧)。 京烧非常漂亮,厚实稳重不亚于美浓信乐,艳丽不亚于有田。问题是总体价格比较贵,器型也不是很合适中国人日常吃饭。现在一些非常高档的日本餐馆、怀石料理,会用到京烧。家里吃饭么就算了。 除了吃饭。那就是喝茶喝咖啡吃点心。这个我用的基本上就是欧洲瓷。有两个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除了家里最大流的一套瓷具成套之外,我特别不推荐成套买餐具茶具,特别是欧洲瓷具。(特别是像我这样的一人食,或者小两口。) 一是因为单调。这个刚买回来不觉得,一套碗盘看着挺整齐挺高兴,时间长了,就会厌烦。那也不能全换了哇,是不是。 第二个,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欧洲人很不一样,很多东西其实是用不到的或者不好用的,买了浪费钱又占地方。所以我建议一件件买,按自己的实际需要和习惯买。 比方说杯子。你买一套茶具咖啡具其中一大半什么糖罐奶罐之类,平时肯定都用不到。更何况欧洲很多成套的咖啡杯组都是100 ml 上下的,俗称一口闷。。。看着好看,基本没用。 所以我常用的都是马克杯。200到350ml 。 (图依次100ml, 230ml,300ml, 350ml ) 补充一句,网购瓷器一定一定要看尺寸。尤其是杯组,有些杯组没有标ml数,普及一下。如果咖啡杯高在5-6厘米,直径在5-6厘米,碟子在11~12厘米,那就是喝浓缩咖啡的一口闷。。。100ml 左右。对我们这边来说,真的就太不实用了。喝茶喝咖啡比较合适(类似咖啡店里的杯组)的尺寸是180ml~230 ml(长宽高里起码有一个上7cm ) 。星巴克的马克杯都是300~350ml 起的。给大家一个参考。 然后盘子。欧洲餐具基本都是平盘,我们吃的饭菜都是汤汤水水的,根本用不上,所以超过21公分的大平盘就不要买了。一般放点心的,就是17-21公分就差不多了,也好收纳。15-17公分的盘子用来搭配马克杯正好。 第二个心得,搭配。一件件买的缺陷就是容易风格不统一,单样好看,放一起不般配不和谐。我觉得,能过得去就可以了。用具这件事,每讲究一分就多花十分钱。如果不是像我这种恋物癖和强迫症差不多就得了。 那如果不幸你就是这方面的恋物癖和强迫症和剁手党。。。(不是就不用看下去了) 晒一发~ 。。。我的建议是以一个你最喜欢的风格作为主风格,选一到两个主色调。 比如说,我这个人比较俗气,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欧洲瓷跟日本瓷不一样,一沾花花草草,要了命了,全不一样。所以我定的主要风格就是「金哒」! 这是因为经过实际使用之后,我觉得法国利摩日的瓷器是最好用也是最有的挑的。那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金哒」!不得不说法国人审美上还是很有一套的。 其实欧洲瓷器我用下来,德国瓷最高,法国第二,英国瓷那就要看年代和产地,总得来说由于过度的市场扩张,品质有点良莠不齐。(北欧或东欧瓷基本就是仿德法瓷,西班牙瓷跟法国瓷是近亲,意大利太金太花哨,吃不大消。) 稍微歪一下楼。 我看很多知乎的帖子都说外国瓷不如中国瓷,又diss 梅森之类。我心想,那他们大概没好好用过。下图杯子是kpm的,烟缸和长盘是梅森的。 德国最有名的几个大厂比如宁芬堡,kpm, 梅森。你看照片,根本就看不出它好在哪里。但一到手--套用最俗气的形容那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至于你说贵,那好东西都贵啊,梅森的价格可比我们这里现在出的一些名牌瓷差远了。我不怎么用国产瓷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贵(再有就是没法搭)。