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写的发布在专栏「南山快评」(微信订阅号:nanshankuaiping)上的文章【互联网持续冲击下,电视台将何去何从?】,直接贴过来了。
过往的辉煌
在笔者小的时候,打开电视收看动画片成为放学回家后最大的乐趣,用的是自带两根天线的黑白电视机,并且还要乘爸爸妈妈不在家偷偷看,因为家里对学习抓得比较严,不太允许有太多的娱乐活动。例外的情况是他们也被电视节目吸引的时候,你就可以跟着看,比如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和【大汉天子】,这些记忆至今印象深刻。当年互联网才刚起步,只有少数地方有条件上网,并且速度非常慢,远没有如今这般风风火火。在那个时代,电视节目是人们平时休闲的中心,电视台的收视率也远比现在更高,【还珠格格】迄今为止依然是亚洲电视剧收视最高的电视剧。
2004年、2005年【超级女声】,一到中午和晚上,只要能找到一台电视机,那一定是在播放「超女」,并且周围聚集少男少女和大妈,简直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而那也是电视台从巅峰没落的开始。2005年之后,美国的YouTube,中国的优酷等视频网站出现,基础设施完善带来的网络带宽提升彻底改变了人们看视频的模式。有上网能力的人可以很轻松选择自己想看的节目,而此前电视观众是没有多少自由选择节目的权利的,电视台播什么你就只能看什么,最多在台与台之间进行切换。
压力下创新,一超多强的局面
时代在改变,电视台早已没有此前众星捧月的辉煌,在转型的压力下,近几年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创新能力比较强的电视台,纷纷走节目创新的路子,推出【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极限挑战】等新节目,并且学习美国电视台的做法开辟电视剧周播模式,以期留住用户。几大电视台在综艺节目上都尝到了甜头,然而在电视剧方面除湖南卫视之外都乏善可陈。2015年最火的两部电视剧【武媚娘传奇】、【花千骨】都在湖南卫视首播,取得很高的收视率,刷爆社交媒体话题榜。而口碑很好,赢得一片赞誉的【琅琊榜】,在电视收视率方面表现一般,更多人选择在视频网站上看。2015年已播出电视剧收视率前十有九部是在湖南卫视播出,在电视剧方面基本是一枝独秀的局面。
在业内对电视台有一个分法,根据电视台的收视率,湖南卫视算超一线,浙江卫视、江苏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是一线,其他电视台是二线。湖南卫视2015年收入将达到75亿元,而很多二线卫视则可以说是惨淡经营,电视台之间的实力差距非常大。
湖南卫视能取得现在的地位归功于持续创新,从【快乐大本营】开启内地综艺模式,【超级女声】第一次出现全国选秀,【爸爸去哪儿】第一个真正成功的真人秀节目,最先推出电视剧周播的模式,最先推出自己的网络平台芒果TV,最先在微博上与用户就节目进行互动。这些年,湖南卫视一直是其他电视台的标杆,努力要超越的目标。
网络时代,不对等的战争
除了瞄准湖南卫视之外,各大电视台更大的敌人是网络视频。现在,在大城市的地铁上,随处可见人们拿着大屏的智能手机,戴着耳机,观看早已下好的视频内容,这已经不再仅仅只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40、50岁的中年人也加入进来。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土豆、乐视等视频网站已经是人们看电视剧的首选,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电脑由于携带不方便相对电视机的优势还没有那么大,在人手一台智能手机之后,随时随地都可以消费视频内容,竞争的双方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面。
统计收视率的两种方式恰好可以反映传统电视台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差距,传统的电视收视率采用的是央视索福瑞的数据,这种是取样的方式,全国取几万样本用户代表全部观众,只能反映个大概情况。而新的智能电视采用酷云的数据统计,收集所有智能电视和有线电视机顶盒的数据,统计甚至可以精确到每一分钟。遗憾的是,后一种统计的数据至今仍被称作「野榜」。我们都知道抽样调查肯定会有误差,相对于全国上亿电视观众,用几万样本用户来代替有很大的局限性,显然无法和精确统计每一台设备得出的数据相比。和很多领域一样,官方的还停留在一个保守的阶段,而民众早已将票投给创新和改变。
未来在哪里?
