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初中的時候,班裏流行傳紙條,哪怕是前後桌,也要透過傳紙條的方式傳遞資訊。紙條的內容簡單而有趣,比如誰上課又偷吃東西了、誰對誰有好感、下課去哪玩什麽的。再後來,我們手裏有了幾塊零花錢,就不滿足於遞紙條了,我們開始用各種方式尋找筆友,給筆友寫信就像吃飯喝水一樣重要。
直到長大之後,當我回想起當年的這段經歷,依然能感受到給筆友分享秘密時的暢快淋漓,以及收信時的心跳加速。正是這段經歷滿足了青春期少年的傾訴欲望,補齊了少年人的情感空缺。
傾訴,是人的本能欲望。
初中是青春期早期,也是與父母的一次分離期。
青春期是孩子向成年人過渡的階段,只有與父母分離,他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他最想要做的事就是證明自己是一個獨立、可以對自己負責的成年人。認可父母就相當於順從父母,就又變成他們的附庸了。
只有反抗父母,才能證明自己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這個階段,無論父母說得對錯,他都要反對。想要證明自己成年的心理越強,他的逆反表現就越明顯。
相反,對於那些已經向父母和周圍的人充分證明了自己獨立能力的孩子,就會比較尊重父母的意見,不會隨意抗拒父母的關心。
在這段分離期中,孩子會把原本對父母的依戀/依賴,移出一部份,分給其他能夠提供力量支持的人或者物品。
能給孩子提供力量支持的,可能是同學朋友,也可能是書籍、樂器等興趣愛好。
朋友可以給自己出謀劃策、提供情緒價值,而興趣愛好能提供情緒價值和發泄渠道。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一個傾聽者,一個精神領路人,為他排解憂思,填補未飽和的精神世界,慰藉青春期敏感的心靈。
我有個朋友家的孩子也有類似情況。據朋友說,孩子從小就愛看書,四大名著早就讀完了,什麽【呼蘭河傳】、【活著】、【圍城】也都讀過,寫作文開篇就是名言警句,各項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但是有一次老師向他反映,孩子不正經寫作文,本來要寫議論文,他卻寫了一篇兩百多字的文言文交上去,還振振有詞地說,以前有學生寫文言文被大學破格錄取。
老師讓他站在講台上先讀了一段滕王閣序,再念自己的文言文,剛念了幾句就念不下去了。
自那以後,這孩子就開始一蹶不振,把讀書無用掛在嘴邊,常念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這輩子圖個什麽?不如出家當個和尚,清清靜靜了此殘生。
我這位朋友非常痛苦,孩子從小就愛讀書,現在執拗得很,父母說什麽他都犟嘴,搞不懂他的思想為什麽變得這麽消極。
我就問了他一句話就明白原因了。
孩子平時愛看的書,你和他聊過嗎?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名著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長盛不衰,就是因為它的內涵極為豐富,有積極的、消極的、殺人放火的、自強不息的,什麽人、什麽事兒都有。
心情愉快的讀者能從中讀到陽光,內心晦暗的讀者能在書裏找到共鳴。
如果只知道讓孩子讀名著,自己卻連書裏講了什麽都不知道,跟孩子聊不到一塊兒,就非常容易讓他在內涵博大的名著裏找不到生活方向,越讀越迷茫,最後徹底迷失自我。
所以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無論他是更喜歡和朋友玩,還是更喜歡讀書、玩兒社團、搞興趣愛好,他都需要一個傾聽者、一個優質的精神引領者。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做好角色轉換,讓自己的角色從原來的保姆變成優秀的傾聽者,煩惱、快樂的分享者,和孩子成為互道衷腸的好朋友,爭取成為一名優質的精神領路人。
孩子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父母在他生活中的占比,將從全部,逐漸變成最重要的組成部份。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即使自己做的再好,也不能代替他的好友和興趣愛好。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意味著與父母的一次次分離。@知乎親子
|我是有8年教學經歷、喜歡分享帶娃趣事的【我在這裏天氣涼爽】,這是我的個人主頁 ——我在這裏天氣涼爽,歡迎您的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