稍微看得上眼的,都是几大千几万。所以在这一点上,就实用和使用,不要太相信知乎主流的声音。 德国瓷是好的。可惜我买不起那么多,而且呢,他们风格的边界比较清晰,要搭配使用又不违和,比较费劲。 所以我就改用法国瓷,具体说就是利摩日的瓷。它的优点就是不管哪个厂牌出的,只要是利摩日产的,就能搭到一块儿。因为他们都描金。(利摩日limoges 是个地区,就像德国的梅森,中国的景德镇。除了法国瓷厂,还有美国,法德合资,西班牙的瓷厂在那里生产,爱马仕的瓷器很多就是利摩日出品的。) 法国人很奇怪,可能是因为他们艺术眼光比较高吧,所以他们很亲中国风。比如柏图,不仅收藏和仿制了大量的中国瓷,而且还邀请赵无极合作出过作品。这也是我喜欢它的重要原因。 这个按照英女王订制款复刻的果盘,就是典型的中国广彩花纹。(下图是中国70年代出口杯组,花纹是很像的) 下面是哈维兰的果盘,完全中国风。 好了,楼歪回来。 讲搭配。没别的,就是花时间。搭配的价格一定比成套要便宜。 红盘,乐博l'objet ,汉金竹系列,一个在利摩日做的美国牌子,杯,柏图BERNARDAUD,壶,丽固Legle France 。 丽固是我用的比较少,但比较推荐给大家的一个厂牌。它在利摩日算是中端价位的产品。但它其实是法国两大造瓷家族罗格朗家族和罗布克家族的结晶。产品比较小巧简洁,兼容性最好。茶壶咖啡壶千万不要买1000ml 以上的,最好是400~600ml 的。好看,便宜,好收纳。 lobjet 是现在美国卖的非常好的一个设计师厂牌。据说很受上东区新贵和中东土豪的喜爱。一套套买,贵也未必好看,拆开,可以接受。尤其是他们家狂出马克杯沙拉碗,可见新贵和土豪也是大口喝茶大盘吃菜居多。柏图是我最喜欢也用得最多的(因为很中国),也是利摩日瓷最有名的三个品牌之一(另外两个是皇家利摩日和哈维兰),由于被拿破仑,英女王和俄国沙皇翻过牌子,所以号称法国版白色黄金(德国版就是梅森)。 但法国最好的瓷品应该是塞弗勒sevres ,德国最好的是宁芬堡,它也是至今唯一一个仍把窑厂开在皇宫里的。。。。 (杯,乐博lobjet 阿郎松系列,盘,柏图) (杯,英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盘,香兰社,即深川瓷) 所以,描金+红+蓝就是构成我日常用瓷器的基本风格。而这两个颜色,也是中国瓷和日本瓷的常用色。(祭篮祭红,下图侵删) 除红蓝色之外,其他就更靠金色系。 (杯,l'objet桃里寺系列,盘,1900年特斯曼孚格Tressemann & Vogt产,这个厂估计现在都没了吧) (杯,爱马仕赤道系列。盘,英乔治琼斯George Jones,1884年产) 讲这两个,是因为我想说,这两个托盘都是二手瓷,而二手瓷其实是很不错的选择。许多名器品牌,新品既贵,现在的做工也大不如前。比如说英国骨瓷。现在许多英国骨瓷的当红品牌,其实都是在景德镇和大马制造的,品质真的是不便多言。。。 这是我收的1950年英国德比皇冠royal crown derby 的伊万里风作品。(杯子是欧洲流进来的,打火机是从美国买的。能凑成一套实在难得。)如果我没记错,这个牌子好像是骨瓷鼻祖。质地润泽,手绘图案生动美丽,描24k金,远不是现在Wedgwood 这些工业瓷可比,价格也便宜。 其实像托盘,烟缸,包括这种玩赏性的东西,用二手瓷器就有着很高的性价比。买来以后,用牙膏仔细洗干净(不要用刷一定要用软布或者干脆用手),然后高温过水一下,完全可以正常使用的。 当然如果要喝中国茶,那还是用中国瓷最高,非常贵非常美。 其实日本的茶具也是非常美又不那么贵,不过,这里就不继续臭显摆了。只说一句,只要搭配得当,不管哪里的瓷具不管是不是一套,都能放在一起用出幸福感。 (乐烧,荻烧配中国壶) 说明:就日本提到的日本瓷器分类法:一般来说如有田烧京烧,是以地方名命名的品种大类,类似景德镇,龙泉。