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孩子快 2 歲了,不太會說話,只會哼哼唧唧,帶他帶得心態爆炸了,我該怎麽辦?

2020-04-01親子

可以感受到題主的焦慮和無奈啊,其實我之前也是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在我育兒這幾年來,我總覺得最坎坷的事之一就是我家哥哥的說話問題了。

我自己在語言方面算是比較有優勢的,哥哥出生後,我很快就成了繪本達人,囤了很多書,還非常註意跟哥哥的互動交流,讀繪本、唱兒歌、認真對話,該做的一樣也沒有少。

本以為他在我這樣的熏陶之下,應該能夠口吐蓮花吧,或者至少能比同齡人稍微早那麽一點點說話吧。結果並沒有,甚至同齡人都開始咿咿呀呀學話了,我家哥哥還金口不開。

說不焦慮肯定是騙人的,看著一歲十個月還是只會說個位數詞匯的哥哥,家裏老人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會念叨說怎麽還不說話,在小區裏也常常被別人問「現在會說什麽啦?」

在哥哥說話晚已成定局之後,我倒是有些看開了,耐著性子查了很多資料,發現原來擔心的很多事情,其實都並不是問題啊。我本應更有信心地去面對內心的焦慮和外人的議論。

看到這個問題後,我翻找了一下當時緩解我焦慮的筆記,來分享給題主,也分享給有同樣焦慮的朋友們。

1、「說話晚」

之前查資料的時候,看過AAP(美國兒科學會)對語言發育裏程碑的要求,是這樣的:

1.在1歲半的時候,會用一些動詞,例如:走、跳,以及表示方向的詞:上、下、裏、外;
2.到2歲時,會掌握「我」、「你」,並且一直使用。

大部份孩子在2歲之前能掌握至少50個詞匯,並且能把2個單詞放在一起組成短句子。按這個標準,我家哥哥的確是說話晚一些。

但是,孩子不是從工廠流水線上出來的產品,沒有統一的標準,更沒有內建說明書。具體到每個孩子身上,一定會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我也好奇,到底 語言發育多晚才是需要引起註意的? 我找到了這樣一份資料,如果出現下面這些情況,就需要註意了。

1歲 :不會嘟嘟囔囔,完全不模仿,大人說話的時候完全沒反應
1歲半 :1個詞都還不會說
2歲 :只說很少的詞,基本只用手勢來溝通,或者突然喪失了語言能力——比如詞匯量減少,或者不說話了
2歲半 :只說單音節的詞,總是漏掉最後一個輔音(比如pig,只說pi),詞匯量依然少於50個

(參考來源:http://www. parenting.com/article/s peech-delays )

看完這個我立刻就安心很多了,哥哥雖然說話晚,但並沒有晚到成為一個問題。

我了解到的大多數說話「晚」的孩子,都不會比上面這些標準更晚,他們也和哥哥一樣最終都有了正常的,甚至非常棒的語言能力,請大家不要太焦慮,有的孩子就是想準備好了再開口啊!

2、「不模仿」

記得有段時間我很焦慮的一點是,我發現哥哥不怎麽模仿我們大人說話,但是在很多育兒書籍裏都提到,孩子是透過模仿來學習語言的。

後來我才慢慢意識到,不是哥哥不模仿,而是我們大人給他太大壓力了。

比如說,哥哥想吃蘋果,就用手指著,一邊啊啊啊,大家都明白他想要蘋果,但是為了鼓勵他說話,奶奶就會拿著蘋果,對哥哥說:「寶寶,你說蘋~果~,奶奶就把這個給你。」

說了好多遍,但是哥哥完全不為所動,繼續啊啊啊,奶奶也繼續勸說,最後僵持到尷尬的地步,哥哥也依然什麽都不說。

類似的引誘方式家裏每個人都嘗試過,但從來沒有成功,我觀察哥哥在自然狀態下,還常常能冒出一兩個詞,但是一旦別人要求他說話,他的小臉上就滿是壓力和為難,似乎在心裏徹底關上了說話的願望之門。

