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1951年鐵原阻擊戰,誌願軍創造戰術巔峰,被贊「人類輕步兵之王」

2024-08-01軍情

殊不知,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曾經歷過許多轟轟烈烈的慘烈戰役;不過有這麽一場戰役堪稱誌願軍瀕臨生死抉擇的關鍵之戰,其炮覆蓋密集度則直逼上甘嶺戰役,美軍為了達到戰爭目的,竟然破天荒地投入了超出常量五倍之多的彈藥。

而該戰役的壯烈程度,也絲毫不遜色於長津湖戰役。盡管如此,誌願軍第六十三軍在此戰役中,將巔峰戰術運用地淋漓盡致; 依靠輕武器和老美現代化部隊進行正面交鋒,把步兵戰法推向了極致,由此向全世界完美詮釋出「人類輕步兵之王」的真諦。

六十三軍與敵方七萬人浴血奮戰十二天之久後,以傷亡兩萬多人、僅存兩千余人的代價;殲滅美軍王牌部隊一萬五千多人,其他聯合國軍共計五千余人,迫使美軍不得不停止進攻態勢而轉向防禦。 戰後老美軍方更是將此戰編入軍事教科書,以便於後繼者世代研習。 這到底是哪一場殘酷戰役?其中又發生了什麽事情呢?為何會成為誌願軍的生死之戰?

鐵原阻擊戰

感興趣的小夥伴,敬請多多點贊加轉發,長按點贊三秒還可以觸發關註特效。這場具有生死攸關轉折點的戰役,便是永載史冊的鐵原阻擊戰!在這場重要的戰役中,誌願軍到底運用了什麽樣的戰術,竟然能夠再度創造輕步兵作戰的神話呢?此項原本被譽為不可能完成任務的背後,又掩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在本期的視訊中,草根將帶領好朋友們一起追憶歷史,再次回顧那場血與火交織的經典戰役!大家是否認為誌願軍英勇無敵呢?如果朋友們表示贊同的話,請將「致敬英烈」四字打在評論區裏。

時間倒退至1951年4月22日,彼時我方誌願軍與北韓人民軍已然穿過臨津江地界,而後繼續向著南部區域挺近; 緊接著誌願軍與聯合國軍的交戰進入白熱化階段,至此拉開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的帷幕。 然而此時戰局已經出現了明顯變化,為什麽會這麽形容呢?聯合國軍的總司令由之前麥克亞瑟,頓時更換成了陸軍上將李奇微。

與喜歡冒進作戰的麥克亞瑟不同,李奇微被譽為「誌願軍最為難纏的對手」;他心思相當縝密,極其註重戰場上所發生的細節變化。 李奇微懂得總結聯合國軍四次戰役的慘敗經驗,深知誌願軍擅長近戰、夜襲、穿插迂回、迂回遊擊戰和突擊戰等作戰方式。

基於這種因素,李奇微傾盡所能發揮美軍在空中火力支援、後勤補給、火力機動等方面的優勢,試圖打擊誌願軍的進攻熱潮。在組織了多次試探性攻擊後,李奇微最終發現了誌願軍存在的幾處缺陷; 雖然我方軍隊的攻擊勢頭非常猛烈,然而伴隨著戰線的拉長與孤軍深入,我軍後勤補給的弊端便逐漸顯示出來。

李奇微將誌願軍的進攻特點,歸結為了「禮拜攻勢」,這到底蘊含著什麽含義呢? 原來誌願軍每次執行進攻任務時,隨身攜帶的幹糧與裝備僅夠維持一周時間,之後就只能無奈撤退補充物資。 李奇微根據我軍難以彌補的弱點,針鋒相對地制定出了「磁性後退戰術」。

到底什麽是「磁性戰術」呢?李奇微命令前線軍隊作戰時,盡可能避免與誌願軍進行正面對抗;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美軍依照每天行進三十余公裏的速度撤退;等到誌願軍進行追擊時,就可以依靠火炮的有效射程予以反擊。

