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第三次試航,哪款飛機檢驗45噸的最大彈射效能?

2024-08-01軍情

新建的8萬余噸級的平台最近開始了第三次試航,並據悉再次向北航行。此次試航上,飛行甲板的永久停機區至少停放了2架重型3.5代艦載機的全尺寸模型。顯而易見,這兩架模型的翼尖都支撐著明顯傾斜的支撐桿,如果是真機則完全無需這種臨時支撐。

這兩架模型在外觀上也有所不同,看起來一架仿造的是電戰型號,另一架則是標準的單座戰鬥型。不過這兩架都是按照彈射版制造的,而非早期的滑躍版。第三次試航再次向北並攜帶了至少兩架全尺寸模型,這暗示了幾點:首先,前兩次試航極為順利,所有測試計畫一次透過,獲得了極為寶貴的實際測量數據和徹底的工程勝利。只需兩次測試就已經驗證了幾乎所有的子系統,說明造船廠的設計、建造和舾裝工藝近乎完美。

在平台本身任務基本完成後,接下來的重點是承擔艦載航空兵平台的核心任務,即攜帶和起降各種艦載機,盡快形成初始戰鬥力。第三次試航開始進行實際的艦載機起降測試,這與之前第二艘6萬噸級平台試航九次相比,效率提高了近三倍;

而與服役已8年、即將於2025年進行中期維修的福特號相比,其進度和效率的優勢更是不言而喻。現階段,面對的一個實際且關鍵的問題是,如果要測試平台本身的真實艦載機彈射與回收效能,那麽最大彈射重量和最大安全攔阻重量是必須測試的極限指標。最大的彈射能力已經在陸地的電磁彈射試驗線上完成實測,但陸地模擬彈射與艦上實際彈射終究不同。

在8萬余噸平台的舾裝過程中,已在舾裝泊位上成功彈射過配重小車,一次性透過了測試。但到了第三階段的試航並且再次北上後,繼續彈射配重小車就屬於重復測試了。必然會進行真實艦載機的彈射!現階段要找到一種起飛全重在45噸或更重的艦載機並不現實,因為現有的陸基戰術戰鬥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基本不超過35噸。

真正達到45噸或更重的只有轟炸機和運輸機,目前顯然不適合上艦測試。實際上,這個問題已經有了解決方案,只是外界不容易直接察覺。之前的兩艘6萬噸級滑躍平台配備的3代艦載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大約為32.4噸,需要195公尺的後滑跑加上15節以上的正面甲板風才能起飛。而3.5代的彈射版,

其電磁彈射的安全起飛重量肯定會遠超32.4噸,預計滿內油38噸是沒有問題的。這主要得益於蘇兩拐系列艦載機甚至非艦載機的原始設計就非常強悍:蘇30MKK就準備強化到38噸級;蘇34則直接增重到40噸級以上。

因此,可以推斷,東大的3.5代彈射版至少按照滿內油38噸的標準來設計機體強度。如果此時再外掛4個大型副油箱,完全可以實作46噸以上的極限彈射重量!實際上,45噸以上的彈射要求已經屬於6代艦載機的標準,且6代機可以無需修改直接上艦。或許在2026年之前就能見到這種「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