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我家孩子患上了多动症,该怎么办?

2021-12-24亲子

假如你身处下列场景中:

孩子不到2岁,不愿意睡午觉,晚上很晚才上床,早上六七点就起床,而是总是叮叮咣忙个不停,随意摆弄家里的东西,稍不留神就跑到大街上去。只要他在家,身边就得有人时刻看管他,以免他破坏家具,威胁到家里兄弟姐妹或宠物的安全。

你对他做出要求或命令,他会极力反抗,就连最平常的小事都要演变成不断上升的家庭斗争。好不容易熬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更大的麻烦来了,他坐不住,不好好吃饭,不听老师的话,经常恐吓幼儿园的小朋友,有时候甚至被请到教室一角。

这绝不是开玩笑,有着这些冲动或多动行为的孩子可以让一个完整的家庭生活,陷入到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危机」中。

遇到这样的状况,你该怎么办?

这正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关注的群体现象,一群患有ADHD的孩子们。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考察群体集中在美国,作者是斯蒂芬·P.欣肖和凯瑟琳·埃利森,是该领域的一流专家和学者,他们把丰富的个人经历和职业经历带入这部作品,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对于国人不具有普遍参考性。

但是,我想说的是,世界的变动带来的情感和感受方式的变化,虽然各个国家各个族群可能在ADHD诊断测试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但不应遗忘的是,我们仍然身处「现代」,即便在已然铺展的全球化、后现代之中,冲破阶级、性别、种族等界限,或许对ADHD的认知仍有共通的地方,仍有可供探讨的空间。

不要给ADHD患儿贴标签

患有ADHD的儿童通常会被家长、老师和朋友贴上「麻烦制造者」、「问题儿童」、「多动症」、「躁动狂」的标签,久而久之,连他们自己也相信了,从而强化孩子最坏的本能,无意识中也强化了这种刻板印象,甚至变成巨大的鸿沟。

当我们说ADHD的孩子是问题儿童时,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多元状态的不接纳。

本身一个几岁的孩子正处在内心寻求安全感、力量感、成就感的阶段,其身体素质和语言能力相互同步的程度就参差不齐。很多ADHD孩子的表现也是遵循身心发展规律的外显现象,比如捣乱、爱玩、坐不住,这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接纳的。

在ADHD的孩子身上,他们总是发各种奇怪的信号,也许只是渴望被看见;他们总是抢着说话,也许只是害怕被忘记;他们总是坐不住,也许只是不想错过身边温暖的瞬间……

面对这些星星般的孩子,你怎么能不希望给他们创造和守护一个空间,一个接纳和成全的空间,一个免于贴标签、批判和伤害的空间,一个爱的空间?

然而,接纳也是有底线的。一些ADHD患儿的淘气行为确实会造成大麻烦,这就需要扮演教育者角色的父母或老师把握尺度,及时干预,把住制造麻烦的底线。而这些底线,正是生成孩子说出「停止」的基石。

对待ADHD患儿,要积极干预

教育中最美的部分,莫过于相信和尊重。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宇宙之子,都是带着宇宙任务而来,即使是ADHD患儿,他也在为这个美丽新世界的尽善尽美,做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努力。

对于ADHD患儿,我们要积极干预和引导,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和安全感,用欣赏和尊重陪伴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要忽视,及时诊断并治疗

疏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现并带孩子进行ADHD诊断是非常不容易的。虽然有些专家声称在患儿两岁时就能诊断出ADHD,但事实上直到孩子4岁,才有可能明确区分ADHD行为和正常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区别。

不过,目前根据行业标准也设定了一个孩子可以被合理诊断的年龄,那就是:学前班最需要集中注意力自我控制的时候。

假如你的孩子正好处在这个年龄,同时出现了语言表达上的问题,健忘,无法听从指令,不能集中注意力听故事或玩耍,或者出现了早期课前阅读障碍,那么,也许这正是孩子患有ADHD的首要标志,你需要带孩子去正规机构诊断了。

如果孩子被诊断出ADHD并及时治疗的话,恶化的概率是可以彻底减少的,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在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下,最终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相反,如果不治疗,很多孩子将难以完成作业、失去朋友,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糟糕的青春期,灾难性的生活……他们日后面临的可不仅仅是这些。

当然,改变的发生需要平淡日常的「溶解」,这种溶解是生命历程中复杂因素的交织和反应,需要时间,更需要持久的耐心和坚持。

以一颗真诚平常的心对待ADHD患儿,以一颗微风轻轻浮动的心对待ADHD患儿。不急,不躁,不执。

不要有敌意,哪怕充满挫败感

教养ADHD患儿,可能是一个充满挫败感的过程,跌跌撞撞,还会走很多弯路。

作者指出有ADHD症状的孩子会导致父母的教养带有敌意,极有可能因缺乏耐心且反应过激。反过来,这种敌意会加大孩子ADHD相关症状的风险和严重程度。

一个自带困难型气质的孩子很可能挫败一个温柔的成年人。

父母情绪反应越大,孩子的行为可能越糟糕。更极端的是,孩子极度的反应和过度的反抗,可能会导致父母完全放弃教养或采取更严厉的惩罚措施,或者二者交替循环,最终使孩子情况更糟糕。