而什么窑什么瓷,这个是品牌窑厂,类似小雅春风祥玉。但可能我文章里的大类分法跟一般可以查到的信息有点出入,比如有田烧对我来说就是有田一带产的瓷器总称,风格上有伊万里,有九谷烧,有锅岛烧,这个是大地方下的小地方,对应其出产的瓷器风格,但百度百科是把有田烧等同于伊万里烧,原因是日本瓷对外进出口,是按港口命名的,而代表风格纹样的就称为古伊万里,并且把九谷烧从有田烧里单独分列出去,但这不赖我和百度,日本人自己搞分类都有很多版本,互相还会矛盾。同样,深川制瓷和香兰社,就现代公司品牌来说,是两个品牌,但实际上他们的血脉关系,更接近同门的宗家和分家概念,而随着分家做大又成了平级,又掺杂了后来出口上做品牌营销的一些不同策略,总之,非常混乱……所以,本文只是按个人惯用方式而非百度百科的分类法来指称的。)
日常一人食。 基本上,我是绝对本末倒置派,在家喝茶吃饭,要不是想着用一用那些杯筷碗盘,一定会胡乱对付。一个人,想要打起精神好好喂养自己,就靠摆弄器皿了。吃饭用的食器是和器,喝茶喝咖啡吃点心等等用的是欧洲瓷。 先说和瓷。 总得来说,日本的瓷器作为餐具,性价比是很高的,设计上考虑周到,方便好用(比方厚薄,底高,容积等等)。美学风格上兼容性很强,我除了一套美浓烧之外,其他大多数的瓷器都是一样一样慢慢搭配起来的,稍稍用点心思,就不会违和。这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日常生活的情趣是慢慢丰沛渐次扩展,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过程。 简单介绍三种: 一个是美浓烧。可以成套买,品种很全,花型也多。非常结实耐用,而且可以微波炉,可以洗碗机。价格也不是很贵。合适人多时候用,摔两个我也不心疼。 第二种是有田烧。 有田烧比美浓烧要细腻华美。也更具和风。在碗盘一类常见的是古伊万里。 伊万里风最大的问题是描金,所以不能进微波炉,如下:(除了描金,其实一切釉上彩都不能微波炉和洗碗机,这个务必谨记,至于什么是釉上彩,问卖家,或自行百度。) 但也有很中国的有田烧。这个就可以进微波炉。不过,因为有田烧瓷肌比较细,胎又比较薄,所以尽量手洗。 有田烧作为日本第一大烧,价格从便宜到贵都有。上面几款都不是很贵,比美浓烧贵几元到十几元。 相对有几个名窑大厂出的价格就比较高了。 比如:深川瓷(香兰社),这个从前是皇家御窑。 老的深川瓷的木匣上还可以看到宫内造的字样,现在是没有了。 深川瓷的花型和器型都非常别致,典型日本风,但又不是常见款式,瓷釉洁白细腻。这是因为身为御窑,日本瓷器当中有名的大窑厂大流派的特色,它都能做,什么好看做什么。所以,我一般都是自己吃饭用。(我就是比较自私,哈哈。) 除了最常见的美浓烧和有田烧,其实像信乐烧波佐见烧小鹿田烧也非常不错。森正洋的设计在我看来就是用有田烧的烧法,来烧波佐见和小鹿田的纹样。(下图波佐见烧) 三就是京烧(清水烧)。 京烧非常漂亮,厚实稳重不亚于美浓信乐,艳丽不亚于有田。问题是总体价格比较贵,器型也不是很合适中国人日常吃饭。现在一些非常高档的日本餐馆、怀石料理,会用到京烧。家里吃饭么就算了。 除了吃饭。那就是喝茶喝咖啡吃点心。这个我用的基本上就是欧洲瓷。有两个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除了家里最大流的一套瓷具成套之外,我特别不推荐成套买餐具茶具,特别是欧洲瓷具。(特别是像我这样的一人食,或者小两口。) 一是因为单调。这个刚买回来不觉得,一套碗盘看着挺整齐挺高兴,时间长了,就会厌烦。那也不能全换了哇,是不是。 第二个,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欧洲人很不一样,很多东西其实是用不到的或者不好用的,买了浪费钱又占地方。