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金庸的十四部作品中為什麽有一半的作品知名度不高?

2021-11-14知識

因為我對金庸的小說太了解了,所以也沒太好的辦法去以普通人群的角度來說哪個知名度不高,只能憑自己的直觀感受來談一下。

按照書的篇幅來劃分——

最長的是五本的大長篇:

【天龍八部】
【鹿鼎記】

這兩本書篇幅最重,明顯是金庸下了苦心的,特別是【鹿鼎記】,金庸封筆之作,集大成於一體。

都是經典,影視作品改了無數,知名度絕對高了,段譽喬峰靈鷲宮,小寶近南天地會,如雷貫耳。

特別是韋小寶的形象,周星馳陳小春梁朝偉幾個大牌都輪番上台演繹過,深入人心。

接下來是四本的長篇:

【射雕英雄傳】
【神雕俠侶】
【倚天屠龍記】
【笑傲江湖】

射雕三部曲是一套頭的,這個的知名度已經是金庸小說裏的No.1了,但凡知道點武俠的,你要說他不曉得郭靖黃蓉降龍十八掌什麽的,那簡直是匪夷所思。

當然,這也還要得益於三部曲湊出來的超大劇情,加上83版【射雕英雄傳】這部經典影視作品在電視台上的輪翻轟炸。

【神雕俠侶】劉德華演過,古天樂也演過,現在一說到神雕俠侶,腦子裏第一個印象就是古天樂對著李若彤叫姑姑。

【倚天屠龍記】的話馬景濤的版本1995年左右曾經在國內引起過一陣狂潮,咆哮帝名不虛傳。

這個版本的滅絕師太,成為一代經典形象,那時候形容一個討厭的人的時候,就說他是滅絕師太。

【笑傲江湖】稍次一等,但是東方不敗這名字,響譽全球,連日本人都知道……

怎麽練【葵花寶典】,那也是路人皆知了。

多數人除了知道【葵花寶典】以外,其實還知道一個寶典,叫【蓮花寶典】,這是新加坡的電視劇【蓮花爭霸】拿了【笑傲江湖】的設定來魔改的。

證據?都要男人自宮了才能練了還要啥子證據呢……

可見這個寶典有多經典。

到現在為止,已經占了六本小說。實際上按篇幅來計算,金庸小說一共有36本,上面已經占了26本……這可大大地不止一半的數目。

接著就是二本頭的中篇:

【書劍恩仇錄】
【碧血劍】
【飛狐外傳】
【俠客行】

知名度稍次,【飛狐外傳】是和【雪山飛狐】連在一起的故事,盡管作者說不要把兩個作品看成一體,這個90年代初期的時候中國大陸與香港、台灣合拍過91版的【雪山飛狐】,當時的熱度很高的,到現在也仍然膾炙人口,一首雪中情,朗朗上口。

答主看此片的時候還是小學生,實在是感嘆歲月的流逝。

【碧血劍】的話也有拍過電視劇,還有一個很著名的電影【新碧血劍】曾經在國內廣為流傳,某些台詞在互聯網上面也是頗有爭議。因為掛靠了明末的歷史背景,一些經典的人物如袁承煥、李自成、皇太極和崇禎穿插其中,也給人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其實【碧血劍】和【鹿鼎記】應該是看成一個系列了,許多人物在【鹿鼎記】裏面還有發揮余熱。

【書劍恩仇錄】和【俠客行】再稍次一點,特別像【俠客行】這種,劇情比較散,故事到俠客島石破天練成俠客神功就沒了……最後還玩了一把文藝,石破天的身世不清不楚,故意沒有交待。這不太好拍成電視劇,我知道的幾部都是要魔改的。

比較中意的是早先梁朝偉的版本,但這個【俠客行】和小說版本可以當兩個故事來看了。

貌似幾個魔改版本裏頭,都把貝海石設成了最後的大魔頭。

其它短篇:

【鴛鴦刀】
【雪山飛狐】
【連城訣】
【白馬嘯西風】
【越女劍】

除了【連城訣】是一本頭的以外,其它的都是短篇……而且是很迷你的那種短篇,【越女劍】是附錄在【俠客行】裏頭的,因為太短了,撐不起一本頭的量。

【白馬嘯西風】【鴛鴦刀】跟在【雪山飛狐】裏頭,湊成了一本頭。

這裏面【雪山飛狐】是和【飛狐外傳】捆綁在一起的,理論上是屬於同一個故事系列,【連城訣】的話雖然故事短,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蒙受大冤,喜歡的小師妹嫁與別人,學成蓋世武俠,被正派人士冤枉,師父是個大壞人,還有圍繞著一批寶藏的劇情。

情節跌宕起伏、環環相扣,人物性格鮮明,也是非常適合拍成電視電影的。所以還是有一定的知名度。不過能被拉成30集的電視劇的話……要麽拖劇情要麽就還是魔改了吧。

另外幾篇不太合適,太短了,沒什麽展開。

這樣計算的話,金庸的大部份作品的知名度已經很高了,因為作品有長有短,不能簡而單之的把這些小短篇去和超長篇放在一起並論。

不過也從中看出來,越是長篇的,越容易拍成電視劇,而絕大多數的人是透過電視作品來了解金庸的,而不是小說,所以改篇的次數越多,越經典的,就越容易被人熟知。

反過來那幾個小短篇兒,那是真沒辦法了,我記得【越女劍】有人續寫過,然後把續寫的部份和原文湊在一起,並成一部單行本,之所以記得是因為我買過,不過具體的故事我忘了,大概是金庸名著也不知道是金庸新著還是金庸巨著,這個你懂的……

更新一下: 我在孔夫子舊書網上看到了,一毛一樣的封面,當年我買的無疑就是這本【越女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