李奇微誘導我軍深入的做法確實奏效,如此故意拖延戰鬥時間的做法,致使誌願軍一直在「禮拜攻勢」中徘徊,傷亡也是極為嚴重。不僅如此,李奇微還指派強大空軍轟炸誌願軍後方補給線,致使我方受制於後勤補給中斷問題。 敵軍見我方已經難以再展開有效攻勢,於是便憑借機械化、摩托化部隊優勢,從而進行大規模的反撲行為。

兩軍交戰至5月21日,本來誌願軍已然擊殺敵人四萬六千多人,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戰果;可是苦於李奇微的磁性戰術,使得我方面臨著後勤補給極度匱乏的狀態。 別說是普通將士忍饑挨餓,就連軍長等高級將領,每日只能攝入一碗炒面。

更讓人氣氛的是,美軍在後撤途中居然將彈藥、糧食等物資付之一炬,寧願燒毀也不讓誌願軍繳獲。在連續與李奇微交戰過程中,彭老總已然敏銳感覺到,倘若再繼續追擊美軍,勢必會陷入一個巨大陷阱之中; 此時如果再不果斷撤離,極有可能會遭遇全軍覆沒的危險。彭老總又將如何決策呢?

不多久以後,誌願軍總部便下達了撤軍命令,要求全體將士盡皆撤退到三八線附近,而後構築有利防禦工事。誌願軍是否能安全撤離呢?其實在我方總部公布命令前,老謀深算的李奇微已然命令聯合國軍展開全面反攻,並且兵分三路大軍浩浩湯湯奔赴三八線南部而來。 縱觀這三部份軍隊,盡管左路大軍數量做多,但對我軍卻難以構成致命威脅。

對於敵方中路大軍,即便誌願軍邊打邊走,也能夠輕松實作全身而退,並築成十分可觀的防禦體系;至於聯合國軍的右路大軍,則瞬時成為了誌願軍的心腹大患; 當時我方右側的防禦措施最為薄弱,隨時會遭受巨大危險。

為什麽誌願軍如何忌憚敵人右路部隊呢?除卻我軍部署力量薄弱意外,還在於此處的開闊地形; 聯合國軍規劃進攻區域位於漢城西北地段,彼處雖以山區、丘陵為主,但一路往北卻是一馬平川的遼闊平原,非常利於敵人機械化部隊的長驅直入。 而控制這片區域的關鍵位置,便是一處名為鐵原的地區。

鐵原坐落於北韓半島中部地界,該地和周圍的金化、平康兩處地方構成三足鼎立之勢,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況且鐵原周邊山脈綿延不絕,群山層巒疊嶂,是有效狙擊聯合國軍機械化部隊向北挺進的天然屏障。 與此同時,鐵原附近還交匯著三條鐵路幹線,無疑是誌願軍進行物資運轉、積蓄兵力的重要交通樞紐。

以此看來,鐵原作為誌願軍不可或缺的核心後勤基地,勢必要牢牢掌握在手中。那麽李奇微下一步又有何計劃呢?他作為頂尖軍事專家,自然不會輕易放棄鐵原這個戰略要地; 假如敵人占據鐵原全境,既可以全面誌願兵前線補給,還能夠從右側合圍包抄誌願軍。

戰局發展到此時,決定誌願軍命運的危險時刻才正式來臨!李奇微充分發揮軍事才能,集結聯合國軍四萬七千人,妄圖在我軍北撤前夕占領占據鐵原地段。 彭老總此時面色凝重,假如果真被美軍率先取得先機,我軍僅靠雙腿又如何能跑得過機械化部隊呢?

鐵原地界如果被突破,或許有可能還會影響整個北韓戰局!5月28日,彭老總心中已經確定作戰方案,哪支隊伍可以委以重任呢?誌願軍第十九軍團舍我其誰!十九軍團雖然只入朝參戰幾個月時間,但是卻有著萬夫不當之勇; 而當時撤離到鐵原附近的隊伍,恰巧就是十九軍團所轄第六十三軍,進行鐵原阻擊戰的重任也隨之落在該軍肩頭。

六十三軍在第五次戰役打響前,軍長傅崇碧早已率部與敵人進行交鋒;經過慘烈的戰事後,這支軍隊也喪失了完整編制。 全軍本該有戰士三萬六千人,而今有戰鬥力的戰士僅剩兩萬余人。

