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网传比亚迪要求供应商 2025 年起降价 10%,相关人员回应称「年度议价是行业惯例」,如何看待此事?

2024-11-27汽车

我身边有好几个案例可以分享:

先说个2017年某国内头部车企的真实案例,反正已经过去很久了,车型也停产了,这个头部车企自从不是头部后,也改正了,所以可以拿来说一说。

上汽旗下历来有很多零部件供应商,给国内各家车企供货,2015年以前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降本要求当年都是3-4%,5%都是要用战略合作来换取的(比如新项目该供应商可以优先选择自己要做的零部件,挑剩下的再给其他供应商),这种方式的VAVE是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伤害的,毕竟定点时候就对自己有利。

2017年那个事情,上汽的零部件供应商T1给这家国内头部OEM供货,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应对当时的2018年燃油车饱的寒冬,该OEM突然要求旗下某座舱产品降本10%以上,虽然是不是什么高利润的零部件,而且当年环境还不错的,上汽旗下T1的基本待遇也完全可以比肩如今的比亚迪,但突降10%+,也直接导致了T1将压力直接转嫁给下游T2(T1负责研发和组装,T2负责子零件制造),T2也是业内能力出众的供应商,哪里受得了这种气,虽然没有发下面这样的硬气邮件来回复,但也直接拒绝:

我司不供了!

此次比亚迪降价事件,寒冬大背景下,该供应商的回复,有理有情,对应工整

刚才说了,好在T1的这个件技术门槛不高,所以很快找到了另一家愿意降本10%并且自身还有利润可以完成明年降本指标的供应商来供货(我们暂且称他T2-2),T2-2拿到零件的原材料和模具后就开始生产,结果供货一个月,刚交出去4000台,产品就在OEM的停车场发生批量脱胶问题。

此时T1和OEM都慌了,SQE第一时间驻厂,结果OEM的SQE也不是很懂T1研发的产品,看不出门道,除了天天把工厂老板关在小黑屋里面也没别的办法,工厂老板么知道门道,但不知道怎么在抱住降本10%不亏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

最终只能T1派专家下场,T1也是派了两名专家才想出对策:

因为原来的T2可以保质保量完成产品是整个产品按照TDS标准工艺,标准用量,正面喷涂来保障寿命和性能的,但降本后T2-2直接取消了整个面的胶水来实现降本,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胶水喷涂加回去会导致成本上升

材料更改成不需要胶水的也会导致成本上升

人员工艺优化还是会导致成本上升

产品造型和结构更改不仅不现实而且重开模具费用更贵

人,设备,材料,工艺,环境所有方案都绕不开成本 你要知道在零部件大幅降本下:绝不可能依靠科学实现性能合格的目标,只有把表面做过去,年度实验里面去掉产品开发时候的严苛实验项目,后续就靠玄学了——但愿少出事。

于是,拆东墙补西墙

最后只能降低其他原材料的成本,牺牲部分其他结构的性能,然后把这个零件局部胶水加回去,同时再补贴部分给材料选择了一款对胶水依赖不大的面料,以达成即便发生脱胶也客户目视不可见的水平。

但即便如此,后续5年生命周期里,还是陆陆续续发生了多起脱胶、一部分被4S店以客户使用不当为由推脱了,一部分坚定的消费者得到了换件的补偿,但我们都知道,高分子材料做的面料就和出租车上廉价座椅大面一样,时间长了总会松的,只不过过了3年质保期,客户只能自费更换了。

这是当年速腾的一起批量质量事件,事件多了后我们内部分析发现是产品设计和材料组合都发生了错误导致,当时加之别克一款车也发生了问题,后来就促成了泛亚建立了自己的胶黏剂材料组合管理库。但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情,很多觉得用久了就这样,不是自费更换就是自己打胶DIY,最终损失和承受痛苦的都是消费者

再说个最近的

最近开发新车型时候我发现内饰真皮材料实验大纲里,国内很多车企都没有针对六价铬的测试要求(技术背景:80%的车用真皮都是铬鞣皮,采用无毒的三价铬作为络合剂,但是在长期使用种三价格会氧化成有毒且致癌的六价铬),而欧盟对此有对应要求,我翻阅了凯迪拉克,PSA和沃尔沃的对应要求,给到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测试并执行。

结果供应商给我来一句:「X专,如今国内谁管这个,有哪家车企懂这个,他们只知道头层皮,连真假nappa都分不清,消费者更是只知道配置有真皮就是好,你纠结这些国内99%没人管,我们还要增加成本改进化料的东西干什么。」

我的回答,「没人管因为没人懂,要么后续我们出口车型我找采购以此为由换供应商供,但我更希望你可以自己以此和采购谈价格,减年降,但我保证标准大家都一致,我要对此负责的。」

注意,这非车规标准,而且只是测量方式,里面没有限值

这些案例和成本相关,更是和车企研发的知识水平相关,不要觉得车企会比T1供应商和原材料供应商更懂,车企costing部门做的所谓摸清供应商边界成本,都是基于与劣币对标和不了解产品细节差异,而coasting如果真什么都懂而评估价格,那每年降本KPI就完成不了,能力和目标本身就是矛盾的。

搞了这么多年研发,有一条铁一般的定律: 永远不要去拿市场份额去考验车企的良心,能约束车企良心的只有国家法规,如果车企有问题国家不强制召回,那其他车企除了跟风别无他法,承担后果的都是最基层的百姓,因为10-20万的市场体量最大,成本竞争也最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