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為什麽江淮攀上華為後就擁有造豪車的實力了?

2025-01-15汽車

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我們到底該怎麽去理解鴻蒙智行?

名義上,問界屬於賽力斯、智界屬於奇瑞,那麽華為似乎就是供應商。

但顯然事實不是這樣,買鴻蒙智行的都是沖著華為去的,不會有人沖著奇瑞去買智界R7,不然星紀元早就該爆發了,奇瑞老總也不用盯著嘴總要計畫了。

但你說有人會沖著博士去買車子麽?博士能有整車的定義權麽?能做產品的品控和宣發麽?

顯然沒有。

說賽力斯、奇瑞、北汽等等是代工廠也不合適。

蔚來早期是江淮代工的,但很顯然,這真的只是代工,後續蔚來把廠子買回來,就和江淮沒關系了。

我覺得鴻蒙智行的玩兒法其實和合資的玩兒法有些類似。

比如上海大眾、北京奔馳、華晨寶馬。

鴻蒙智行做車,雖然品牌名義上屬於幾個汽車企業,但產品定義、生產線管理、品控、技術賦能、行銷都在華為手上,使用者的認知也在華為手上,真實的品牌認知也在華為手上,這和合資是有些類似的。

理解了這個,我們大概就能理解,為什麽小康一個造麵包車的企業,能夠造出50萬價位銷冠的問界M9。江淮為什麽可以造百萬級別的尊界。

華晨不一樣能造出寶馬,北汽不一樣能造出奔馳麽?

同時,華晨只有寶馬,華晨中華就不行;北汽有奔馳,但北汽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就做不起來。本質上大家買寶馬和華晨沒啥關系,買奔馳和北汽也沒什麽關系。

理解了這個,就能理解,鴻蒙智行的銷量為什麽可以合並算。

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當年可以合計算大眾銷量;廣本和東本當然可以合並算本田的銷量。

但同時,鴻蒙智行和合資又不太一樣,北汽沒有奔馳品牌的所有權,華晨也沒有寶馬的所有權。

但問界真的屬於賽力斯,智界真的屬於奇瑞,這是根本不同。

某種意義上,華為其實相當於在送溫暖了,張興海五年前可能做夢都想不到,自己有機會成為和BBA針鋒相對,且未來很可能占上峰的品牌的所有者。

當年賽力斯SF5釋出半年就賣了幾十台車,如果沒有華為介入,可能就和黃木匠一樣回家玩兒去了。

奇瑞,真的很像當年的車圈紅米,量挺大,但品牌太過於低端了,增量不增收,在超低端市場徘徊。

其實對於這些車企,賽力斯奇瑞也好,北汽和江淮也罷,某種意義上真的是時代的幸運兒。

對於他們來說,不僅僅是幾個界,如果真的足夠聰明,就應該敞開胸懷,不僅僅吃華為帶來的巨大蛋糕,更應該接受華為的全面改造,真正實作品牌自上而下,從能力到架構的全面革新,從一個二線甚至三線的低端品牌,真正成長為行業頂級的品牌。

對,包括奇瑞,奇瑞早期對華為還是不服氣的,智界S7釋出會,尹總都沒到場,派了個副總去的。

但現在,你看尹總得態度多好,一切以華為合作為重,誰不服氣誰滾蛋,換服氣的上來。

這玩意兒不是什麽所謂的意氣之爭,是和華為的合作好處太多了。

奇瑞這麽多年的高端化,從當年的瑞麒到後面的觀致,再到星途和捷途,甚至哪怕是榜上海外合資的捷豹路虎,都一直不溫不火。

但智界R7,直接力壓同行,成為25萬以上價位純電SUV銷量亞軍了。

當年蔚來天天吹什麽純電賽道,現在不吹了。打不過特斯拉也就算了,蔚來+樂道6台SUV,被智界R7一台車挑了。

更重要的是,R7的真實成交均價來到30萬+了,比蔚來的成交均價還高。

誰高端不言而喻。

聰明人做聰明事兒,尹總現在的態度與其說是放低姿態,不如說看得明白。當年高傲的上汽和廣汽,如今不都想明白了麽?

廣汽兩年前11:0全票反對和華為合作,如果11:0全票贊成和華為合作,態度的一百百十度大轉彎,可鴻蒙智行不會有廣汽的名字了,失去的兩年,未來想補回來,太難了。上汽的靈魂論讓上一任老大灰溜溜地走掉了。

北汽現在看起來還是不太服氣,不過不重要,問界和智界已經起來了,尊界走的時候豪華路線,量不會很大,可享界怎麽辦,北汽要好好想想了。

廣汽是在廣本廢了之後想明白的。北京奔馳還能撐多久?

沒理由大眾化的合資走向陌路的時候,高端化的合資還有光明的未來,當下的以價換量只是延緩衰落而已。

還是那句話,合資是歷史的產物,必然會回歸歷史,依賴於合資而成為行業巨頭的這些汽車企業,如果未來5年還不能打造出足夠牛逼的自有品牌,那結局大約就是陪著合資一起成為歷史了。

怎麽打造?

鴻蒙智行在三年前很多人看不起,今天很多人看不懂,三年後,很多人可能就是想看也沒得看了。

中國的新能源滲透率到50%了,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再往後一定不是新能源和油車五五開,拉鋸戰。

而是傳統油車即將大崩潰,新能源即將一統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