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如果是戰時怎麽辦?天津機場大面積的航班延誤,沒有想的那麽簡單

2024-09-13軍情

9月11日,無人機導致公共安全原因,天津機場航班延誤29架次,取消8架次,有32架次備降外場,一共3000名乘客的行程受影響。

關鍵在於不管你是什麽無人機,為什麽近10個小時才處理完畢,如果像俄羅斯機場那樣,處於戰時頻繁遭遇無人機襲擊,那可怎麽辦?

我們知道,消費級的無人機是無法在機場這樣的禁飛區起飛的。那麽如果是無人機的話,基本可以斷定是私自改裝或者自制的無人機了。但是能持續滯空至少三小時以上,顯然也不是小型的無人機。

那麽到底是什麽呢?

網友們分享了不少天津地區群眾拍攝的視訊,也開始猜測起來,諸如夜光風箏、黑飛無人機。但是問題是,機場及相關部門也采取了相關措施,為什麽近10個小時才恢復飛行計劃呢。

顯然,這個「無人機」不簡單,至少具備長時間飛行能力。如果是夜光風箏之類的無動力飛行器,即便透過簡單的光學或者紅外辨識也立即能搞清楚了。

筆者還記得,以前有一個案件,說的2022年11月,林某擅自在涉案地附近空域,違反了航空管理法規,操作自己組裝的無人機進行拍照測繪,被空軍雷達監測辨識為異常空情。

然後,戰區和部隊緊急行動,九個團以上的指揮機構,700多人,一架戰鬥機和2架直升機…… 最終消除了隱患。

而林某及委托他的測繪公司被判賠償國防戰備資源損失12萬余元,並透過國家級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不良影響。

諸如此類的案件其實還有很多,無人機黑飛幹擾航班,失控傷人、偷拍侵權問題等,最近幾年層出不窮,相關部門也加大了管控力度,但是還是屢次發生。

但是天津機場這次很奇怪,和蕭山機場出現的案例也不一樣,與筆者上文舉例的案例也不一樣。至少部隊沒有第一時間介入,或者說地面大面積排查也沒有找到「飛手」。

所以,具體是什麽,普通網民也就很難猜測了。

那麽我們不僅要問,一個所謂的無人機,就能讓民航飛機繞飛和備降這麽久,影響這麽大,俄羅斯機場頻繁遭遇烏軍的無人機襲擊,都是怎麽解決的?

其實,很簡單,戰時狀態俄軍防空系統開啟,無法攔截的無人機,就出動空軍飛機或者其他裝備上去擊毀了,也不用找到到底是誰放飛和操控的無人機,先解決問題就行了。

而像天津機場這樣的「無人機」如果要做處置,要麽需要特勤部門來處理,要麽需要協調部隊來處理,總之都需要進一步溝通進行的。

不過,至於網上聲稱「可能是外國的新型飛行器,比如美國的TR-3B三角形反重力飛行器」的猜測,其實根本不可能,因為戰區值班必然會發現它們,在它們進入領空前就會被處理的。

排除一些可能性,基本可以猜到是有所謂的技術大牛惹是生非了,還可能其沒有被抓獲的情況下,繼續「炫技」。

果不其然,據媒體報道,9月12日20點10分至21點46分的一個半小時內,天津濱海機場沒有任何進出港航班,而進港備降航班達18個班次。又有疑似影響飛行安全的事件發生了。

由此看來,大型城市必須配備全時待命的無人機硬殲滅力量,光靠那幾支電磁幹擾槍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