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陪小皮挖沙,和皮姐夫在一旁閑聊,說到我們小時候,有一個漫長的懵懂期,就是你就在金色童年裏瞎玩吧:石子泥巴樹枝沙包,成群結隊的小夥伴兒……
快樂是那麽的簡單。
這個時間起碼能到10歲。我們感嘆現在的孩子大多沒有這麽長的自由學習時間了(遊戲也是學習),入小學後,怕是 現實壓力 更大了。我們小時候不是所有人都參與求學競爭,有些很聰明、很能吃苦的孩子,因為家庭和環境的原因,不入學堂或早早失學。現在不一樣了,人們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更多的不同家境的孩子進入學校,但他們每一個都是不同的,也必將接觸到不同的教育環境,走向各自不同的未來。這時候個體家庭真的要立足現實,想一想自己的 教育導向 是什麽,也就是人們以前說的 孩子們將來的「出路」 。
有些出路在短時期趨之若鶩,長時間將被時代淘汰:在80年代、90年代初期,不少孩子十幾歲時頂父母的班;一些父母傾盡所有為孩子購得商品糧戶口,安排進工廠;也開始有家長給老師送禮,安排進重點班,拿著戒尺逼學習……父親講過一個80年代萬元戶的故事,這位前輩認為自己已存夠幾代人所需要的巨款;然而僅僅到了90年代末期,他的後代已不再具備有利競爭和再創造的能力。
當然,也有順勢踩對節點的,一次踩對是幸運,總能踩對常有獨到的思想。
若我們生活觀察中的那些小時候「被逼學習」的孩子,最終幹什麽去了呢? 他們的內心豐足快樂嗎 ?有多少在獨立生活後,還保持自主學習呢?他們中的多少會依樣逼自己的孩子學習?
為什麽呢?
光靠逼效果怎麽樣?有用嗎?為什麽呢?
想這些不是要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不是要準確地預測到未來趨勢,而是給家長一個長線的立意:培養孩子,誌在長遠,不僅關註點,還要看整體的面。
然後收回眼光,著力於在生活中發現孩子的長處,讓孩子打造那麽幾個結結實實的點,他們可能懂得自我優勢,借此自我發揮,將這些點構成獨特的面:以點帶面,找到自己的出路,適應要去的未來。
我和皮姐夫聊到熟悉的小童們,幾個月來不用哭唧著去上幼稚園、能和家人天天在一起大多開心極了,好幾個都長結實長胖了(也有特別熱衷於上幼稚園的小朋友,這裏不是絕對);甲流等季節性疾病也因為居家隔離而阻斷了學校傳播途徑。
皮姐夫的觀點是人的社會化需要這樣一個必經過程,面臨壓力並消化,從心理到免疫力都從中得到成長。我說聽起來是對的,但得看年齡段,若發生在嬰幼兒期多少帶有點 「被迫成長」 的味道,現代生活方式,對嬰幼兒來說有點反人性、反自然的:三四個月的嬰兒因為母親產假結束被迫母子分離,剛剛站穩的孩子因為父母要工作被嚎哭著送進陌生托兒所,或突然轉由祖輩或保姆長期照顧甚至幾乎不再能接觸到父母……這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讓幼兒產生不同形式的焦慮:夜晚坐起驚哭、無休止地啃咬手指皮;因為未被滿足的情感需求、格外吹毛求疵在生活中找父母的茬兒(最後又被失去耐心的父母修理一頓);沒有安全感或內心疏離,或向內壓制或向外發泄……
說到這裏,皮姐夫若有所思, 同意動物反而更為自然地完成幼崽逐漸成熟、脫離母體的過程——當成熟到分離有條件發生時,有一股幾乎不可遏制的天然力量助其獨立,之前就自然而然地跟緊父母;它們不必像高度智慧化的人類一樣,早早開始學習抽象符號。 皮姐夫進而提到幼稚園在理念上還是要不斷最佳化,尤其要逐漸更專業地接納和安撫孩子的情緒,不急於束縛天性、灌輸知識(以方便管理和出成績),使得這個從家庭到社會的過渡過程更友善一些。我說對啊,被集體到年齡就送入幼稚園的孩子們,假如在新環境中被要求排排坐不亂動,排練出符合老師要求的節目,快速而準確地掌握特定的知識…… 這都不是符合孩子天性的,對孩子的壓制是很明顯的。
我知道我們中的很多父母都有自己的生活觀察和對成長的反思,又在孩子的教育選擇中,盡量做出好的選擇。
我們所能獲得的是「有限的選擇」,而非「完美的選擇」 。個體依賴於特定的生活環境與秩序,得益於商業發展、生產活動帶來的便利和支持,同時,也不得不接受其對「天然生物人」的盤剝,弗洛姆稱之為「資本對人產生的異化」。
但你我也沒辦法。人要適應環境的需要,孩子們也是。
成為父母,我們知道不能對孩子進行教育剝奪和社會剝奪,縱使有采籬東南下的悠然暢想,但真敢、並有能力像鄭淵潔開設家庭小課堂的父母是極少數——而且是遠比送入學校更hard的模式。而最終的最終,學校不是終點站,只是進入社會開始另一段人生的起點。
不同水平的家庭教育,在看似雷同的求學大模式上,仍會帶給孩子或好或壞,強而直接的影響力。 當然,沒有家庭教育是完美的,也沒有必要追求不切實際的完美。但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有可能因孩子自身的情況而量身客製。
對著孩子暴跳如雷、大吼大叫,或嚴厲地逼著他們學習,也是一種量身客製的家庭教育,只是若長期如此,負面影響大於正面影響。 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並不真想要恐嚇、威脅、緊逼孩子,他們只是苦無辦法 。
是的,孩子會觸發父母的limitation。
那些童年所受過的傷害,不自覺地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重現—— 因為成長中沒有受到好的養育,所以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更好相處;因為不能更好理解和應對養育挑戰,所以懊惱孩子不能表現成自己期待中的樣子;因為想要孩子不再重蹈覆轍,所以來逼孩子 ……這幾乎成為一種「代際間的創傷復制」。
成為父母,是無可推脫的責任。我們理智上知道要 停止抱怨,積極學習養育和兒童心理方面的知識 。我們當然關註具有「永續發展」的養育。我們會去思考:「學習」到底是獲得知識與資訊的一種方法和途徑,還是一種形式?
