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讀研三年與工作三年的人有哪些差距?

2015-07-07知識

我覺得讀研能真的拉開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念研究生,會給你一個提升自己層次的可能。

和更優秀的人為伍,去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如果有條件,請一定珍惜時光選擇去讀研。

我和高中同學就是一個很好的對比例子。

我高中坐我前排的人外號叫兔子,高中兩個人一起傻呵呵的幹了很多蠢事。他是我高中最好的朋友,我兩的友誼從高中走到大學走到現在。我們兩高中成績差不多,家庭環境也差不多,他家比我家富裕一點,他和我都喜歡歷史,沒事就相互討論歷史問題,一起去買過期的看天下雜誌。

高考砰一下,他比我高了整整20分。

高一分就能高出幾十人,他比我高了好幾百名呀!

兔子去了中國政法大學,學了法律。

我去大連海事大學,一個普通的211。

大學四年時間裏,我們一起去旅遊,我翹課去北京玩,在昌平他的宿舍裏蹭吃蹭住,在羅翔老師還沒在網上火起來的時候,我就聽過他的刑法課,講真,真的比我大學的老師甩出好幾條街。但是大學的時候依然沒覺得我們有啥太多差別。

他搞計畫,寫論文,他玩的也好,成績還好,最後他拿了江平獎學金,還保了本校的研。

我就搞社團,參加辯論賽,也大創拿過獎,反正我就沒好好學習,瘋玩去了,成績也是中下我也不在意。最後拖拖拉拉考了好幾次,我才考上了一個小公務員。

我在小地方當一個小公務員三年,

他在中國政法大學讀研三年。

三年後我參加遴選選調,終於考回了市裏;他碩士畢業入職著名大央企。

三年的時間,我也工作很努力,他也很努力讀書。

但是我們的差距越來越大。大到,我們以後可能都不是一個階層的。

最讓我感慨的事情,發生在2019年

這一年,他物件的本科室友在大連結婚,我開著我的小破車去機場接他們,順便帶他們參觀一下大連。

那天我開車送他們去酒店現場,我坐在女方席上,聽兔子講這對新人是高中學霸,又戀愛結婚。

新郎,北大本科,清華五道口碩士,然後在私募基金上班

新娘,北師大本科,人大碩士,也是大所律師

然後都在北京奮鬥

這。。。。。。

雷的我外焦裏嫩的,想當初,我在縣城裏的時候參加同事婚禮,那我們這個小圈子也就是公務員找個老師唄,大家覺得,哇,真般配,以後小日子絕了。後來回到市裏了,感覺自己格局高了,再參加同事婚禮,也就是公務員跟銀行職員、老師、醫生,都覺得是棒棒的。再看看同事,什麽海事的碩士、理工大學的碩士已經很不錯了,女方要來個不知名海歸碩士唄,就覺得郎才女貌,學歷相當。

再看看我高中同學兔子,北京有房,國外有房,大央企上班,年薪30+,出入五星級酒店,什麽南航明珠卡會員。他物件,本科北師大,碩士中國政法,國家部委公務員。我那天去機場接他們,發了條盆友圈,恭迎陳總和部委領導蒞臨大連指導工作,就連一貫高冷的處長都主動給我發微信,問我哪個部委領導來了?周一上班的時候還特意把我叫到辦公室,問我和我同學熟不熟,能不能介紹一下。。。

再看看我,一個小公務員,僅此而已,再看看人家,什麽是普通學校和名校的差距?!

這就是讀研和沒讀研的差距!

看人家從事的領域,所在的層次就知道了,孰高孰低,什麽是差距。

當然最讓我感覺到差距的,是和他們對話。

我無意中問一句,你們本科室友難道都讀研了呀?

他物件反而首先說:對呀,都讀研了,難道有不讀研的嗎?

我想了想我大學寢室四個人,emmm,我們沒一個讀研的。

再想想我們班,好像就幾個女生讀研了。。。並且,她們發展比沒讀研的女生更要強不少。

兔子同學的大學室友只有一個本科畢業考了北京市公務員,剩下都讀研了,他物件的寢室也基本上是這個樣子。越是好學校,讀研、出國的就越多。畢業以後發展的,基本上也就越好。

所以你知道工作和讀研的區別了吧?

那就是平凡和優秀的區別。

本來我也是個考研黨。

講講我考研,為啥失敗吧。給大家講講反例,警鐘長鳴。

本來我和基友一起考研的,對於考研究生,我們就這樣糟蹋了自己:大四上學期學校最後的課程結束了,等畢業生資訊采集完,除了留下來考研的,別的都回家了。我和兩個基友幹脆一起住進了一個宿舍,開始了考研前最後的兩個月生活,可是有一天基友說有個遊戲,叫文明(野蠻)5,非常不錯,我們玩玩吧?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某天基友A說,我們復習吧,我卻說,再打一局,幹這個天神級別的電腦再說,於是白天我們沈迷在文明的世界裏,晚上無聊的看豆瓣,什麽電影評分高,我們就下載什麽看。一天又一天,那是考研的最後時刻。我和基友都放棄治療了,基友A其實準備的比我好,而我是覺得自己國考自我感覺不錯,天真的以為妥妥的,不考研了,我也能考上公務員。我現在都覺得是我把基友A拉下水的,就算最後的成績出來,他離人民大學也就差那麽一點點。基友B更是天天看南韓綜藝,北方冬天冷,他根本不出門,我和基友A天天給他打包食堂盒飯帶回。

