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目前家用车基本都是低压胎。意味着,你可能看到「鼓包」,但是它不大会「爆炸」。如果它漏了,气压不会急速下降,而是需要一定时间慢慢变瘪,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反应,所以不大会出现极端情况,车辆和人员都会更安全。
爆胎这事儿稍有复杂,但是我不想那么着急一口气说清楚,让我们一点儿点儿来。
让我们一起想一想,轮胎爆胎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儿?当然就是,轮胎瘪了。这意味着它的半径变小了。如果在同一轴上的一对轱辘转速一样,但是半径不一样,半径小的那个走过的路程就少。那么这对轱辘就会一起向小轱辘(爆胎)一侧偏转。
如果一个四轮车辆的四个轮子都是「 死的 」,我是说没有转向功能,四个轮子的行驶方向都是相同的。这个车辆在行驶中,忽然一个轮子变小(爆胎)了。分类讨论一下:
可是,我们开的车,前轮是「 活的 」,还和上面不太一样。如果驾驶员 不控制方向 ,行驶中:
如果驾驶员及时响应了,他/她开始 控制方向 ——
如果驾驶员及时响应了,他/她一脚 急刹车 ,呵呵——
顺便补充相关的几点:
因为前轮是导向轮,前轮比后轮的行驶里程更长,磨损更大。
对于前置发动机的车辆,前轮的负载更大,它们面对的摩擦力也更大。
对于前驱的车辆,地面对车辆的推力集中在前轮上。
所以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前轮任重而道远,所以还是把新轮胎放前轮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