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辦稅無需多次跑腿,北京第一個非接觸式辦稅服務廳將企業線上辦稅時長縮短七成;跨境物流不用長時等待,北京機場口岸「連程直轉」計畫大振幅壓縮貨物進出庫交接時間。
7月25日,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北京連續7年實施1500余項營商環境改革舉措,政務服務環境更加便捷高效,投資貿易環境更加自由便利,不斷最佳化的營商環境正成為首都高品質發展的強有力支撐。
稅務雲廳月平均業務量達4.6萬戶次
在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朝陽區稅務局第三稅務所,即便是工作日也幾乎沒有前來辦稅的納稅人,但服務廳內稅務人員敲擊鍵盤的聲音不斷,辦稅人員提示與詢問聲偶爾響起,他們透過一根網線,將精準的稅務服務送抵企業與群眾。
朝陽稅務雲廳內,稅務人員正透過遠端視訊連線解答企業問題。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3年前,這裏還與傳統的稅務大廳一樣,設有42個視窗對外辦稅,每天有不少納稅人往來進出。「其實3公裏外還有另一家辦稅服務廳,我們的辦稅服務範圍也存在一定重合。」第三稅務所所長王靜告訴記者,在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大背景下,隨著智慧北京稅務迅速發展,很多納稅人開始選擇網上辦稅,為了更好地契合納稅人需求,第三稅務所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個非接觸式辦稅服務廳,也就是「朝陽稅務雲廳」。
朝陽稅務雲廳成立3年,依托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智慧場景建設,全面最佳化了納稅服務。王靜介紹,目前雲廳共有60名稅務幹部,這裏每個月完成的業務量平均可達4.6萬戶次,較成立前線上業務量增長40%,辦稅時長縮短70%。
王靜以退稅服務舉例,「原來都是需要納稅人透過人工計算送出退稅申請,業務人員透過系統查詢稽核退稅業務。現在透過網端‘一鍵退稅’模組,有大數據和智慧技術幫助完成資訊和數據預填,納稅人只需要核實數據,而辦稅人員也能透過資訊系統高效地完成退稅稽核的任務。」
記者了解到,稅務雲廳還有7×24小時線上的「雲助手」。征納互動的機器人「悅悅」和人工客服一起,共同支撐起稅企互動新渠道。王靜說,「悅悅」能夠線上互動答疑,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有溫度、有速度的辦稅繳費新體驗。
截至6月底,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朝陽區稅務局累計實作20余萬次征納互動。智慧回復、螢幕共享、遠端幫辦等幫助納稅人更快地解決涉稅疑惑,縮減辦稅成本。
「連程直轉」節約進出境物流操作時間約70%
與相對安靜的朝陽稅務雲廳相比,北京首都機場邊出口拼裝倉庫的環境略顯嘈雜。頭頂上有飛機航班轟鳴而過,倉柯瑞,剛剛從飛機上卸下的貨物正準備完成安檢及後續國際出口貨物操作。
「今天最早的一批貨物是12時25分落地的,大概50分鐘後就到達了出口拼裝庫。再過2-3小時,貨物就能完成組裝,只要海關手續完成,就能運上飛往下一個境外目的地的航班。」北京空港出口拼裝區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高京津告訴記者,貨物快速通關,得益於【北京海關最佳化營商環境27條具體措施】推出後,首都機場海關助力出口拼裝庫開展「連程直轉」計畫。
出口拼裝庫內,貨物正在逐一安檢。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記者了解到,在首都機場海關持續最佳化監管要求和模式的助力下,北京空港出口拼裝區服務有限公司出口拼裝庫推進監管模式創新,開展連程直轉貨物測試,「連程直轉」即國內進港貨物在監管區域內直轉出口拼裝庫進行國際出口貨物操作。該模式簡化了國內貨物到港後出庫、提貨交接、卡車短駁等操作環節,貨物操作時效由原來的24-36小時縮短為4-8小時。
高京津介紹,新操作模式將最佳化作業流程、提高貨物操作時效,整個流程節約操作時間約70%、降低操作成本約20%、減少貨物人工搬運2次。從去年10月計畫開始營運至今,「連程直轉」貨物每月操作貨量400-500噸,且仍有上升趨勢。這一計畫的開展也將促進首都機場地區空運發展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連續7年實施1500余項營商環境改革舉措
稅務雲廳的高效便捷、進出境物流效率的提速,只是「北京服務」助力首都高品質發展的小小註腳。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北京始終把最佳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政府轉變職能、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和創造力、促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連續7年實施1500余項營商環境改革舉措。
7月25日,北京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楊秀玲在「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釋出會「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服務首都高品質發展」專場上介紹,北京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全員勞動生產率等多項指標均保持全國最優水平。良好的發展環境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2023年底全市經營主體超256萬戶,全年新設經營主體33.5萬戶、同比增長23.6%。每日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達337家,平均不到5分鐘就創辦一家科技企業。
為了企業合法權益得到更好保障,北京不斷完善營商環境制度體系,深入推進一體化綜合監管,率先推行「風險+信用」為基礎的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全面推行非現場監管,實作49個市級政府部門領域全覆蓋。同時大力推行柔性執法,26個市級部門公布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僅市場監管領域近3年累計依法不予行政處罰免罰金額近7.6億元,讓執法變得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為助力政務服務環境更加便捷高效,北京大力推動數位政務建設,持續推進「一門、一窗、一網、一次」改革叠代升級,5年來減事項超過60%、減時限71%、減材料74%、減證明超過320項。同時,「一件事一次辦」整合服務成效明顯,今年以來「一件事」月平均辦理量超48萬件,特別是在全國率先推出演出、賽事、會展等3類大型活動「一件事」整合服務,時間、材料平均壓減81%和40%。
在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方面,北京在全國率先推行「船邊直提」、「抵港直裝」、「提前申報」、容錯機制等5項改革並持續推廣,在機場口岸開展「機坪直提」試點,國內到港出口貨物進出庫交接環節由原來的4次壓縮為1次;首都機場和大興國際機場連通的雙樞紐空港電子貨運平台,可提供運單申報、貨物跟蹤等「一站式」服務,車輛入出卡口平均耗時壓縮50%。2023年北京進出口規模達到3.65萬億元,已連續三年突破3萬億元。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白爽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