最後,我們誰都沒考上研究生。

校招早就結束了,我們都沒投過一份簡歷,二月份人大出了成績了,狠狠打了我一個耳光,雖然我知道肯定考不上了,可是還是很難受,然後就在家準備公務員考試,那段時間,是我人生中最難受 的時候,讀大學的時候,是全家族的驕傲,大家都很高興,可是大四,別人都會問我父母,兒子是上班?出國還是讀研了?父母惆悵,羞於對別人提起我,對我又是無可奈何,對我也沒有好臉色,總是說幾句抱怨的話,說我怎麽這麽沒用;我自己也是非常壓抑,我不想啃老,可是現在還能幹什麽?那些考了二本的同學,考上了研究生,不少是名校的,那些不如我的同學都簽了工作,有些還蠻體面,那些比我好的,也去了更好的地方,仿佛就只有我,就像被拋棄了一樣,什麽都沒有,一種沒有未來的感覺。

南方的小城市沒有暖氣,我冷的縮手縮腳,不斷哈氣暖手,一遍又一遍的做行測申論題,真題做了好幾遍了,可是分數就是提不高,申論的材料看到吐,到最後都不想看了。再後來,參加了這輩子最後一次省考。真的很感謝父母對我的嚴厲,如果沒有他們的嚴厲,我也不能改變渾渾噩噩的狀態,大學四年我都玩去了,沒有好好學習。在畢業後飽嘗人間的辛酸,最後終究能考上。

那次省考,我為了求穩,報名了一個三線城市的區直機關,上班一年多後,我平靜了不少,偶爾又讓我想到了2013年,那顛沛流離、四次奔波、苦痛折磨的一年。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也算是百般呵護,父母給了我,他們最好的,讓我沒吃過什麽苦,可能僅有的兩次挫折就是高考和戀愛,可是大四那年讓我吃了不少苦,讓我知道了我再也不是一個孩子。

2015年,上班也就剛剛兩年的我,也是在單位遇到了一些糟心的事情,我又動了想考研的沖動,覺得單位層次太差,領導也不咋地。於是我又偷偷的報名了考研,這次,我沒有把學校定的那麽好,人民大學,再見了,我知道我肯定考不上,我就想考西南政法。結果,那年上班出差特別多,又趕上去借調到省裏幹活,也就是在省裏的平台工作,讓我知道要去大一點的地方上班,你的層次也不一樣。

2015年考研,我又失敗了,工作忙也是借口,其實我也是上班後,再也找不到那種學習的勁頭才是真的。所以,香樟哥 真的在這裏苦口婆心的勸各位考生,珍惜學校的機會。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爭取在校期間好好學習,一次性考上研究生,一戰不行,就二戰,像我一樣邊工作邊考研,那壓力太大了,並且容易懈怠,最後肯定是考不上研究生的。

但是想離開小地方,去更好的平台,這個念頭就像一個種子,在我心裏發了芽。

2016年,當我滿了三年以上工齡後,我下班推掉所有和同事的應酬,一心一意準備公務員遴選。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考回了副省級城市的單位。

今天,坐在這裏,看著這個問題。

我想起了我的大學時光。

我百感交集,真的覺得自己的大學被狗吃了。

如果我能好好的合理規劃自己。那我肯定能考上研究生。

如果考上了研究生,生活真的會和現在不一樣。

還記得和我一起打遊戲的基友A和看劇的基友B嗎?

基友A後來上船了,在船上吃了一年苦,覺得人不能一輩子在海上漂著,他努力工作,攢錢,鍛煉英語,後來又幹了一年,攢了點錢,就離開了航運業,去英國念了個碩士,回來考了他家省會的政策性銀行,找了個本地女孩子,幸福的結婚生子;看劇的基友B,選擇了回家二戰,在他爸媽嚴厲的督促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拿出了高三的氣魄準備了一年,第二年順利考入南京大學。碩士畢業後又考了南京市的公務員,現在一年拿著20多萬的年薪,碩士期間認識了一個來自千島湖的浙江妹子,妹子也是南京師範大學的碩士,妹子畢業後進了南京的一所中學。兩個人去年也喜結連理,在南京買房買車,一個公務員一個教師,妥妥的中產階級生活。

去年基友B結婚,我和A都去南京給他當伴郎,晚上我們三個在一起暢談人生,都對當年在海事的混賬事感慨不已。

我的感慨尤其多,他們都讀了研究生,發展情況都比我要好多了。起碼一點,他們因為讀研,去的單位的層次都不錯,再看看那些本科就出來工作和讀研再出來工作的同學,明顯就是讀研的同學層次和單位要高不少。

如果有可能,還是要去考個研究生啊。

有考研想法的孩子,如果你真的想改變命運,考研是一條路。並且請你堅信下去。

你如果想選擇平凡,那你就不考研,你也許會成功,也有可能優秀,但是如果你讀研,去了層次更好的地方,你變成優秀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強。

什麽樣的人會純粹?什麽樣的人會崇高?什麽樣的人會變得更優秀?

那結論其實很簡單,那便是與這些優秀的人為伍,你也會變得優秀,變得崇高,變得純粹。

考研最重要的是不外乎就是兩個

第一,認清自己的實力與目標,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學校。西部地區的分數線還要低呢,如果實力真的不夠,那就選擇一些B區的學校唄,又不是啥丟人的事。

第二,一定要堅持住,好好復習,制定完備的計劃,英語早一點開始,該背單詞背單詞,該報班報班。踏踏實實的復習,總不會有錯的。

很多人考研沒考上,不外乎兩個原因, 一個是考了實力超過了自己的學校,另一個就是,沒有堅持住。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