更加悲慘的是,六十三軍裝備也十分落後,全軍只配備有一個軍屬炮兵團,以及一個加強火箭炮營,火炮總數不超過二百四十門;雖然條件如此艱苦,但是總部命令卻無可違抗; 彭老總當即立斷表示,六十三軍務必要在漣川與鐵原一帶,構築寬約二十五公裏,縱深二十公裏的防禦體系。

即便整支軍隊全部打光,也要死守鐵原十五天至二十天。如此艱巨的任務,按照常理而言實屬難以完成; 毫無疑問,這場戰役就是誌願軍生死存亡的生死戰爭,只可取勝不容失敗! 軍長傅崇碧早已抱定必死決心,勢必要與敵人血戰到底!聯合國軍此時將怎樣布置兵力呢?

指揮作戰的統帥是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員範弗裏特,除卻率領接近五萬名美軍外,還有其他聯軍隊伍大概兩萬人;此外還配置有一千六百多門各式火炮,以及三百余輛坦克。 面對兵力、火炮上的巨大差距,傅崇碧只好充分發揮戰術力量,遂將全軍三個師的將士,依據品字型模式排列。

傅軍長究竟會如何巧妙運籌帷幄呢?小夥伴們不要著急,不妨點點贊、點點關註支持一下,且聽草根娓娓道來。其中一八九師駐防於左翼位置,一八七師防守在右翼地段,而一八八師則是位於後方充當預備之師。 六十三軍計劃實行縱深梯次配合的作戰方式,依靠多屯兵、少擺陣的形式,最大程度減緩敵人優勢火炮攻勢。

值得一提的是,誌願軍又采取側面反擊、正面迎擊相結合的戰法,對敵人造成大範圍傷害;在此基礎上,我軍戰士還會發揮出夜戰實力,派遣小股部隊深夜偷襲聯合國軍。5月27日天色微微亮, 聯合國軍已然按捺不住瘋狂野心,對於鐵原公路沿線發起攻勢;然而結果卻令對方大失所望,隨後就立即更換了進攻策略。

三日後的淩晨分時,在一陣振聾發聵的火炮聲裏,美方第一軍霎時投入四個強力師的兵力,試圖攻陷一八七師防守的漣川山口,繼而兵鋒直插鐵原心臟。敵人的圖謀是否能夠實作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駐防於此的第五六一團三營將士,很快就和美軍騎兵一師的王牌部隊交鋒; 誌願軍戰士憑借頑強的鬥誌與不屈的精神,硬生生有效阻擋了敵人的幾十次猛烈攻擊。

三營的英豪們死守陣地四天三夜,一共擊斃擊傷一千三百多名美軍;後來這個光榮的部隊被授予全體二等功,從此「守如泰山」的名號震驚敵膽!在一八七師強勢阻敵期間,一八九師也陷入了與美軍的苦戰中。 6月1日,範弗裏特在左翼戰場一共投入了六個師、一個旅、一個團的兵力,然後在空中支援、密集火力的覆蓋下,向著一八九師陣地發動攻勢。

孰料在這場阻擊戰中,氣急敗壞的敵軍行為也更加癲狂,這到底是什麽情況呢?短短一個小時內,美軍就將四千五百多噸炮彈,全部傾瀉於我方陣地之上; 如此恐怖的用彈數量,竟超過了美方允許限額的五倍以上,其後該記錄竟被錄入世界軍事史,實在是充滿著諷刺意味。

此時一百八九師共包含五六五、五六六而五六七三個團,總兵力差不多為一萬四千多人。面對敵人不斷發起的猛烈進攻,外表斯文有加的師長蔡長元臨危不亂,突發奇想創造出了奇妙的「釘子戰術」, 究竟什麽是釘子戰術呢?

須知,文質彬彬地蔡長元,打仗手法可以用「兇悍」而形容;蔡師長命令部隊化整為零,以二十多人為一組進行盯防;須臾之間,一八九師瞬間就化身為兩百多個自由作戰單位,宛若一顆顆鐵釘般矗立。 一些士兵深標難以理解,將九千四百余人悉數分隔開來,表象上似乎看起來犯了兵家大忌!

