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5日更新:
我走在路上擡頭一看天,哇,太晶瑩剔透了吧,隨手就用手機拍下來:
手機拍到什麽,很大程度在於真實場景是什麽樣子的。而不能全靠器材裝置。如果天空真的是白色的,那拍出來也應該是白色才是真實的嘛!
--------------以下是2015年的原回答-----------------------
第二次日報,深感榮幸--------很多人都看過這張著名的圖片(網路圖侵刪),由著名攝影師用數十萬元的大片幅相機拍攝。
那麽手機拍攝的天空有沒有可能如此層次分明呢?
不行。
哈哈。
用手機拍風景,雖然很難表現出我們想要表達的「震撼」,卻仍然有方法可以改善:
本質因為手機相機是自動的,很多參數數據等並不完美和正確,我們可以透過後期來糾正和改善。本人一點拙見,題主、各位大大們請看。
用我的手機,在南京市中心玄武湖給大家做一個示範:
手機拍照很容易天空一片白:
如果對準天空,那麽地面就會一片黑:
只要有天空在,下面就一片黑。只要地面正常,天空就一片白。這是為什麽呢?
天空是光源,而地面是被天空照亮的。
就像一個燈泡照亮了下面的盒子。
燈泡顯然比盒子明亮無數倍。這個差距人眼往往能接受,但是手機的寬容度不如人眼,無法同時拍清楚差距如此之大的兩種物體。
所以我們就站在剛才說的湖邊,來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拍一張「合理的照片」。拿出手機,自動模式,用手觸控式螢幕幕的中間,對湖水對焦,然後觸摸拍照按鈕。 (我的手機自動模式已經包含了HDR,沒有的人可以開啟HDR)
原圖是這樣:(其實是有點偏暗的。)
接下來,關鍵是對這張原圖進行後期處理,原圖連結:20150628_132402.jpg_百度網盤,大家也可以下載練練手。
總體思路:1.糾正曝光。(避免太亮和太暗) 2.校正水平線 3.根據需要增加色彩
首先在PS中開啟這張圖:
Ctrl+Shift+A進入相機原始(Camera Raw):
我們看到,紅圈裏的部份太暗了,已經呈現黑色,沒有細節了。
把陰影選項拉到頂:
再看天空,基本已經是正確的,但是我們希望烏雲的視覺沖擊更大一些,所以可以把天空再壓暗一些。
把高光拉低,白色增加一點:
稍微加一點對比度,我一般是不碰對比度的。解析度稍微加一點,自然飽和加多一些,飽和度減一點。(這裏我是隨意拉了一下,原則是:註意不要顏色溢位)
PS cc的2015最新版裏面附帶了「反霧霾」的新選項。應該是考慮了中國的國情哈哈!
很實用,但是這張照片裏並沒有霧霾,所以暫時用不到啦。
點選確定,回到Photoshop。
檢視-新建參考線-水平:
把參考線拖到地平線附近,看到這張照片不是水平的:
拍風景照一定要記得水平校準~
對著參考線,把圖稍微 旋轉 一些,使得地平線水平。
然後圖片有空白, 不要裁剪 (裁剪之後視野就小了啊)。我們選中空白的部份:
右鍵-填充:
選「內容辨識」,確定:
空白部份就填充起來了: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顏色。
調顏色不要套濾鏡,而要想:你想要什麽。
這張圖裏,我想到的是:烏雲應該是有點發暗紅和發黃,同時這種顏色的光也倒影在水裏。而水的顏色是綠色。建築顏色保持不變。
Ctrl+J復制圖層。
開啟調整曲線的面板,紅色:
我們發現曲線的高光部份(紅框裏),對應的是雲層發光處,以及水中反光。而低光部份(藍框裏),對應的是綠色的水面:
所以把右側曲線拉高,左側拉低。使雲層發光處和水面反光呈現紅色,水面呈現青色。
然後調整藍色曲線,使得暗處發藍,亮處(雲層和水面反光處)發黃:
把上面兩個圖層合並:
把合並得到的圖層拖到最下面。然後對上面的圖層新建一個蒙版:
用黑色的,最軟的筆刷,刷雲層發光處和水面反光處:
產生傍晚分時該有的霞光:
接下來再做點細節調整。就可以發到朋友圈了:(我覺得口味有點重,所以又減淡了一點效果)
傍晚的湖邊,肉眼是能看到很震撼的場景的,但是手機並不能直接拍出來。因此我們透過後期,使得照片能夠更充分地表達現場,並向欣賞者傳達拍攝者當時的情感感受。而後期僅限於亮暗、旋轉、顏色強弱,並沒有添加無中生有的內容,保留其真實性,也是手機攝影的宗旨之一。
全文完~
回答評論內容:
最重要的還是曝光,就是亮度合適。顏色鮮艷就見仁見智了,看有些朋友不喜歡鮮艷的顏色,那麽給你獻上一張黑白:
8月20日更新:
這些是我最近用手機拍的,可以參考一下雲層和地面的「光線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