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沒有了校外補習班,普通家庭孩子的上升空間會變大嗎?

2021-08-06親子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 孩子的上升空間有多大,其實跟成績關系不大,倒是跟父母有很大關系。

我小時候是在一所985高校的家屬院裏長大的,在我們這所高校裏任教的老師,基本上都是天之驕子。也正是因為起點太高了,所以他們的子女中,智力、成績、母校不如父母的,大有人在,教授的孩子學不過炊事員的孩子,也不是什麽稀罕事。但這都不妨礙教師子女們站在父母的肩膀上成為後浪。

我高中讀的是一所一本率常年90%以上的國重。我們學校只有三種學生:有天賦的、有背景的、既有天賦又有背景的。(我自己勉強屬於第一種,中考完了天賦也就消耗完了)

畢業十多年再來看高中同學們的發展,成績好的不一定過得就好(但下限一定不低)。我們班不少讀了藤校、清北交復的學霸,居高位拿高薪,在外人看來功成名就,內心也承受了我們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巨大壓力。而那些日子過得滋潤、內心也從容的,其背後大多都有父母不同程度的參與。

如果孩子資質平庸,更多需要的是父母的資源兜底,提高孩子的下限。

在我們家屬院裏,很多小時候成績不好、長大後發展還不錯的小孩,都有個共同特點:大學不管什麽層次,專業一定要選跟父母專業相近的。

這其實很好理解。只要選了跟父母相近的專業,大學專業課有父母幫忙指導;父母發文章、做計畫,孩子有機會姓名標示;出國申請學校,父母有關系找業界大牛幫忙寫推薦信;就業父母可以把人脈和經驗傾囊相授,幫助孩子少走彎路、迅速上位。

所以當孩子天賦不怎麽樣的時候,決定發展下限的不一定只是孩子的成績,也可以是父母的資源。與其努力雞娃,搞得父母和孩子身心俱疲,還不如父母自己雞自己。

以前沒孩子的時候,我受周圍輿論的影響,對這種靠父母的小孩很是鄙視。覺得一切要自己做主、自己打拼才是獨立的、光榮的。

等自己進了社會碰了壁,才發現有個能給自己「傳幫帶」的父母是多麽幸福的事。

有了小孩以後,我更是打心眼裏佩服他們的父母:給一個資質普通的孩子做出了最優規劃。

如果孩子資質優秀,需要更多的則是父母的眼光和格局,讓孩子的上限更高。

我身邊最有比較意義的兩個例子,都是學生物的男生、都是美國頂尖學校的博士,最終因為父母的眼光不同,發展截然不同。

一個是我們家屬院裏的,20年前博士畢業後,他爸堅持要他回國,回我們高校來任教。這個哥哥當時不願意,說國內關於他的專業方向的研究很落後,沒錢沒人才,支撐不起自己的發展。他爸不同意:研究落後你就回來帶頭做,缺人你就培養,缺錢我就手把手教你怎麽找國家要錢。最終硬是把兒子叫了回來。

另一個是我的高中同學,博士畢業後也是面臨留在美國還是回國的選擇。他的父母生怕自己的想法耽誤了兒子前程,於是完全把選擇權交給孩子自己。最後這個男生選擇留在美國(說是考慮到女朋友的專業回國就業難、要成家立業之類的,但本質上就是已經熟悉了那邊的生活,跳不出舒適圈),進了一家大型制藥公司。結果因為中國人的身份敏感,工作中始終接觸不了核心環節。想要回國發展,公司又把他列入了限制出境人員管理。

現在,前者是國內腫瘤靶向藥研發的權威和骨幹,後者就是普通社畜(跟當初的女朋友也沒有走到最後),雖然小日子過得也不錯,但心裏始終有種不得誌的郁悶。

這兩個事例給我的啟發就是: 對於優秀的孩子來說,最好的配套就是優秀的父母。 如果孩子比父母優秀,那麽他面臨的諸多選擇也很可能會超出父母的經驗範疇。只有父母不斷提升自我,才更可能在經驗範疇之外,幫助孩子做出最優選擇。

我小的時候,為了鼓勵我好好學習,父母給我灌輸了不少「爸爸媽媽沒什麽能幫你的,全靠你自己好好學習了啊!」這種自己躺平任嘲卻要孩子努力奮鬥的話;樹立了不少「父母打麻將,孩子自主學習、出人頭地」的先進典型……

到現在我當父母了,什麽「獨立自主,不靠父母」都是狗屁!我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這些資源,不就是給孩子用的嗎? 我努力工作,是為了如果孩子天賦不高、成績差,我能給他們兜底;我一把年紀了還在看書、學習,是為了如果孩子天賦高、成績好,我的格局能配得上孩子的天賦。

普通人要給孩子鋪路並不難,就是把孩子假設成一個大學渣,以保孩子就業為出發點,先做好父母自己的職業規劃,這是最基本的。其次,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給孩子爭取一些相對優質的教學資源就夠了,沒有必要壓力太大。然後,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旺盛的進取心和求知欲,有意識地去提升自我、積累資源。

如果未來孩子天資實在有限,你都有能力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幫他解決就業問題,對他進行傳幫帶,讓他在工作崗位上能夠獨當一面,其實很多關於教育方面的焦慮也就不攻自破了。

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都在這個答案裏,這裏就不贅述了。

此外,對於我們這樣父母甘願為孩子鋪路的家庭來說,和諧的親子關系比學習成績更重要。我見識過不少(包括我本人就是)那種父母辛辛苦苦鋪路,結果關鍵時刻孩子叛逆勁兒上來了,硬是不走的。

我姑姑是老家三甲醫院的產科專家,姑父是醫院大內科主任。我哥高考不管考什麽層次的學校,專業只需要填個臨床醫學,就能踏上父母給他準備的金光大道。只要在我們省內,跟什麽導師、選什麽科、將去哪個醫院工作……他們都有七彎八拐的關系提供有效資訊,幫忙做出最優決策。

但我哥偏不學醫,究其原因就是從小聽父母抱怨長大的:當醫生太辛苦,收入跟付出不成正比;又要搞臨床又要申請課題,要求太高;夜班值多了、手術站久了,渾身都是病……最後,他堅持學了建築類專業,做了工地狗。他選這個專業的理由也很奇葩:因為經常要外出,不用天天回家聽父母嘮叨。

結果工作以後,不僅工作辛苦,一個人單打獨鬥沒人幫襯晉升得也很艱難,還因為常年在外奔波,跟老婆聚少離多,最終離婚收場。你說他後不後悔當初的選擇,我覺得多少還是有點,否則填誌願這件事也不會成為他們家的雷區,一提就炸。

現在對我們家兩個孩子,我跟老公有大致的兜底計劃,但從來沒有跟孩子們說過,主要不希望他們的人生過早被定型。

我們會把自己的工作詳詳細細地說給孩子們聽,盡量把我們所在的行業全貌展示給他們看;會透過各種興趣愛好的培養,尋找他們的天賦,準備以後專項培養;會對他們感興趣的領域,及時學習了解……

我們也從來不給孩子灌輸「一切有爸爸媽媽」的思想,而是告訴他們: 你們好好找準理想目標,爸爸媽媽陪你們一起奮鬥,我們一起努力實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