有一次朋友來家裏玩,陪著哥哥蹦蹦跳跳,朋友一邊高興地喊:「跳!跳!跳!」哥哥也非常自然地模仿著喊:「跳!跳!跳!」

看,不模仿很多時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環境不合適,而導致孩子不願意模仿。

3、「不回應」

哥哥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對我們說的話,行動上會配合,但是很少有語言上的回應。

後來我發現,我們和哥哥說話的時候有一個傾向:喜歡用疑問句。我們都常常會拿著東西問哥哥:這是什麽?那是什麽?蘋果在哪裏?誰是媽媽?他對這樣的溝通永遠都是冷漠臉。

將心比心地想一想, 當我們使用疑問句的時候,孩子本來表達能力就相當有限,疑問句更會讓他感覺到被檢查、被質問,很容易產生壓力感。 這種情況下,叫孩子怎麽回應?

所以,我在和哥哥的交流中, 慢慢把疑問句轉化成陳述句

比如當桌上有一個蘋果,我不會再問,這是什麽呀?而是會直接說,你看,桌上有一個蘋果(加重蘋果的讀音)。這麽做了之後,我能感覺到,我和哥哥之間不是一個人提問一個人回答的關系,而是我和他站在同一個角度,一起去認識蘋果這個物品,去了解「蘋果」兩個字的發音。哥哥在熟悉了蘋果之後,偶爾會跟著我重復「蘋果」,後來自己就能夠主動使用這個詞語了。

這樣的學習過程,比我總是問他「這是什麽」,然後期待他回答「蘋果」,要輕松自然太多了。

4、「說不清」

我曾經專門花過幾天時間,把自己當做一個錄音機,記錄下哥哥在自然狀況下能夠表達的詞匯。

我發現,有些詞匯哥哥的發音是不標準的,但他實際上已經了解詞匯的意思和用法,也知道大體的發音。比如哥哥當時說「弟弟」和「姐姐」, 發音都近乎「die die」,但是仔細聽還是能夠分辨出是兩個詞,使用的場合也都是正確的。

後來哥哥在表達英語詞匯的時候,更是常常有些獨特的發音,比如elephant,哥哥覺得太長了,就只說phant;比如help,中間的l很難清晰地發出來,哥哥說的就是hump。

我發現在那個階段的確很難要求孩子口齒清晰地表達,我會 嘗試著解碼他的語言,確認正確後,也不會去糾正他的發音,而是先模仿他的發音 ,表示我聽到了他說的,再用正確的發音方式表達出來。

孩子的語音發展也是漸進的,誰也不可能一開口就是標準的口音,如果家裏的語言環境再復雜一些,孩子發音不標準的問題也會更突出,但這些都是正常的。只要能夠正確使用、能夠交流,隨著孩子輸入的標準語音越來越多,以及對自身的口腔肌肉控制越來越精準,他們肯定都能說一口標準的母語的。

5、「轉身就忘」

我發現孩子特別健忘,常常會一轉身就徹底忘記發生過的事情。哥哥也是如此,那段時間我常常很苦惱,為什麽蘋果這個詞說過很多遍,下一次問他,還是不會呢?

沒有什麽聰明的辦法,我開始用更慢、更清晰的語音語調說出希望哥哥學會的詞匯,同時配合一定的手勢、口型,還會重復說幾次。

還是以看到蘋果為例,我會說:「你看,桌上有一個蘋果( 加重蘋果的讀音 ),蘋果圓圓的( 配合手勢畫圈圈 ),蘋果紅紅的( 發「紅」這個音的時候讓嘴型誇張一些 )。」

等哥哥看了看蘋果,感受到這個物體和我的語言之間的聯系,我會再重復說一到兩遍,把「蘋果」「圓圓的」「紅紅的」這幾個詞再著重說出來。

孩子是活在當下的一種生物,我們很難要求他們現階段就有多強的記憶和回顧能力,所以能做的就是在他們的每一個當下,用更生動、更深刻的方式和他們一起經歷。

此外,重復重復再重復,就是學語言的不二法門啊!

