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交戰,印度潰敗,但他卻並不甘心, 印度史學界表示,若是印軍在戰爭初期就果斷動用空中力量,那麽很有可能會取得勝利。除此之外,印軍內部也有不少人認為若印空軍參戰,結局將不同。
那麽,印度當時明明擁有著占據優勢的空軍力量,卻為何按兵不動呢?如果印空軍參與中印之戰,真的能扭轉戰局嗎? 接下來,就帶領大家一起探尋中印戰爭中,印度未出動空軍的背後原因。進入主題之前,希望您可以長按點贊2秒並關註一下,給我一個支持。
其實在中印之戰爆發初期,印空軍首任參謀長就要求調集戰機,對中國軍隊的補給線展開空襲,但卻被印度高層給否決了。
因為當時印度從美國的情報部門中獲取一個訊息,稱中國的空軍部隊已經在西藏某地,部署了蘇制的圖-4轟炸機,此戰機的作戰半徑覆蓋整個新德裏。言外之意就是,如果印度空襲中國西藏,那麽極有可能在下一秒就會遭到中國的強勢反擊。所以印空軍初期參戰的請求被擱置了。 那麽,印空軍當時的實力究竟如何?
事實上,1962年印空軍的水平要稍稍地領先於中國。 印度空軍組建於1932年,受英國人控制。不過即便如此,他也在配合英國空軍進行的對日作戰中,早早地就獲取了空中作戰的經驗。
等到了1948年印巴分治,原本的印度空軍被一分為二,獨立的印度從中繼承了不少遺產,其中共計有200多架各型的飛機。
後來,印空軍也沒有一顧地吃老本,開始著重發展空軍,借著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密切關系,從各國手中購買了不少型號的戰機,一定程度上擴充了空軍的規模。 等到60年代初,印空軍一躍成為亞洲當時最強的空中力量之一,不僅擁有著1000多架的各型飛機,而且還組建了相當有規模的空降部隊。
再看彼時的中國空軍,雖然早在中印戰爭爆發前,中國空軍就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接受了洗禮,並且還取得了不朽的成績。但1962年的中國空軍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空軍的組建和發展,離不開蘇聯的幫助。 截止到60年代初期,中國在蘇聯的援助下,確實是已經建立起了相對完備的作戰體系,我們仿制蘇聯米格-17制造的殲5戰鬥機也已裝備部隊。 並且,蘇聯還為中國提供 了SA-2防空飛彈 等尖端武器,進一步增強了中國空軍的實力,在50年代的國土防空作戰中,中國空軍就取得了驕人戰績。
客觀地看來,當時中國空軍不管是在技術上,還是在武器裝備上,與世界先進水平相差的距離並不大,並且我軍士氣高漲,臨危不亂,敢打敢拼,絕對是一支具備較強作戰能力的空中勁旅。
可隨著蘇聯與中國關系惡化,於1960年8月停止了對中國的軍事援助,並且還中斷了空軍所需的備件等器材的供應。由於中國無法再從外部獲得足夠的備件,所以空軍的出勤率很低。並且基於當時中國國內的生產力,殲5戰機還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批次生產。
因此在1962年,中國空軍所裝備的戰機數量並不多,只有少量的米格-17、伊爾-28、還有米格19。 從數量上看,印度空軍確實占據優勢,並且彼時的印度有美國等西方國家撐腰,後備力量上也有所依靠。 那麽既然如此,印空軍為何會在中印之戰時按兵不動呢?
首先就是印度被我軍的戰力給震懾到了。 要知道,中印之戰爆發時,韓戰剛打完不到十年,我軍在裝備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都能與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展開曠日持久的較量,並且最終還打贏了戰爭,這足以證明我軍擁有著強悍的實戰能力,就算武器裝備落後也能力挽狂瀾,掌控戰局的勝利面。而印度眼見美空軍屢屢在我軍手中失利,不斷戰敗,不免受到了極大的震蕩。
並且,在1958年的金門炮戰中,中國空軍還顯露出來不容小覷的實力。此外,當時印度從掌握的資料中看到,他們空軍的骨幹戰機從效能上看,不比我空軍當時裝備的蘇制戰機先進,所以印空軍參謀長只敢派運輸機給地面部隊提供運輸、偵察等方面的幫助。
除此之外,印度還錯誤地估計了我軍的真正實力。 在戰爭爆發前,印度並沒有對中國部署在中印邊界的軍事力量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
中印之戰爆發首天,印空軍在沖突開始後的3小時後,派出了一架C-47運輸機前往駐克節朗的陸軍第7旅空投物資。 可當他們剛抵擋目標上空,就突然迎面遭到連串炮彈的攻擊,印軍飛行員瞬間亂了陣腳,顧不得空投物資便倉皇逃離。向印軍運輸機發射炮彈的,並不是我方戰機,而是高射炮兵部隊。
雖然在這場戰爭中,我方也未派出空軍部隊,但早在戰爭前,我軍就針對可能會遭到的印軍空襲,進行了相應的防空準備,從後方調動了高射炮團部署到參戰各部,一邊占領陣地,一邊防禦空襲。
只要看到有印軍戰機飛入我方領空,就對其進行堅決打擊,將其逼退。而印空軍在首戰當天就莽著到前線空投,顯然是沒有估計到,我軍還有如此厲害的防空作戰力量。
並且, 印空軍透過分析我方空軍在韓戰中的作戰形式,判斷我軍的機動和補給主要選擇在夜間進行。 而 印空軍缺乏基本的夜間作戰能力,也無法對擅長夜戰的我軍部隊造成有效傷害。 不過讓印空軍怎麽都想不到的是,當時中國西藏並不具備支持空軍作戰的基礎條件,也沒有可供我方空軍作戰使用的機場。
