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身就有讀懂別人意願的能力,而且都是根據別人的意圖判斷自己要做什麽。心理學只是會相對比較系統的了解這個過程。如果想了解一個人,最終靠的還是自己本身。
我學心理學之前經常出現旁邊有人提醒我「ta不開心了,別說了」,我還是說個沒完,然後別人不理我了,我還總是不知道為什麽。
大一的時候自己看了【別對我說謊】,但是還是很迷,總會想「我怎麽分得清別人撓頭是真癢還是焦慮呢」,結果還是不知道怎麽知道別人是怎麽想的。
後來學了精神分析才開始找到這種感覺:
人的感覺分為直觀的感覺和加工後的感覺(分別對應人的 初級系統和次級系統,也叫近端體驗和遠端體驗 ),人是透過把這兩種感覺整合起來,來理解外面發生了什麽。
初級系統 的感覺包括身體的反應、感覺、影像等等 這些我們和別人相處過程中比較原始的反應。心理咨詢師培訓的一個目標就是讓人可以允許自己的這些感覺自然呈現——人們平時很容易用各種方式把這些感覺壓下來,或者用批判的方式讓自己停下來,所以得到的感覺通常是不太完整的。
佛洛伊德說咨詢師要在咨詢裏做一塊空白螢幕,這句話不是說咨詢師不能有自己的特點,因為那個年代的電影幕布各種顏色和材料的都有,呈現的畫面必然是不同的。
就像30年代風格的動畫片,有重影,有光點,還缺了角,但不少人還是很喜歡的。只要不是有一大塊黑的地方把畫面都蓋得看不見就行。
佛洛伊德說的是咨詢師心裏要留這麽一塊「螢幕」來呈現咨詢師自己的感覺,就像人們看電影、聽音樂的時候一樣,而不是當一個沈默、死板的機器——人本主義的羅傑斯也說過類似的話,要對自己的感覺開放,要信任自己的感覺之類的。
能讓初級的感覺呈現之後,才會慢慢用到人的 高級部份 : 分析、判斷,還包括刻意讓自己轉換看問題的視角等等都屬於高級部份 。
如果初級材料不夠,高級部份的判斷往往是不準確的,這也是人們初學心理學常見的問題,體驗太少而判斷太多 。
就好像有的咨詢師聽到「我要是能有個你這樣的女朋友就好了」,就判斷對方是「情欲性移情」,卻忽略了對方可能其實分得清想象和現實,而且有一部份只是在自己身上看到了一些樣版,而不是真的那麽喜歡自己。
在這方面,心理學更多是提供一種態度,讓人對別人保持好奇和警惕;在自己的心理狀態和對方的心理狀態中保持平衡;不要聽的時候被自己和的情緒推著走;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然後才是形成自己的判斷,並不斷留意別人的反饋,看看自己是不是哪裏理解有問題。
理論更多是提供一種不同的視角,讓人註意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性,並不能代替人本身的感受和思考 。
雖然這也會導致咨詢師平時和人交流的時候會不傾向於喜歡太表面的社交,也容易發現別人表達過程中的細節,但終究大家都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