6、「口吃」

哥哥後來慢慢地就開始說話了,我其實很難判斷是因為我後來做出的調整,還因為是他本身就準備好說話了。可是有一段時間,在表達已經掌握的詞匯時,哥哥又開始結結巴巴了。這真的把奶奶嚇壞了,很擔心以後是不是就會口吃了。

其實在剛學說話的年齡,結結巴巴是很正常的。因為這時候孩子的思維已經相當活躍了,但是表達能力常常會跟不上腦子思考的速度。哥哥時常會出現這樣的語言:「媽媽,我,媽媽,要,我要,蘋果!」 越是情緒激動的時候,越容易出現「口吃」的情況。這和真正的口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是成長過程中的階段性現象而已。

所以就算外人指指點點,我也會給他完全的鼓勵和信任,而且我覺得這種情況在學齡前都是很正常的。

如今,哥哥的語言發展和同齡人相比完全不差,弟弟後來語言發展卻是出人意料的超前,估計跟兩個同齡人之間的交流有關。看著兩個孩子整天在我身邊嘰嘰喳喳,回想那段為了哥哥說話而焦慮糾結的日子,真心覺得,再權威的科普知識,也得由自己一點點從書上搬到生活裏,慢慢去運用、打磨,直到最後看到成效。

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遭到外人的評判、家人的質疑,但為母之道,就在於遇到困境的時候,讓自己更強大,然後一點點影響身邊的人,最終為孩子創造一個有利於他成長的良好環境。

後來當我和家人反思當年為什麽哥哥好像什麽都懂,但卻不願意說的時候,我們也意識到當年不知不覺之前,不小心踩到的「雷坑」。我也私下分享過很多媽媽,可能這些坑大家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所以這也是家庭常見的共性疏忽。

01 語言大環境不夠豐富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盯著一些小的溝通模式,看與孩子的互動關系,比如今天爸爸負責和孩子說普通話,媽媽負責和孩子說英語。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去統計和孩子溝通的總量。

孩子的語言學習是需要密集轟炸的,這種密集轟炸在於孩子需要時刻被喚醒語言溝通的「氛圍」。比如我家當年的情況,其實整體家庭環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比較安靜、規律,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他的語言累積量就需要更長一點時間的浸泡,才能量變出現質變。

還有一些媽媽反映,她們自己和先生都上班去了,老人家在家裏陪孩子真的不大知道做什麽才好,所以經常就是白天帶孩子去外面逛一上午,下午再睡一下午,放一個音訊和音樂,但這樣的啟蒙方式,對語言能力的提升也不會有實質的效果。

了解自己家庭的氛圍和關系動態,是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焦慮,也不至於總是提著心思去想「孩子到底怎麽了」,比如盯著隔壁家孩子的語言詞匯量,來忐忑自己家孩子的語言詞匯量。

但實際上自己可能也就只有晚上2個小時和孩子讀繪本,孩子的有效語言輸入環境,也許就只有這晚上的兩小時。所以這個語言大環境對於孩子來說,其實並不是足夠豐富的。

02 孩子沒有太多場合表達語言

語言是孩子思想的媒介,它並不是用來當做抽象工具,而是每一個人社交和溝通的工具。所以 雙向的溝通和交流,是語言啟蒙的核心要義。

要在語言上做到雙向,其實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可能一不小心就疏忽了。比如我家當年的情況,Joshua其實很擅長手語,所以他總是首選自己的肢體語言和手勢來達到交流的目的,而細心的長輩也總是一瞬間便知曉意思,加速完成了對話的回路。

但對於孩子來說,語言啟蒙的通道需要是雙向,才能刺激孩子去嘗試延展自己的語言容量。 如果孩子透過一句簡單的指令、描述和稱呼就已經可以解決,那麽其實會弱化了孩子必須得用語言來表達需求的欲望,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不需要去主動開口說點什麽。

這些看似的「默契」,其實是忽略了去幫助創造孩子「溝通」的內驅力,因為只有當孩子真正感興趣,想要去把內心的想法分享出來的時候,孩子才能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去回應,去搭建溝通的連結。

關於 如何引導孩子提升語言能力 ,我在之前的一篇問答裏,分享了 3個激發孩子語言學習內驅力的方法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

END

我是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公眾號 萌芽研究所BUD (ID:myyjs_bud)專註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碼字不易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

可以關註我

也可以點個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