在縱深如此廣闊的範圍裏,每個小型陣地不過區區二十幾人而已;倘若遭遇敵人的集體沖鋒,又將如何有力回擊敵人呢?事實果真是這樣的嗎? 此時蔡長元早已摸清了美軍的進攻模式,敵人以坦克部隊帶頭沖擊過程中,對於側翼、後方的防守非常嚴格,決然不會輕易讓我方有機可乘。

他們每前進一段距離,都會將戰車周圍徹底清除幹凈。得知美軍機械部部隊的弱點後,蔡長元立馬將隊伍劃分為兩百多個戰鬥小隊; 如此一來,誌願軍就變成了敵人的肉中刺與眼中釘。

只要敵軍膽敢進入埋伏之中,就會遭受到源自於四面八方戰士的沖擊;釘子戰術的順利事實。 使得美軍不得不一一進行「拔釘」作業,再也無法輕而易舉地向前推進半步;如果美軍正好與誌願軍相遇時,往往都會遭到相當頑強的抵抗

此時美軍又再次陷入「拔釘子」的模式中,幾乎每隔幾步就會被我軍成功阻隔;就這樣,美軍在不停地拔釘與反擊狀態下,時間也隨之逐漸流逝。 李奇微速戰速決的雄心壯誌,終於在我方高效戰術中逐漸消磨殆盡。

蔡長元釘子戰術的運用,極大地減緩了敵軍機械部隊的行軍速度。在與敵人斡旋之際,誌願軍發現美軍難以應對運動中的目標; 於是蔡長元又指揮戰士們不斷變換陣地,實行團縮編成營,營縮編為連等戰鬥形態。 透過這些戰術的巧妙配合,致使敵軍機械化部隊的整體實力大為削弱。

6月2日,不甘心進攻受阻的聯合國軍,集結主力部隊向著一八九師堅守高地,以及種子山陣地發動輪番進攻;在敵方絕對實力面前,種子山、主峰寺及以南的陣地相繼失守;一八九師的戰士能否實作逆襲呢? 又經過了多次戰鬥,我方終於將失地重新予以軍奪回。直至戰鬥至6月3日晚,全圖剩余兵力只有四千五百多人,傷亡率高達三分之二。

彼時天公也不作美,接連幾日的強降雨,將所構築反斜面隱蔽工事盡數沖垮,故而造成了人員傷亡與裝備損失。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美軍看到鐵原陣地久攻不下,於是便決定使用火炮進行覆蓋式轟炸;讓人倍感淚目的是,美軍使用彈藥總量居然超越了規定限額的五倍以上; 如此充斥著殺戮的殘忍記錄,竟然被逐漸傳播成了臭名昭著的「範弗裏特彈藥量」。視死如歸的無畏勇士,早已經抱定殺身成仁之心。

殊不知,一八九師面對的重重困境遠不止於此;除卻被敵人火力狂轟濫炸外,誌願軍自開戰以來只受到過一次後勤補給;戰士們在吃完三天的口糧後,就一直被饑餓所困擾。另外在種子山戰役中,歷經幾個小時的慘烈戰鬥,防守於此的五六團二營將士全部為國捐軀。 別無他法之時,蔡蔡長元只得親率警衛隊、醫護人員等投入戰鬥中; 在堅守著至6月4日時,一八八師最終接管了鐵原陣地。

一八九師以九千四百人的兵力,與數倍敵軍展開廝殺,譜寫了壯烈的英雄贊歌。隨著一八八師打響戰役,標誌著鐵原阻擊戰步入第二階段。一八八師身經百戰,具備超強水準的坑道作戰經驗。 師長張英輝率部冒雨連夜嵌入陣地,隨後在原有戰壕防炮洞的基礎上,逐漸構築成了溝壑縱深的塹壕防禦體系。

戰士們藏身於塹壕底部,能夠避免被敵機、大炮的猛烈攻擊;在這種背景下,我軍戰士還趁機利用反裝甲武器,擊毀擊傷了幾百輛裝甲車與坦克。此戰中表現最為優異的是哪支部隊呢?五六三團八連戰士自是當仁不讓! 連長郭恩誌以「三朵花」戰術而一鳴驚人,什麽是三朵花戰術呢?