或许电视台在短时间内不会被淘汰,在中国还有很多地方连不上网,网民数量还只有全部人口的一半,老人和小孩也都不太能够自己操作智能设备。但趋势就是未来,只会被延缓,不能被阻止,该来的还是要来,在互联网浪潮下的冲击下,电视台的未来在哪里?
出路一:自建互联网视频平台。
湖南卫视这样超一线的电视台的选择是推出自己的网络平台:芒果TV,绝大部份的内容自己保留或者买断独家版权,电视台走独播的模式。芒果TV的核心竞争力是只能独家播放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其他的视频平台找不到。对于一个喜欢【爸爸去哪儿】的观众来说,只能选择下载芒果TV。这一套打法是建立在湖南卫视多年「轻松、快乐」的品牌定位之上,因为湖南卫视电视节目和电视剧的高收视率,所以最好(或者最火爆)的电视剧一般都会优先考虑卖给湖南卫视独播,而湖南卫视自己制作的综艺节目在业界也是属于水平最高的那一档,观众被精心制作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吸引,逐渐产生品牌忠诚,这是一种很明显的粉丝经济模式,湖南卫视可以被称作国内电视行业的「苹果公司」。芒果TV下载量已经跻身在线视频软件的前5名,对于电视台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了。
这样的机会属于处于领先位置的少数电视台。
出路二:电视台之间合并或依靠政府补助。
笔者认为中国的电视台数量太多了,如此多的电视台并没有给予观众更多样的选择,反而是同质化很严重,有一段音乐节目很火,纷纷做音乐节目,相亲节目火,纷纷做相亲节目,真人秀很火,又都纷纷做真人秀,逼得广电总局看不下去推出「限娱令」。在充分市场化的条件下,并不需要这么多全国播出的电视台,在美国也只有NBC等几家全国性的广播公司。
国内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电视台原因在于,在官方的思维模式中,电视台具有宣传作用,在90年代以前甚至完全是服务于宣传,在市场化之后电视台可以自己灵活创收,前提是保持一定的宣传作用,比如转播央视新闻联播以及各地方新闻联播等。在当下的大环境下,这种情况发生突变几乎没有可能,因此只能从资本层面着手改变,设想一个有实力的电视台入股经营不太好的电视台,用作新节目的创新基地和人才的锻炼基地,到了该播本地新闻的时候照播本地新闻。
几年前,湖南卫视打算用这种方式合并青海卫视(那段时间青海卫视托管给湖南卫视),但被制止了,原因是当地领导不同意,当地领导认为一个省养不起一个向全国宣传的电视台,面子上过不去,不如由当地政府每年给予补贴,这便是电视台的另外一条出路:保持基本的节目播出,保留一定的宣传作用,不追求大规模盈利。
出路三:转型成为内容生产方。
说到底,不管是电视台还是视频网站都只是一个播放内容的管道而已,当下最具话语权的已经不再是平台,不管是【中国好声音】还是【爸爸去哪儿】都足以促使用户下载拥有独家播放版权的客户端,客户端本身并没有太大差别,行业发展至成熟阶段,技术、体验都已相差无几,所以独一无二的优质内容便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与腾讯视频、爱奇艺、乐视、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合作,将内容输出给视频网站获得收益,这是另外一种增加收入的路径。
现在4G网络正在普及,各视频网站付费看电影、电视剧模式已经建立,在不久以后,随时随地用移动终端看视频内容会真正成为现实。随着时间的推后,使用互联网的人群占总人群的比例会越来越高,也许有一天,电视台只会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狼不是来了,而是已经在吃肉。
安利一下:「南山快评」(nanshankuaiping)是一个杂文专栏,聚焦热点新闻,理性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