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部通篇講述某一個陰謀詭計的電影來說,我們作為觀眾期待的是什麽?巧妙設計的計謀,驚心動魄的過程,緊張刺激的追逐,出乎意料的結尾?好像就是這麽幾個要求,別的什麽都是衍生出來的。如果沒有這幾個基準線兜底,所謂的諜戰也好,諷刺也罷都顯得輕飄飄。做好基礎框架的驚悚片都能收獲不俗的評價,這一點在幾十年前創作者們都知曉,然而很遺憾,堅持的卻很少。
時至今日,我們的驚悚片中非主要元素逐漸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然而真正意義上的主要元素卻在逐漸衰落。我們所期待的優秀的驚悚片究竟有哪些特點,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可以稱得上是一種證明。
【豺狼的日子】是一部關於刺殺法國總統戴高樂的故事片,本片講述了在法國不同政黨之間的爭鬥中,法國總統面臨著生死危機,然而他卻在一次意外中死裏逃生。憤怒的反對派決心聘請外籍殺手來完成刺殺總統的任務。於是,一個英國殺手走進了觀眾們的視線。
殺手精妙的謀劃著整個計劃,且一切行動都是滴水不漏的執行著。警察們意外獲得了這個訊息,但是卻找不到任何的頭緒。在與殺手鬥智鬥勇的過程中,警察們逐漸的利用手中的蛛絲馬跡順藤摸瓜找到了殺手留下的資訊。於是,一場關於時間的生死爭奪戰開始了,警察們從一次次的落後於殺手的步伐到越來越靠近殺手,而與此同時,留給殺手的時間也不多了。在這場生死爭奪戰中,最後一刻,戴高樂存活,殺手身死,一切畫上了句號。
之所以對【豺狼的日子】側目垂青。原因很簡單,無外乎他已經完全做到了滴水不漏的程度。對於一部驚悚片來說,對於一部已經預知了結局的驚悚片來說,如何用過程打動人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豺狼的日子】就是這樣一部用過程打動人心的電影。對於上文提到的驚悚片的幾個元素,本片無一例外的都適時的踩中了這些點。這樣對於觀眾來說,顯然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結局,本片因此獲得很多人的贊譽。
首先來說第一點,那就是精心設計的計謀。刺殺總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殺手來說顯然更為棘手。更何況這個總統是法國最高領袖,且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著顯著的影響力。這樣一個高難度的任務,自然需要行動者想出來一個非常巧妙的計謀,然而本片並沒有對於這個計謀提前進行預設。
很顯然,創作者是需要觀眾一起跟進這個計謀的。殺手提出了方案,那就是自由行動,自己掌握完全的主動性,且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這些都是常規辦法,但是對觀眾來說,顯然常規的辦法並不能令人信服,於是,我們便有了好奇心,看著殺手怎樣行動。從給自己弄一個身份,到購買武器,從想到後路到步步為營。觀眾們並沒有在這個過程中預知到任何有關刺殺計劃的蛛絲馬跡,但是卻能看到一個一絲不茍的殺手在一步一步的執行著自己的計劃,於是,我們自然而然的選擇了繼續跟進,看看殺手的葫蘆裏到底賣什麽藥。
接下來就是驚心動魄的過程與緊張的追逐了,整個過程中警察們透過對僱用者的觀察逐漸的知道了這個刺殺計劃,從而一點點的順藤摸瓜,最終獲得了這個殺手的大部份資訊。此時此刻,當警察已經知道了殺手的身份後,我們會自然的覺察出來這個殺手的身份要暴露。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殺手適時的用一系列行動來告訴給所有人,他總是能在最後關頭轉危為安,即使是發生交通事故,殺手也能幸免遇難。
這個過程驚心動魄嗎?並不是完全的驚心動魄,但是卻能引發觀眾的另一種思考,這樣一個兼具冷靜的思維,縝密的計劃以及幸運的殺手,最終為何會失敗?帶著這個疑問,本片順利的過渡到了最後階段,那就是完成刺殺任務。同樣的,創作者用這樣的手法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大疑問,如果想要回答,觀眾們就必須繼續跟隨殺手的步伐來看到最後的角力。
在設定上,這樣的留有懸念的手法值得肯定,因為觀眾為了揭開謎底自然會看到最後,而對於懸疑片來說,這樣的懸念對於整片來說也是點睛之筆,之前的所有故事不過是為了這個懸念做鋪墊,如何在最後時刻完成反轉,這就成了一項任務,一項可以讓觀眾與創作者共同參與的任務。本片結束後,一切都有了答案,創作者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創作,觀眾也增加了參與感。
對於一部這樣的作品而言,我們更多的是在創作者擠盡水分後,看到本片都有哪些幹貨,而本片的創作者在這一點上做的也不錯。這是一部1973年的作品,距今已有四十多年,然而卻依舊能夠打動現代觀眾,他靠的是什麽?自然是自己對於觀眾的尊重。然而幾十年過去,我們卻沒有能看到更多優秀的作品不斷前進演化,這才是值得創作者反思的。時代在進步,我們的創作品質卻沒能緊跟時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