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需要,会对标一下不同品牌的车
正好昨天试驾了一下 问界。
整车的机械素质在这个层面实际上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凡是涉及ADAS功能的地方,华为确实挺牛逼。
愿称为软件之神
举一个小例子
华为学习泊车时候,会自动扫描经过的所有区域然后记录到系统里,下次再来时候无论是不是线路有重叠都可以识别上,启动自动泊车时候,整车的速度可以到20km/h,整个过程遇到障碍物的减速以及转弯的控制真是极其丝滑。
除了识别已经有停车线功能的车位,还可以自定义一个车位位置,然后也可以自动泊车,这个功能也是其他新势力没有的。
我和我同事讲也是,自动泊车就是一个小型自动驾驶demo,它是一种集 感知,决策,路径规划,执行等几大模块全了的小场景自动驾驶。
华为在这个地方体现出了恐怖的软件研发能力,这个结论得出是因为我还试驾了其他几个新能源车型,都没有华为做的好。
还有一点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每次辅助驾驶启动时候,它都会在中控屏上告诉你,它下一步要干啥,转角要怎么转,车身姿态会怎么变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机交互功能。
BYD 呢,我愿称之为硬件之神。
BYD把硬件玩儿到了极致,把整条产业链的研发搞到了极致,上下游只要有需求,BYD就会花大量资源去投入研发,然后形成产业优势,成本优势。
但是也不是说BYD的三电软件开发能力不行,只是和huawei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BYD的这种模式对于产业结构上来讲其实是贡献了大量就业岗位,创造了大量的工业价值。
两家公司对比来看,华为是走高精尖软件开发的路,BYD走的是硬件开发的路。(不要纠结,这里就是做一个比喻)
我倒是希望,两家公司都可以更好的发展,把中国的汽车工业水平再上一个台阶,然后出海捕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
华为和长安成立合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