首先使用迫擊炮在敵人前後左右四個方向,各自發射出一枚炮彈;其次架起重機槍向敵人展開密集掃射,迫使敵人被驅趕到了兩端側翼位置; 在最後的緊要關頭,一排、二排全體戰士分別從左右兩側主動出擊,直接向美軍後方心臟深深穿插。

此時正面出擊的三排將士也所向披靡,迅疾完成對美軍的合圍,而後在殲滅把敵人包圍殲滅;在迫擊炮、重型火炮的配合下,敵人由此被合圍成了「荷花」,直至湮滅於炮彈炸出的「梅花」形態中。 郭恩誌以精湛的三朵花戰術,以傷亡十六人的微小代價,總共擊退美軍的十五次強悍進攻,又擊斃美軍大約八百余人。

由於八連戰士取得的勝利非比尋常,在授予全員一等戰功的基礎上,又被賦予「鋼鐵八連」的榮譽稱號。戰 鬥持續到6月10日之際,美軍最後還是突破了六十三的左翼防線,致使鐵原東邊的狀貌全部暴露在敵人面前。

士氣大振的美軍,規劃從西向東進行迂回包抄,由此試圖對鐵原實作突襲戰鬥;在敵人咄咄逼人的態勢下,鐵原阻擊戰演化到了第三階段。 一八八師將如何做出反擊呢?隨著一聲令下,十五六四團將南側水庫炸開缺口,借助泥濘的道路遲滯消耗地方進軍速度。

彼時一八八師戰力已經遭到重創,鐵原外圍也早就變成一片火海;右翼防禦主力一八七師雖然僅剩一個團兵力,但是卻毋庸置疑地成為了最後的核心力量; 眼看戰事不斷升級,一八七師師長徐信做出了一項大膽部署,他究竟想到了什麽戰術呢?

徐信計劃集中全軍的所有火炮,趁著朦朧夜色給予敵人雷霆一擊。軍長傅崇碧思索片刻後,決心聽從徐信建議而放手一搏。 6月10日深夜,一線炮兵部隊配置迫擊炮,而二線部隊則配置卡秋莎火箭炮;炮兵部隊在步兵的交相掩映下,悄無生息地部署於美軍陣地對面。

由於美軍畏懼誌願軍的夜襲能力,所以把裝甲車、坦克等機械部隊,全都布置在陣地外圍。再加上我方軍隊一直很少使用火炮作戰,使得美軍誤認為誌願軍已然沒有炮火加持。 在此種形勢下,敵人只是一味地防禦步兵襲擊,卻為我方炮兵部隊創造了攻擊機會。

伴隨著一枚閃耀的黃磷燃燒彈劃破夜空,六十三軍幾十處發射點萬炮齊發,全部傾註到了美軍基地上; 在二十多分鐘的持續轟炸中,敵人上百輛坦克、裝甲車圍成的營地,頃刻間便燃燒成了一片火海,後來武器彈藥庫也全部爆炸,現場頓時變為滿目瘡痍。

在巨大的爆裂聲、五彩的壯景裏,似乎早已昇華成了慘烈的「鐵在燒」盛宴!美軍本想作出反擊,奈何根本找不到誌願軍炮兵所在位置。在炮兵攻擊完畢後,一八七師的突擊隊趁勢發起突襲,很快就繳獲了不少戰利品。 此後李奇微更加懼怕我方夜襲戰術,甚至發出了「月亮屬於中國人」的無盡感慨。

次日誌願軍主力順利完成回撤任務,且在後方部署了堅實的防禦體系。李奇微功敗垂成之際,只好下令軍隊停止進攻。隨著六十三軍緩緩撤出陣地,預示著歷時十二天的鐵原阻擊戰,最終順利落下了序幕。 該戰役六十三軍傷亡兩萬多人,斃傷美軍、其他聯軍共計兩萬余人,贏得了戰略上的巨大勝利。鐵原阻擊戰讓全世界見證了誌願軍的巔峰戰術,也為後來的板門店談判奠定了基礎。視 頻到這裏就結束了,大家對此還有什麽想法呢?歡迎積極留言和討論,讓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