ADHD的孩子确实会让父母烦恼,但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天赋也让人惊叹。精神病科医师爱德华·哈洛韦尔就将ADHD描述成一种非常难以掌握的天赋,但是这种天赋需要大量的管理和支持。

例如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在9岁时候被诊断患有注意缺陷障碍,但他有着非凡的体力,在妈妈的支持和专业教练的训练下,菲尔普斯14岁就打破了20岁年龄组200米蝶泳的纪录,之后运动生涯直线上升,至此,他获得了22枚奥运奖牌,其中有18枚金牌,成为奥运历史上获得奖牌及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这表明,无论ADHD患者在哪里完成学习、工作或生活,他们都可能需要他人多多理解会和支持。正如作者所倡导的那样:环境不但可以使这种疾病变成天赋,也有可能带来冲突和失望,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孩子,就是我们经过一番努力种下的一颗种子,决定他未来成长的,是他自己,但是,父母作为教育者,需要为这颗种子的发育和生长创造更适合的环境,并且让自己也成为生长环境的一部分,最终是种子和环境共同决定了他长大后的样子,这是一个需要透过时间来完成的过程。

以奖励为基础进行行为治疗

患有ADHD疾病,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行为治疗同样扮演着积极作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一书中,作者列举了6种行为治疗方法。

① 直接权变管理

针对急性症状的患儿可以采取直接权变管理,这是一种强度特别大的行为矫正方式,实施场所通常是教室、夏令营或住院部。为了及时强化患儿进步会设计各种方法,哪怕孩子进步一点点,也会给予激励,并以此为起点,逐渐进步。

② 家长管理

简单来说,就是给家长们上培训课,教家长如何在善于挑战各种底线和击中家长要害的孩子面前保持理智,目前比较专业化的培训形式是--亲子互动治疗,主要为2-7岁患儿的父母提供强化指导。

③ 家校联合治疗

说服ADHD孩子的老师加入到治疗中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现在的老师面对拥挤的课堂、较低的工资,以及不断提供学生成绩的指标考核,还有疲于应对ADHD孩子制造的各种麻烦,因此,这样的团队合作真的很难。

④ 参加社交技能小组

现在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不少关于ADHD患儿的社交小组和机构,目的是帮助他们表现得更好,与同龄人融洽相处。但是,作者却建议家长们擦亮眼睛,谨慎对待,检查组织者的背景资质之后再决定。

⑤ 组织性训练

纽约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阿比科夫发现,组织性行为训练对3-5年级的ADHD患儿非常有效。训练内容包括各个方面,整理书桌、书包到时间管理等,重点强调了家庭作业管理,包括记录家庭作业内容、收拾完成家庭作业需要完成的试卷和书籍,估计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确定各项作业完成的顺序和检查是否认真等。

⑥ 认知-行为治疗

这种一对一治疗方法对青春后期的孩子比较有效,治疗师主要帮助患者认识到情感、思维和行为之间的联系,逐渐改变那些有害的行为模式。

以上6种行为治疗方法关注的是孩子在日常家庭和学校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关系,而学校和家庭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学习场所。

我们经常强调孩子是学习者,家长和老师是输出者。其实家长和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用心去学习,亲子互动、师生互动就是没有生命力的,是干瘪枯燥的,是没有心与心的共鸣的。

其实,我们对ADHD患儿的认识大都停留在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暴力倾向的层面,读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之后才发现,原来ADHD典型症状有两组,每组症状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了解了ADHD发病原因竟然也有家族遗传,知道了ADHD的影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演变,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除了科普药物治疗的利与弊,还详细介绍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替代方式——行为治疗法。

如果恰好你的孩子是ADHD患儿,如果你也是一个关心孩子、关心教育的人,一个爱思考、关注教养的人,抑或是一个教育外行,都可以翻开这本牛津科普读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想必我们都剥过洋葱,洋葱总是一片一片相互紧紧地包裹着,剥了一片又一片,似乎怎么也剥不到头。而且,在剥洋葱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辛辣的气味,会让你忍不住涕泗横流,考验着你继续剥下去的勇气。

面对孩子的教养,就像剥洋葱,层层剖析,不断反思,时常拷问,偶尔会沮丧,但也应越来越勇敢。以前,我们红着眼睛剥过洋葱,以后,可能还会继续,因为每一个孩子都不应该被放弃,哪怕他是有点特别的ADHD患儿。