所以我建议一件件买,按自己的实际需要和习惯买。 比方说杯子。你买一套茶具咖啡具其中一大半什么糖罐奶罐之类,平时肯定都用不到。更何况欧洲很多成套的咖啡杯组都是100 ml 上下的,俗称一口闷。。。看着好看,基本没用。 所以我常用的都是马克杯。200到350ml 。 (图依次100ml, 230ml,300ml, 350ml ) 补充一句,网购瓷器一定一定要看尺寸。尤其是杯组,有些杯组没有标ml数,普及一下。如果咖啡杯高在5-6厘米,直径在5-6厘米,碟子在11~12厘米,那就是喝浓缩咖啡的一口闷。。。100ml 左右。对我们这边来说,真的就太不实用了。喝茶喝咖啡比较合适(类似咖啡店里的杯组)的尺寸是180ml~230 ml(长宽高里起码有一个上7cm ) 。星巴克的马克杯都是300~350ml 起的。给大家一个参考。 然后盘子。欧洲餐具基本都是平盘,我们吃的饭菜都是汤汤水水的,根本用不上,所以超过21公分的大平盘就不要买了。一般放点心的,就是17-21公分就差不多了,也好收纳。15-17公分的盘子用来搭配马克杯正好。 第二个心得,搭配。一件件买的缺陷就是容易风格不统一,单样好看,放一起不般配不和谐。我觉得,能过得去就可以了。用具这件事,每讲究一分就多花十分钱。如果不是像我这种恋物癖和强迫症差不多就得了。 那如果不幸你就是这方面的恋物癖和强迫症和剁手党。。。(不是就不用看下去了) 晒一发~ 。。。我的建议是以一个你最喜欢的风格作为主风格,选一到两个主色调。 比如说,我这个人比较俗气,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欧洲瓷跟日本瓷不一样,一沾花花草草,要了命了,全不一样。所以我定的主要风格就是「金哒」! 这是因为经过实际使用之后,我觉得法国利摩日的瓷器是最好用也是最有的挑的。那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金哒」!不得不说法国人审美上还是很有一套的。 其实欧洲瓷器我用下来,德国瓷最高,法国第二,英国瓷那就要看年代和产地,总得来说由于过度的市场扩张,品质有点良莠不齐。(北欧或东欧瓷基本就是仿德法瓷,西班牙瓷跟法国瓷是近亲,意大利太金太花哨,吃不大消。) 稍微歪一下楼。 我看很多知乎的帖子都说外国瓷不如中国瓷,又diss 梅森之类。我心想,那他们大概没好好用过。下图杯子是kpm的,烟缸和长盘是梅森的。 德国最有名的几个大厂比如宁芬堡,kpm, 梅森。你看照片,根本就看不出它好在哪里。但一到手--套用最俗气的形容那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至于你说贵,那好东西都贵啊,梅森的价格可比我们这里现在出的一些名牌瓷差远了。我不怎么用国产瓷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贵(再有就是没法搭)。稍微看得上眼的,都是几大千几万。所以在这一点上,就实用和使用,不要太相信知乎主流的声音。 德国瓷是好的。可惜我买不起那么多,而且呢,他们风格的边界比较清晰,要搭配使用又不违和,比较费劲。 所以我就改用法国瓷,具体说就是利摩日的瓷。它的优点就是不管哪个厂牌出的,只要是利摩日产的,就能搭到一块儿。因为他们都描金。(利摩日limoges 是个地区,就像德国的梅森,中国的景德镇。除了法国瓷厂,还有美国,法德合资,西班牙的瓷厂在那里生产,爱马仕的瓷器很多就是利摩日出品的。) 法国人很奇怪,可能是因为他们艺术眼光比较高吧,所以他们很亲中国风。比如柏图,不仅收藏和仿制了大量的中国瓷,而且还邀请赵无极合作出过作品。这也是我喜欢它的重要原因。 这个按照英女王订制款复刻的果盘,就是典型的中国广彩花纹。(下图是中国70年代出口杯组,花纹是很像的) 下面是哈维兰的果盘,完全中国风。 好了,楼歪回来。 