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無人機:市場需求不及預期,預計今年軍貿面臨一些壓力丨直擊業績會

2024-09-13軍情

(圖片系AI生成)

低空經濟今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行業乘風而起,無人機概念股在上半年遭到多輪熱炒,中無人機 (688297.SH)即是其中代表。但政策面和二級市場的熱鬧並未傳遞至上市公司的業績,中報紛紛報降甚至報虧,中無人機尤甚。上半年,公司實作營收2.72億元、歸母凈利潤-3839.36萬元,同比下降77.22%和117.96%。

9月12日,四川轄區2024年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及半年度報告業績說明會召開,中無人機人氣頗高,投資者圍繞業績下滑、國際國內業務拓展等發問,公司董事長張曉軍領銜一眾高管一一進行回復。

張曉軍在回復鈦媒體APP提問時表示:「下半年公司將持續加強市場開拓能力建設,增強閱讀市場能力,精準捕獲客戶需求,鞏固傳統客戶資源,開拓新經濟增長點,努力提高市場份額。」

產品交付減少致虧損

中無人機是大型固定翼長航時無人機系統成體系、多場景、全壽命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產品已發展了翼龍-1、翼龍-1D、翼龍-1E、翼龍-2、翼龍-2D、翼龍-2H、翼龍-3和1000kg以下級無人機平台,具備全自主多種控制模式、多種復合偵察手段、多種載荷武器整合、精確偵察與打擊能力和全面靈活的支持保障能力。公司產品銷售分為軍貿和內銷,且按此前定期報告的披露,軍貿貢獻了絕大部份收入。

對於上半年營收的下滑,公司在中報中解釋稱,主要是受市場需求影響,本期交付的產品數量較上年同期減少。公司總會計師徐俊芳在回復中也提到,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公司軍貿出口業務透過軍貿公司中航技進行,均體現為國內收入,公司上半年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

值得註意的是,交付減少的同時存貨大增,截至上半年末,中無人機存貨高達14.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43%。且為縮短後續訂單產品的交付周期,公司加大存貨的投入力度,支付貨款金額同比增加,導致報告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1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01億元。

對於存貨跌價的風險,公司董秘楊萍回復鈦媒體APP表示:「公司產品生產周期較長,根據對市場需求的分析判斷,合理地制定生產計劃,建立有效的存貨計劃管理,公司存貨庫齡大部份在1年以內,同時公司積極落實訂單,加快存貨周轉。」

針對軍貿業務,有投資者提問:「無人機在俄烏戰爭中大顯神威,請問貴公司在無人機出口到境外方面有何困難,包括政策、渠道及產品競爭力方面有何不足?為何在無人機海外銷售方面不增反降?」

張曉軍表示,公司的產品前期已經在海外布局較多,銷往十余個國家且在正常的服務期,但由於軍貿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且受到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客戶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不斷追求裝備的現代化和效能升級,對公司現有產品效能的提升及未來新產品的推出有更多期待和意向,預計今年軍貿市場面臨一些壓力。

在回復公司面臨的挑戰時,張曉軍還坦言,「目前公司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市場需求不及預期,若後續市場需求不能有效釋放,將對公司年度經營目標的實作帶來壓力。

發力拓展新場景

低空經濟方興未艾,炒作的是未來預期。

近年來,在資訊化戰爭的發展形勢下,軍用無人機等新型裝備需求大幅提升,再加上不斷爆發的安全問題、領土爭端,裝備無人機成為了以較低成本增強自身國防實力的有效手段,導致全球軍用無人機需求不斷擴大。

蒂爾公司預測,全球軍用無人機采購支出將從2023年的約121億美元增加到2032年的164億美元,未來十年市場規模總計1622億美元。預測期內,各國對軍用無人機的研發支出預計將達725億美元。

民用無人機同樣發展快速。根據GMI研究數據,2022年,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規模為300億美元,預計2023年-2032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超過15%,人工智慧技術和自主無人機發展的進展將影響商業趨勢。從型別構成看,過去幾年消費無人機一直占據民用無人機的較大市場空間,但隨著無人機在工業套用場景的拓展,未來工業無人機將成為民用無人機的發展熱點,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

聚焦至國內,2024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將作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新增長引擎,各省市地方政府也相繼釋出支持無人機產業發展的相應政策,對無人機行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身披熱門概念,行業景氣度上升,投資者顯然更關註中無人機如何改善業績。

中無人機總經理曾強表示,「公司將緊密結合新質生產力和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背景,挖掘新機會、拓展新場景、布局新產品,逐步實作從單一產品向多機協同、單次響應到多工敏捷化無人機體系融合發展。」

在軍用領域,張曉軍說,俄烏戰爭及其它地區沖突帶來新啟示,未來無人機向低成本可消耗、高端多工兩個方向發展,公司將把握市場需求,向上向下延伸產品譜系,持續推出新型號,提升產品競爭力,滿足不同購買力使用者在不同場景下的任務需求。

具體到海外拓市場,徐俊芳稱,持續加強開展海外市場推介活動,高品質完成新產品推介及多國飛行演示活動,加強和客戶的溝通交流,加深對於市場需求的理解,為新產品的完善、產品推介和市場訂單線索的落地奠定良好基礎。

在國內,張曉軍回復鈦媒體APP時談到,「近年來,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民用無人機產業發展政策要求,以大應急、大氣象領域為重點,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翼龍無人機在應急救援、人工影響天氣、氣象探測等領域已得到廣泛套用,與相關單位的合作更加緊密且深入。2024年先後在多省應急國債計畫、海洋氣象綜合保障計畫和氣象服務計畫中成功中標,後續公司還將緊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全面推進低空經濟布局,不斷開拓支線物流、農林植保、環境監測等服務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翼龍-3何時量產的問題,張曉軍回復:「目前正處於科研階段,計畫研制有序推進中。」 (本文先發於鈦媒體APP,作者|蘇啟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