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越這個品牌,估計沒有前景了。
別看今天吉利出公告了,說明跟百度聯合解決極越員工離職後的社保以及賠償問題,包括一些員工的落戶問題,甚至還帶上了購車消費者,承諾現有車主都能享受到正常的售後以及保證能正常用車,不會受到極越汽車「原地解散」的影響。
是不是夠有擔當?
甚至有人表示,幸好極越這個品牌背後是吉利和百度,有這倆大佬兜底,極越總不至於太慘吧?
但話不是這樣說的。
吉利聯合百度的公告上寫得很明白:極越汽車產品由吉利工廠制造,授權集度獨家經營。
不管吉利還是百度,它們都只是作為股東而存在的,而不是實際負責人,極越這個品牌屬於集度公司,它是獨立法人,並不歸吉利管理。
所以說白了,吉利和百度就是站在股東的立場,基於公序良俗和基本道義,來對這件事做個善後。
畢竟極越的大股東還是它倆,坐視不理總是不行的。
但是極越這個品牌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呢?
我們直接來看吉利控股旗下的汽車品牌有多少——
事實上,連嫡系晚輩幾何和楓葉都打算放棄的吉利,對極越這個原本打算走智駕黑科技路線的品牌,放棄也並不是什麽很奇怪的決定,況且有一說一,就2024年極越的銷量而言,上半年總共賣出3000多台,11月份稍微爭氣點,賣了1000掛零,這都還沒到新能源汽車的「生死線」,基本上是連排行榜都進不了的水平,這個品牌的殘值還有多少,可想而知。
但是有一說一,如果就汽車本身來說的話,那極越汽車並不算是很差。至少它在在工藝和用料上也很舍得,車身架構用的是吉利大名鼎鼎的SEA浩瀚架構,智駕方面,直接用上了百度Apollo方案,達到了實實足足的L2(不少號稱L2的新能源汽車實際上都只有L1.5的水平)。
包括極越07的顏值,實際上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車中,它都還是能排得上前幾位的。
車不差,那麽主要就差在行銷上。
實際上極越從一開始就走錯了路線,它第一款車極越01,主打的是25萬的SUV市場。
這個定位簡直不能更尷尬。
論親民,超過20W的新能源汽車已經沒法去說價效比了;論效能,剛把「集度」改成「極越」的極越01甚至都很難吸引到消費者去了解它的效能;論品牌,它既不像特斯拉一樣有品牌加持,也不像小米一樣有群眾基礎。
因此就出現了「叫好不叫座」的現象發生。
再加上之後極越管理層的一套騷操作(當然這也是造車新勢力的通病了),到極越07的時候,其實已經是外強中幹,難以為繼了。
所以哪怕現在吉利聯合百度撈了它一把,在我看來也只是「善後」而不是「挽救」,基本上是兩家企業基於自己股東的責任,才有此擔當而已,後續吉利大機率不會想要極越這個品牌的,而百度則更有可能把它那套成熟的智駕系統下放給吉利更多的車型使用(如果還與吉利有合作的話),不會再「綁死一個品牌」了,這樣可能才是更有效率的合作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