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騰馬丁博士
車圖騰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 ● ●
榮威R的正式面世,不僅很難看作一個新的起點,而是恰好暴露了真正的問題。
今年1-6月,上汽榮威累計銷售16.2萬輛,與去年同期的21萬輛相比下滑23%。相比之下,吉利同期銷售51萬輛,長城汽車近40萬輛。而上汽乘用車「庶出」的另一子名爵,上半年銷量只有10萬輛。曾經一度被認為「自主四強」之一的上汽乘用車,如今已經望不到自主第一陣營的項背了。銷量事小。日前傳出訊息,上汽正在籌備一個全新的L品牌,定位純電高端,獨立於榮威與名爵。這樣一來,榮威,就愈發尷尬了。
▌「嫡子」榮威的三次沖高2006年是一個很有趣的節點。那一年,上汽銷量達122.4萬輛,以6萬輛的優勢打敗「一哥」一汽集團,一舉坐上了頭把交椅。同樣在這一年,上汽收購了羅孚(MG-ROVER),打造榮威。春風得意馬蹄疾。高舉高打,成了榮威止不住的悸動。2007年,上汽推出以ROVER 75為基礎打造的榮威750,其售價23.18萬,榮威W5售價更是超過30萬元。2012年,上汽得到了通用的技術支持,推出榮威950,售價18.89-31.99萬。相比之下,當時市場上自主品牌平均售價在8萬元左右。榮威的第一此沖高的命運,可想而知。2016年,問世十年的榮威,來到了高光時刻。RX5以「互聯網汽車」為旗幟,2.0T版本起售價接近16萬。與前幾次沖高不同,RX5是第一款得到市場認可的高端化車型。2017、2018年,RX5分別賣出23萬輛、21.8萬輛,月均達2萬輛。
2018年,上汽集團達到「日賺一億」的業績頂峰,榮威也推出了高端車型Marvel X和RX8,牽著最高售價突破30萬,後者頂配車型也定價22.88萬,但兩者均反響平平。一直到這裏,「嫡子」榮威,都可以看做萬千寵愛於一身。直到L品牌,正式在內部確立。 ▌終成「棄子」? 訊息稱,L品牌在集團內部級別很高,推進很快,只不過是受到疫情影響尚未釋出。班子成員已經確定,原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蔣峻總負責,原MG品牌市場營運部總監林嘉瑜和原榮威品牌市場營運部總監劉濤具體負責。在「2020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上汽集團副總裁陳德美在論壇上表示,上汽正在加快研發新一代電動汽車專屬架構和三電技術,同時全球首款5G量產車將在2020年上市,陳虹也曾在5月份透露過類似資訊。而新技術的套用,很可能會給到L品牌。這就帶來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既然獨立了新能源品牌為榮威R,為什麽還要設立一個全新的L?反過來,既然內部早已悄然準備更高端的L,向來定位高端的榮威R又將出何安置?L是個純電品牌,而上汽乘用車的新能源板塊主力正是榮威,與名爵關系不大。但榮威新能源車型的表現,很顯然沒有讓高層滿意。根據新能源汽車上險數據,去年上半年,上汽乘用車上險數為35950輛,位列第四名,前三位依次是比亞迪汽車、北汽新能源和吉利汽車;而今年上半年,榮威從第四跌至第七,被特斯拉、蔚來兩家新勢力,以及兩家傳統車企上汽通用五菱、廣汽乘用車超越。如果看乘用車大盤,上汽乘用車排名第四。也就是說,榮威的新能源板塊,遠不如吉利那麽均衡,而是內部的一塊短板。這就是榮威要單獨出R標的原因。日後,榮威所有新能源車型都會陸續換成R標車型,單獨營運。那麽,僅僅是榮威的新能源車型賣得不好,才有L品牌嗎?顯然不是。比銷量更為根本的,是榮威的沖高嘗試,都失敗了。
如果說2007-2012年,榮威從750到950,心比天高心浮氣躁導致失敗,在品牌打造之處都在所難免,那麽從RX5開始至今,已經說明,榮威從未從一而終地堅持高端戰略。恰好相反。嘴上說著高端,實際上難抵壓力,以價換量。去年,時任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王曉秋一再表達,「品牌只有有了銷量才能活下去,如今的定價策略不是你好我好,而是你死我活。」我們看見,2019年汽車界的官方紅包、官降等活動,幾乎都是上汽乘用車引領的。去年8月,楊曉東正式接替王曉秋,成為上汽乘用車的新一任掌門人。去年上汽乘用車全年銷量下降4%,使楊曉東壓力山大,「以價換量」再次成為首選對策。公開資訊顯示,2020年上半年,榮威多重降價優惠實行:7月,榮威i5系車型給出了最高2萬元的現金優惠;榮威RX5系列車型最高優惠2.36萬元,最大折扣達到7.90折;6月,榮威i6平均優惠2萬元,其中2020款 PLUS 20T TST 4G互聯榮耀旗艦版車型的優惠後售價達到9.98萬元。明眼人早就看見,號稱「高端」的榮威,實際上幾乎全系燃油車加上終端優惠,起售價格都不足10萬元。請註意,如今的中國品牌已經今非昔比,吉利、長城、廣汽乘用車都有了15萬以上的主銷車型。結論就很清楚了:如今上汽鐵了心想打造一個高端電動品牌,但榮威目前的品牌力,根本無法撐起太高的售價。 ▌榮威R的虛榮 MARVEL的命運已經證明,它正如同每一款榮威燃油車一樣,開局很熱,後期迅速遇冷。該款車雖在上市初期月銷量破千,此後銷量一路走低,2020年4月甚至0銷售。上汽集團是地道 「海派」,生意精明,說是國內車企中最會行銷的一點都不過分。多年以來,大眾、通用都嘗過上汽行銷的甜頭,那自家品牌榮威、名爵當然更是賣力造勢。
鑼鼓之下,奈何產品寒酸,紅得了一時,卻紅不了一世。主力車型RX5熱度已經大幅下降,原因正在於車聯網早已成為各大中國品牌的標配,斑馬系統無甚出彩。而一門心思打造車聯網的榮威,恰恰忽略了最根本的三大件,那台來自通用幹式七速雙離合,頓挫嚴重,已成為「投訴明星」,使人談之色變。在得知榮威換新獅標與R標時,有網友直言:「別老換標,把發動機改下,變速箱改成AT,底盤調教好點。一天到晚光搞沒用的。」產品力支撐不了高端,頂層又缺乏戰略定力,積重難返。榮威R已經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試問如今節點,除了什麽都慢好幾拍的東風汽車,還有誰會從頭開始打造新品牌?獨立L標,實為無奈之舉。實際上,如果像主流品牌那樣,L與R,一高一低分工明確,形成上下組合拳也無不可。但可怕的是,榮威並沒有吸取教訓。榮威R首款車型ER6上市,補貼後售價16.28-20.08萬,如此高的定價,仍在重復著老路,「蒙眼狂奔」,並沒有沈下心來踏踏實實定價、升級產品力,一步步積累口碑再小振幅提升售價。話又說回來,榮威主銷車型多年來大小毛病都不斷,整車素質很一般,即使推出了全新的L,也並沒有太好的技術基礎。沒有好賣的R,哪有好賣的L?浮躁與虛榮,不過如此。
車圖騰
資深汽車媒體人暮四先生(劉小悶)領銜打造
騰爺文化 · NDIMedia旗下新媒體
暮四(劉小悶)個人微信:musixi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