讲搭配。没别的,就是花时间。搭配的价格一定比成套要便宜。 红盘,乐博l'objet ,汉金竹系列,一个在利摩日做的美国牌子,杯,柏图BERNARDAUD,壶,丽固Legle France 。 丽固是我用的比较少,但比较推荐给大家的一个厂牌。它在利摩日算是中端价位的产品。但它其实是法国两大造瓷家族罗格朗家族和罗布克家族的结晶。产品比较小巧简洁,兼容性最好。茶壶咖啡壶千万不要买1000ml 以上的,最好是400~600ml 的。好看,便宜,好收纳。 lobjet 是现在美国卖的非常好的一个设计师厂牌。据说很受上东区新贵和中东土豪的喜爱。一套套买,贵也未必好看,拆开,可以接受。尤其是他们家狂出马克杯沙拉碗,可见新贵和土豪也是大口喝茶大盘吃菜居多。柏图是我最喜欢也用得最多的(因为很中国),也是利摩日瓷最有名的三个品牌之一(另外两个是皇家利摩日和哈维兰),由于被拿破仑,英女王和俄国沙皇翻过牌子,所以号称法国版白色黄金(德国版就是梅森)。 但法国最好的瓷品应该是塞弗勒sevres ,德国最好的是宁芬堡,它也是至今唯一一个仍把窑厂开在皇宫里的。。。。 (杯,乐博lobjet 阿郎松系列,盘,柏图) (杯,英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盘,香兰社,即深川瓷) 所以,描金+红+蓝就是构成我日常用瓷器的基本风格。而这两个颜色,也是中国瓷和日本瓷的常用色。(祭篮祭红,下图侵删) 除红蓝色之外,其他就更靠金色系。 (杯,l'objet桃里寺系列,盘,1900年特斯曼孚格Tressemann & Vogt产,这个厂估计现在都没了吧) (杯,爱马仕赤道系列。盘,英乔治琼斯George Jones,1884年产) 讲这两个,是因为我想说,这两个托盘都是二手瓷,而二手瓷其实是很不错的选择。许多名器品牌,新品既贵,现在的做工也大不如前。比如说英国骨瓷。现在许多英国骨瓷的当红品牌,其实都是在景德镇和大马制造的,品质真的是不便多言。。。 这是我收的1950年英国德比皇冠royal crown derby 的伊万里风作品。(杯子是欧洲流进来的,打火机是从美国买的。能凑成一套实在难得。)如果我没记错,这个牌子好像是骨瓷鼻祖。质地润泽,手绘图案生动美丽,描24k金,远不是现在Wedgwood 这些工业瓷可比,价格也便宜。 其实像托盘,烟缸,包括这种玩赏性的东西,用二手瓷器就有着很高的性价比。买来以后,用牙膏仔细洗干净(不要用刷一定要用软布或者干脆用手),然后高温过水一下,完全可以正常使用的。 当然如果要喝中国茶,那还是用中国瓷最高,非常贵非常美。 其实日本的茶具也是非常美又不那么贵,不过,这里就不继续臭显摆了。只说一句,只要搭配得当,不管哪里的瓷具不管是不是一套,都能放在一起用出幸福感。 (乐烧,荻烧配中国壶) 说明:就日本提到的日本瓷器分类法:一般来说如有田烧京烧,是以地方名命名的品种大类,类似景德镇,龙泉。而什么窑什么瓷,这个是品牌窑厂,类似小雅春风祥玉。但可能我文章里的大类分法跟一般可以查到的信息有点出入,比如有田烧对我来说就是有田一带产的瓷器总称,风格上有伊万里,有九谷烧,有锅岛烧,这个是大地方下的小地方,对应其出产的瓷器风格,但百度百科是把有田烧等同于伊万里烧,原因是日本瓷对外进出口,是按港口命名的,而代表风格纹样的就称为古伊万里,并且把九谷烧从有田烧里单独分列出去,但这不赖我和百度,日本人自己搞分类都有很多版本,互相还会矛盾。同样,深川制瓷和香兰社,就现代公司品牌来说,是两个品牌,但实际上他们的血脉关系,更接近同门的宗家和分家概念,而随着分家做大又成了平级,又掺杂了后来出口上做品牌营销的一些不同策略,总之,非常混乱……所以,本文只是按个人惯用方式而非百度百科的分类法来指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