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馬自達動力這麽弱為什麽不上渦輪?

2021-01-28汽車

第一個原因:人見光夫不喜歡。

馬自達是堅定的Miller/Atkinson迴圈路線,與渦輪增壓本質上是兩條路,確切的說是競爭關系。

人見光夫認為渦輪增壓發動機油耗優秀是因為註重「模式燃效」---油耗只在迴圈測試工況裏優秀,實際燃效不優秀。因為渦輪的存在,影響了壓縮比的提高。他認為減小發動機排量會降低機械摩擦損失,但同時會導致燃效不足。

降低機械摩擦的優勢主要在輕負荷下,隨著負荷的增加,燃效不足的劣勢會逐漸增加,降低機械摩擦的優勢會逐漸減小,最終導致油耗升高,而迴圈工況測試又剛好是輕負荷的情況。人間廣夫就覺得這個數據的參考意義不大,車企應該更註重「實際燃效」。

人見光夫只是單純的聚焦到燃效上,不喜歡渦輪增壓發動機也主要是油耗。可是,其他企業開發小排渦輪可不只是為了油耗,也有很多Downsizing方面的考慮。

結果就是馬自達的幾款車在美國的經濟性測試中都拔得了頭籌。燃效嘛,無非就是一個轉化率的問題,油耗和效能始終成正比,動力弱自然油耗低。

第二個原因:馬自達真的以小廠自居

小廠會非常謹慎的投資,沒有那麽多錢浪費,甚至在技術路線上只能維持一種,不像大廠一樣全面下註。豐田、本田這種,渦輪增壓、自然吸氣、氫能源、混合動力全覆蓋等等。馬自達就只能選一種發動機路線。

現在馬自達在新能源汽車上跟長安汽車合作也是受這種路線的影響,或者說是受錢的影響。是馬自達不想做純電動汽車平台嗎?是不能做,因為沒錢做,中國市場畢竟只是一塊市場,全球很多地區還在大量購買燃油車。

既然如此,馬自達開發大車時需要更大的引擎,馬自達只能依托現有的引擎進行升級,整個路線不會改變,因此出現了2.5T這種動力參數不夠亮眼但是燃效非常出眾的發動機。

這種引擎進到中國來問題也很多,現在不進,只是被人說馬自達不重視中國,進來之後,就會有很多人說馬自達動力怎麽這麽差了。

更何況,馬自達是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的,恰恰因為重視才不引進2.5T的。長安馬自達CX-8失誤過了,馬自達Miata失誤過了,還被忽悠引進2.5T?馬自達比誰都明白,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不做了。

說白了,馬自達是個家用車品牌,不是什麽效能品牌,效能在家用車上是沒有前途的,油耗才有。前車之鑒的通用汽車方缸引擎LTG,效能強、質感好但是油耗高,使用者買單了嗎?也沒有,後事之師的馬自達幸好沒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