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西藏從未修建過機場,直到1956年西藏歷史上的第一座民用機場才修建成功。而這座民用機場也就成了我方在中印戰爭中,唯一可用的機場。不過也僅僅是能在上面部署少量飛機,無法到中印邊界作戰。
除了沒有機場可供立足外,在中印邊界進行空戰,還面臨著一個更加難以克服的困難,那就是 藏區的惡劣氣候 ,而這也是印度不出動空軍的原因之一。
要知道,在空氣稀薄、氣壓低的環境下,飛機上所搭載的裝置很容易受到影響,而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公尺左右,不僅氣候惡劣、復雜多變,而且還缺少氧氣,很多地區的氣壓不到平原地區的70%。
所以該地一向被視為空中飛行的禁區,駝峰航線也素有死亡航線之稱,這一點在二戰期間美軍執行駝峰空運任務時,所歷經的艱險和數百架飛機失事中就能得到印證。
而且高原反應給飛行員所帶來的影響,也是無可避免的,這對於飛行和維護都十分不利。雖然在1957年至1960年間,印度飛機入侵中印邊界西段多達113次,其中還多是戰機。
多年來的邊界飛行,使得印度飛行員在一定程度上,對於高原地區的地形氣候較為熟悉。但即便如此,印空軍也沒有在高原地區作戰的豐富經驗,入侵邊界和作戰所面臨的環境不同,青藏高原的惡劣氣候不利於雙方交戰。
除了環境因素外,還有的就是 英美的介入 。 駐印度大使加爾布萊斯,花費了很多時間給印度施壓,並且還謊稱中國在邊界地區部署了許多戰機,以此來讓印度放棄派空軍加入中印之戰的念頭。 戰前,美國大力援助印度,為何到了戰時,他不僅不幫忙,反而還要嚇唬印度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 美國不想擴大戰爭 。要知道。當時美蘇之間的對抗正值高峰期,並且美國還在越南境內開辟了戰場,承受著雙重壓力。要是他以任何形式明確地支持印度,那麽說不好就會刺激到蘇聯。
與此同時,他也並不清楚中蘇之間的裂隙究竟有多大,如 果印度派出空軍參戰,而在藏區沒有空軍機場的中國,很難派出戰機抗衡印空軍,那麽當時還沒和中國徹底鬧僵的蘇聯為了應對南亞的危機,很有可能就會介入其中,幫助中國。
而蘇聯和中國的關系,說不好就會因此重新緩和,這對美國而言不是想看到的結果。並且,蘇聯一旦參戰,那麽中印戰爭的規模將會逐漸擴大,並最終引起大規模沖突。而彼時正要與越南大打出手的美國,並不希望自己在被卷入另一地區的重大戰爭。
此外, 美國在戰前之所以支持印度,只是為了達到借印度的手遏制中國的目的。 同樣,戰前援助印度的英國,也不希望和中國發生正面對抗,他們認為中國不會對他們在南亞上的利益造成威脅,他們的主要目標是 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並且鞏固大英國協與英美關系,一旦戰爭擴大, 那麽他們的根本目的說不定就會泡湯。 因此美國極力勸說印度不要動用空軍參戰,以免擴大中印戰爭的範圍。
在中印之戰初期,美國派遣航母出現在印度洋,駛向孟加拉灣。實際上到了戰時階段,印度在節節敗退時請求美國幫助,這艘航母從始至終都沒有給予過支援。
而印度對於美國拒不支援的行為,非但沒有強烈的表示不滿,反而還相信的美國的說辭,認為出動空軍會導致中國空軍的強烈反擊。所以在之後的中印之戰中,盡管印度屢屢潰敗,印度空軍也毫不作為,完全成了這場戰爭的觀眾。
戰爭結束後,印度仍對中印之戰心存余悸,於是開始加強自身的空軍力量。
後來,美英、加拿大和澳洲等國,於1963年在印度聯合舉行軍事演習,以檢驗印空軍的防空能力. 此外,美國還為印度提供了運輸機、防空雷達,同意在美國本土,為印度訓練一定數目的飛行員。英國則為印度海軍提供潛艇訓練,加拿大派出了一個中隊的「野牛」運輸機。印空軍在西方各國的幫助下,實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那麽最後一個問題,如果印度真的出動空軍參戰,真的會扭轉戰局嗎?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我軍就算不出動戰機,也能對印空軍造成致命打擊,因為我們空軍除了戰機外,還有著非常優秀的高炮部隊。在曾經的韓戰中,創造了擊落美機2300架,擊傷7500架的驚人戰績,是韓戰擊落飛機最多的部隊。
在援越抗美戰爭中,從1965年至1969年,中國高炮部隊共有5批先後入越作戰,他們的武器裝備雖然不比美軍先進,使用的還是老舊的85公釐和37公釐高炮。但就算在這種情況下,我軍也沈重打擊了美軍戰機,用實力證明老式裝備的威力也不容小覷。
在入越作戰的3年多時間裏,中國的高炮部隊共和敵人交戰2153次,擊落美機美機1707架,擊傷1608架,有力地支援了越南人民。 而印空軍的實力不如美軍,所以,就算印空軍在1962年參與中印之戰,也定會遭到我軍的沈重打擊。
在中印之戰中,中國再次向世界傳遞了一個強烈的訊號,那就是新中國即便是在處境不利的情況下,也是不好惹的;中國軍隊即便裝備落後,也能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海陸空三軍的實力越來越強,國防能力日新月異,我們愛好和平,但絕不懼怕戰爭。
1962年中印之戰,印度有亞洲最強空軍,為何直至戰敗也不敢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