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拒絕別人有負罪感怎麽辦?

2022-02-26心靈

拒絕別人有負罪感的同時,往往不敢提自己真心的請求,不擅長朝周圍人尋求得體的幫助,害怕跟人正常的競爭,輕微自卑+討好型人格。

拒絕別人有負罪感,更害怕自己被他人拒絕。

談到拒絕,蔣甲這個TED傳播之廣很讓人感到心安,其實大家都不擅長處理拒絕,大家都害怕被拒絕。

蔣甲是在北京念高中時到美國做交換生,算絕好的家境與成長環境,置於新環境後,依然感到恐慌,尤其是在處理拒絕與被拒絕的問題時,他專註一段實驗: 既然自己如此害怕被拒絕,那麽就幹脆試著主動挑戰,找各種測試,讓自己體驗各種被拒絕。

他開始寫部落格,記錄自己的各種實驗,並鼓舞其部落格的讀者給自己提新的挑戰,比如去陌生街道巧陌生的門,希望進人後院草坪踢足球;讓甜品店按自己的要求專門做一款選單上沒有蛋糕;去給陌生人家種一株植物;內容五花八門,形式各種讓人尷尬,反正就是越挫越勇,讓敏感幼小的心慢慢體驗被拒絕的感受。

蔣甲後面基於自己的經驗,寫了這本書。

反復戒煙失敗的人,並非是不懂其成癮機制跟尼古丁傷害身體的問題;希望早睡卻總是熬夜的人,也並非是不愛惜自己的身體。

人是非理性的情緒動物。

人很難透過思辨,改變自己的情緒響應,從而調整自己的觀念,抵達改變行為模式的目標。但人能透過體驗情緒,讓人逐漸在不同情緒濃度的體驗中訓練感知的彈性,像鍛煉肌肉那樣鍛煉神經元對情緒的響應,思路就是蔣甲嘗試的方向: 不求立即改變自己,但試著體驗增加5%量的拒絕,以及增加5%量的主動表達自己的訴求

可以讀下蔣甲這本書,他提煉了很多練習被拒絕的技巧,讓人敢於主動去體驗,讓人試著能把被拒絕以及拒絕別人按情緒濃度來分級,不同情緒下拒絕別人的反應不同,不同場景下被拒絕的情緒響應也不同。

人不能直接透過思辨,跟自己講道理,說服自己戒煙、早睡、運動、健康飲食。但人能改變環境,逐漸增加體驗,讓自己真實體會早睡半小時、一小時的區別,讓自己在心底裏有一個清晰的自我觀察——應該試著拒絕體驗一下。

拒絕別人有負罪感,但拒絕不同的人,不同場景下的拒絕,負罪感程度不對等,要真實體驗這些負罪感,慢慢增加拒絕他人的選擇,同時適當增加主動表達自己需求的選擇,唯有情緒感知的增加,能改變觀念,最終影響行為模式。慢慢找到自己的刻度,以5%的量挑戰一下自己,慢慢讓自己主動拒絕那些原本不能拒絕的選擇,重點是要慢慢敢於表達自己的真心訴求。

不要害怕被他人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