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個說法,我在減脂期的外食選擇 都是火鍋 。
畢竟有這麽一些火鍋,熱量低、含油低、鍋底裏甚至沒有鹽。
最關鍵的,是還能讓我 吃夠蛋白質 。
無論是減脂還是增肌,就不用我說蛋白質有多重要了吧?
潮汕牛肉鍋
鍋底選清湯,當然選清水更佳。
食材選擇可以有:
嫩肉 ,這一塊肉是整個選單上最瘦最瘦的肉,一般取自裏脊。
不過很多店會拿臀肉濫竽充數,不過沒關系~還是很瘦。
匙肉 / 匙柄 , 這部位在牛肩膀附近,是牛身上僅次於裏脊,第二瘦的肉。
五花趾 ,是牛的後腿肉,肥肉幾乎沒有,筋多,口感脆。
三花趾, 是牛的前腿肉,同樣也是低油多筋。
花趾的熱量都很低,放心大膽的吃。
吊龍 ,這塊肉對應的是牛背上的那一條,用西餐說法其實就是西冷。
肌間脂肪不會太多,但是會連線一小部份肥油,請把肥油自覺去掉~
牛內臟如 牛百葉、黃喉、牛骨髓 一類的熱量也不會太高,均在120卡/100g。
不過營養價值對於健身者來說不是很高,我不做推薦。
避免點單的是:
肉眼可見脂肪都非常多的:雪花、牛樸肉、雙層肉、胸口朥。
看起來瘦但實際脂肪含量高的:牛肉丸、牛舌。
醬料就不要選熱量爆表的沙茶醬啦, 一碗醬油+生蒜泥+小米椒,再加一小勺香油 ,已經足夠香了。
清水打邊爐
清水老母雞打邊爐 ,鍋底僅是清水加五指毛桃、紅棗等幹料。
雞丟進去焯不到1分鐘就撈出來吃。
清水煮出來的雞胸都是脆的,完全不會幹柴 。
自覺一點不要吃脂肪熱量均爆表的雞皮~
蘸料只需要一點醬油就好了。
能拿來做清水打邊爐的雞,無不是本身雞味濃的,加多了別的醬料反而吃起來沒意思。
再比如清水煮出來的豬雜。老說健身不要吃豬肉,但瘦豬肉和豬雜的熱量並不高。
這種吃法只在廣東有,就不太詳細展開說了。
椰子雞
椰子雞的鍋底沒有油,僅僅只是椰子水。
椰子水燒開鍋之後,把雞塊丟進去煮5分鐘就可以開吃了,依舊是自覺不要吃雞皮~
椰子雞的標配蘸料是一碗醬油+沙姜+小米椒+萊姆。
這一頓火鍋,除了本身的雞油之外,無論烹飪還是調料,完全不需要額外用油。
如果願意自己下廚,可以試試快手又好吃的蔔蔔貝
step1:一大堆蒜剁碎(我用了約35g),用花生油(約8g)在不粘鍋裏面炒香。
step2: 和姜絲、小米辣圈、白胡椒粉、鹽一起撒在(擺盤做作的)白貝上。
這個做作的擺盤只是為了能一次煮更多的貝,如果有足夠大的鍋,把貝殼平鋪一層就好。
不一定非得白貝,任何小貝殼都是可以拿來這麽做的。
step3:加130-150ml左右清水,開大火加蓋煮三分鐘之後,就可以把那些開殼了的貝夾出來吃了。
有蒜蓉、辣椒和白胡椒提味,連蘸料都不需要。
是不是真的很快手!
加進去的清水直接被煮成了奶白色,可以繼續煮煮蔬菜,或者直接來把蕎麥面。
貝殼湯下面不要太絕。
我在家做蔔蔔貝的次數真的非常非常多。
因為 真的能很快手的實作一鍋把蛋白質、蔬菜、碳水全搞定,還熱量真的低 。
減脂期並不太推薦在外頭餐館吃蔔蔔貝,因為飯店為了增味,會用重油重鹽的高湯來煮貝殼。
如果愛下廚,可以在家實作非常多的低油火鍋
比如用 魚湯打底的火鍋 :
鍋底即是傳統的蘿蔔魚湯做法。
魚頭和魚骨煎了加熱水、姜絲、白胡椒和白蘿蔔開湯。
魚片在臨出鍋之前放進去短時間內燙熟的,這樣既可以吃到濃郁的魚湯也可以吃到嫩的魚片。
當然嫌麻煩的話,可以直接整條魚拿來開湯。。
魚湯拿來煮蔬菜,無需醬料就非常好吃。
非常適合下蔬菜的 無油泡菜鍋 :
再比如不用油就可以做出來的 關東煮 :
做法見:
會做日料裏的出汁之後,依舊是不用油可以做的 相撲鍋 :
壽喜鍋 :
自己用新鮮番茄和番茄罐頭做鍋底的 番茄小火鍋 :
所以說,根本沒有什麽減脂期不吃火鍋這碼事。
火鍋這麽好吃,為什麽不吃呢。
公眾號: 六一食事 ,專業餐廳拔草機,把熱量留給值得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