但當孩子進入課堂後,實際操作起來很難。
於是許多像題主一樣的父母,就進入到這樣的「鉆牛角尖般的迷思」—— 在特定的大環境下,在沒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下,明明知道學習是對孩子短線和長線都是更有益的,那麽,該不該逼著孩子學習 。
這其實是很真誠的問題。就好像是我們知道,不要喝高糖的奶茶,去做100個波比跳,更能接近健康和體型管理——可是我們是邊喝著奶茶、邊窩在沙發上時閃過的這個念頭。奶茶還是要喝完的,喝完後再小瞇一會兒。
在這個問題上,家長迫切需要的似乎不是大道理,而是真正切實可行「一招鮮」的解決方法。
然而我們看了這麽久,都沒有「一下子搞定」的速成方法,因為 教育是系統的、連續的、整體的 。我還提倡不要too harsh to yourself/to the child:奶茶想喝偶爾就喝兩杯。但是我們都得知道,奶茶提供不到全面豐富的營養,成年累月只喝奶茶,是不行的——這個意識得有,有了意識才有適度自律的可能性。
教育涉及到父母、社會對我們的教育,涉及到我們做父母的對自己的再教育,教育要看到我們面前獨一無二的那個兒童……
最後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落實到:
1、你是什麽樣的父母,平時如何與孩子相處;你和孩子怎麽認識學習這件事的
2、你的孩子多大,處於什麽樣的學習環境,有哪些具體的學習任務
3、孩子有什麽樣的學習習慣,遇到了哪些具體的學習困難點,他的畏難情緒/不自覺/不愉快/不願意具體來自哪裏
4、孩子在過去取得了哪些進步,他擅長什麽,在擅長的領域有沒有體會過成就感——任何事都是需要學習的, 學習是一種可轉化的能力 ——一個孩子快速學會了拍球,那麽他可以借助拍好球的經驗,琢磨怎麽跳好繩,比如多試幾次,多加練習,觀察他人,心態沈穩等……他克服惰性堅持跳了10分鐘繩,就可能把這10分鐘的堅持用來做另一件稍有點難度的事,哪怕先做到形式上的自我約束…… 他比昨天的自己進步,就可能因為這嘗到的甜頭,激勵自己在後天繼續向前一點點 。
自控力,面對挫折的勇氣,取得進步的愉悅感是可以移植到其他學習領域的,雖然他們很小,比如三四歲,在搭不成一個樂高塔的時候,這些與學習力相關的心理因素都是存在的。這裏我們談的是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自尊」的問題,讓他們發現自己內在的力量,激發並鼓勵自己投身於有意義的事。
而家長也要懂得這些,才使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成為可能。如果說「該」你就拿起了大棒「寫,今天給老子寫滿500字」;說「不該」你就厲聲叫嚷「老子就當沒生你,你去給我死吧」…… 捧著腳趾頭我們都知道有哪裏不太對勁兒。
但孩子的學習,除了自發的內驅力(或者說主觀能動性),有時候確實是需要一點點來自家長或學校的 「輕推」 的,也就是孩子是需要一點引導和規範的,他們在就要放棄、或是遇到困難時,恰當的指導或鼓勵可能就又助他們一程。
學習不是簡單的「逼和不逼」的問題,要更深地理解這些,需要你大量的觀察、閱讀和反思,育兒先育己,否則我們不過是為難著自己,也為難著孩子。
假如說孩子只能靠我們逼,除了孩子和大人都不斷升級的挫敗感,我們還會收獲些什麽呢?
@知乎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