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宋氏三姐妹年轻时在上海的生活是怎样的?

2016-05-18心灵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最标准的白富美。白富美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享受生活,至于努力工作、赚钱、投资,那都是男人们的事情。

宋美龄1917年海归回到上海,其实也想过要去社会上求职,但遭到父亲宋嘉树的坚决反对,于是在宋父去世前,一天班也没上过。在遇到蒋以前,宋在上海的生活非常优越,根据书信记载,基本每天都是在购物、电影、舞会、戏剧当中度过的,在遇到蒋以后谈了一场5年的恋爱,然后就直接进入中国的核心圈。

宋美龄后来有去基督教女青年会讲英语课,同时参加一些教会组织的社交活动,这种社交对于上海当时的富家小姐来说可以算是标配,当时围绕在这种富家小姐周围的单身男人很多, 我一直觉得阿飞正传里最后出场的梁朝伟就是这种hunter的低配版。当然宋家接触的年轻男人层次不会差,譬如张学良算一个玩伴(因为这段经历,宋美龄一辈子管张叫「Peter」’)

一个人10岁到20岁这10年在哪里度过,决定了一辈子的归属感属于哪里。这10年宋家姐妹一小半时间在上海,一大半时间在美国,无论从观念还是生活方式上,基本是全西方式的:

吃:以宋美龄为例,每天早晨标配的是果汁,杏仁茶,酸奶,Scrambled eggs,吐司是高纤的,必须有新鲜水果,咖啡必须decaf

穿:之前没有直观感受,最近在上海的宋氏三姐妹特展有放出很多珍贵实物,可以看出宋美龄在那个年代的着装品位丝毫不逊色于现在:

(宋的旗袍很多,在美国演讲时她每天换的旗袍是美国报刊茶余饭后的热点,宋美龄是个天生的交际花,深知略显神秘的东方服饰则会引起普通美国人的好奇,进而关注中国的战况)

用:

宋家姐妹用过的CHANEL包(谢葛巾指正)

宋家姐妹用过的银质PRADA手包

宋家姐妹用过的鱼嘴蝴蝶结凉鞋

宋美龄为自己婚礼设计的婚纱全套,上海展出的,这双鞋子比较吸眼球,扔到今天的Jimmy Choo毫无违和感

住:早在1891年宋父便在虹口自建了一栋中西合璧风格的两层楼居室(现在东余杭路的宋氏老宅)。1912年宋家搬迁到法租界的宝昌路(现淮海中路),设施环境较虹口老宅更优越。

1918年宋耀如逝世后,倪桂珍带着儿女迁居到陕西北路369号,也是宋氏姐妹居住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住宅,西欧乡村别墅风格,两层半高,花园面积有980平方米。别墅还配了停车位,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因为上海在当时根本还没有几辆汽车。

(陕西北路的宋家花园)

行:宋家偏爱别克老爷车,宋美龄1917年在美国写给同学的信中,就已经提到了「我们已经订购了别克汽车,但是运气不好,后面的货要下周才能到」,而这时整个中国所有的汽车加在一起不超过一百辆。

教育: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原本就出身名门,外婆是徐光启的十七代孙女,外公倪韫山就曾留学美国,算是个法律学者,活跃于社会上层,各界都有朋友,既为清廷做事又同维新派有联系,两面下注。

父亲这边,Charlie宋传教士出身,和西方天然亲近。Charlie原本不姓宋,姓韩,后来被过继给姓宋的有钱舅父才改的姓。收养后不但有了英语家庭教师,还一直生活在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回国后先是在上海搞印书馆印圣经起家,赚到了第一桶金。

后来逐渐投资办面粉厂、纺织厂、烟草公司,都得到了贵人的支持。连后来的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年轻的时候要办面粉厂和纺织厂也需要宋家的扶持。

在思想开明的父亲主持下,宋家姐妹5岁就被送到教会学校中西女塾念书,也就是今天的市三女中。送到这种学校就是留美预备班,学费昂贵,就读的学生多为中上等家庭的女孩子。而此时一般普通人家的女孩子是不上学的。

(中西女塾 – 市三女中的前身)

宋美龄良好的英文和社交礼仪都是在这个阶段打的基础。这些技能在宋美龄1942年访美时为中国争取到巨额援助派上了用场,这是后话。

二战时期罗斯福还赠予她一部别克当作礼物。同时代的别克车在中国仅剩此一辆,现停在南京东郊的美龄宫。

都知道宋美龄二战时和富兰克林罗斯福关系好,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她大姐宋霭龄早在1905年就随她姨父温秉忠出席过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举行的宴会。这年她才16岁,这年还是大清国,距离二战宋美龄访美还有将近40年。

宋美龄在上海的教会学校和美国度过了少女时代,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连中文都是回国后找家庭教师补的。她曾经不无骄傲的表示自己只有脸孔是属于东方的,这个自我评价对于整个宋家来说真的是恰如其分。

蒋多次和人表达过自己不喜上海。和蒋不同的是,宋一生喜欢上海,可能因为对于女人来说,上海是当时全亚洲所有西化城市里生活品质最高的地方。


我的相关回答:

为什么法租界在中国电影电视里出现的概率要远高于其他租界? - 肥肥猫的回答

--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